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体系构建 体验高考(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体系构建 体验高考(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0 21: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体系构建 理清脉络 / 体验高考 素养提升
体系构建 体验高考
专题6
内容索引
体系构建 理清脉络
体验高考 素养提升
体系构建 理清脉络
葡萄糖(C6H12O6)
化学性质
具有还原性: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加成反应:与H2反应
酯化反应:与羧酸反应
分解反应: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CO2
氧化反应:生理氧化放出热量
1.糖类
结构:多羟基醛。结构简式:HOCH2(CHOH)4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制法:淀粉水解
用途:作营养品、制药、制镜等
(1)单糖
果糖
(C6H12O6)
结构:多羟基酮。结构简式: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不易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强,
有甜味
化学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加成反应
(1)单糖
(2)二糖
蔗糖(C12H22O11)
结构:分子中无醛基,非还原性糖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无还原性,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制法和用途:从甘蔗等植物中提取,可用作营养调味剂
麦芽糖
(C12H22O11)
结构:分子中有醛基,还原性糖
物理性质: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水解生
成葡萄糖
制法和用途:可由淀粉水解制得,可用作甜味食品等
(3)多糖
淀粉
结构: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无醛基
物理性质:无味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部分
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无甜味
化学性质:无还原性,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遇碘变蓝色
存在和用途:存在于植物种子、根和块茎中,可用作食物、工业
原料等
纤维素
结构: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无醛基,每个结构单
元含有3个羟基
物理性质:白色纤维状物质,无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
有机溶剂,无甜味
化学性质:无还原性,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制法和用途:可从植物中提取,制醋酸纤维等
2.油脂
结构特点: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结构简式为
物理性质: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存在和制法:动物的脂肪、植物油都是油脂,可从动植物中提取
用途:用作食品、工业原料,制肥皂和甘油
(1)一般蛋白质
组成
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硫等
基本单元: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分子内含有—COOH
和—NH2的烃的衍生物
溶解性:有的能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
盐析: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无机盐溶液而转变为沉淀析出,为可逆的物理变化,
蛋白质保留生理活性,用于可溶性蛋白质的分离提纯
3.蛋白质
重要性: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物理性质
(1)一般蛋白质
化学性质
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水解反应:在酸、碱或催化剂作用下,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变性:蛋白质在加热、重金属盐、酒精、紫外线等作用下,
失去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化学变化,用于杀菌消
毒、动物标本的保存等
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呈黄色,用于鉴别
蛋白质
燃烧: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于鉴别蛋白质
存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
返回
4.核酸
体验高考 素养提升
考向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
1.(2021·山东,7)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 mL 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 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 CuSO4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A.1    B.2     C.3     D.4

第1处错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的醛基时,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否则作水解催化剂的酸会与氢氧化铜反应,导致实验失败,题干实验过程中蔗糖水解后溶液未冷却且未碱化;
第2处错误: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不能用玻璃瓶塞,否则NaOH与玻璃塞中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会导致瓶盖无法打开,共2处错误。
2.(2020·北京,8)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B.麦芽糖属于二糖
C.③的反应是水解反应
D.④的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

淀粉在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为糊精,故n>m,A不正确;
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2倍的单糖,属于二糖,B正确;
过程③为麦芽糖生成葡萄糖的反应,是水解反应,C正确;
④的反应为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并为人体提供能量,D正确。
考向二 氨基酸、蛋白质、酶的结构和性质
3.(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2020·天津,3C)
B.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021·湖南,2A)
C.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
(2020·浙江7月选考,14C)
D.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2020·浙江1月选考,14A)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A项正确;
蛋白质在火焰上灼烧时能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棉花等纤维素则无此现象,C项正确;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D项正确。
4.(2019·全国卷Ⅱ,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
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返回
本课结束
专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