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0 23:1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白鹿洞书院
第十二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朱熹
简仪
西夏文
课程标准: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新变化
一、儒学的复兴
(一 )背景:
为什么要复兴儒学:
儒学兴起
汉代儒学独尊
魏晋隋唐的儒学
春秋战国
主流意识形态
吸收儒学精神,逐渐中国本土化
阐释经书字句,走向僵化
主张“贵儒”又“尊道”
唐朝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
一、儒学的复兴
(一 )背景:
1. 文化:儒学危机
儒学
佛教
道教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儒学的正统地位遭到挑战
一、儒学的复兴
(一 )背景:
1. 文化:
宋代加强集权,要求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
宽松的文化政策和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儒学危机
2. 政治:
3. 经济: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商品经济发展,使宋朝社会各阶层认同“利胜于义”。
邵雍
集大成者:
朱熹
韩愈
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这一学派称为“程朱理学”
(二)兴起:
一、儒学的复兴
一、儒学的复兴
(三)理学的内容
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客观唯心主义
1. 主张:
2. 性质:
①宇宙观:
②人生观:
③方法论: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程颐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
接触学习探究实践
万事万物
扩充
具体物理
社会伦理普遍天理
格 物 致 知
渐悟,明道德之善,非求科学之真
有一次朱熹奉召入都,路上有人对他说,皇帝不喜欢什么“正心诚意”,你见了皇帝切勿以此为言!
朱熹严肃地回答:“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陈来《宋明理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内圣外王
“正君心”
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一、儒学的复兴
3. 目的:
元朝(中期)开始科举考试,经书考试重“四书”,单独出题,考试内容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
标志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最终确立。
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1)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加以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②创办书院,传播理学
4. 理学的地位:
①编纂和注释“四书”:
(2)南宋
(1241年)宋理宗以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五人从祀孔庙,御笔亲书朱熹所作《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赐太学。
(3)元朝
表明程朱理学已被南宋朝廷尊为官方意识形态。
(四)影响:
一、儒学的复兴
①构建理论体系,吸收各家精华,传统儒学新生
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和价值观
挖掘先秦儒家思想内涵
②儒学传承平民化,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理学有助于构筑中华民族精神
人物 表现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崖山海战
南宋十万军民殉国
二、文学与艺术
多民族政权并立
繁荣、多元、平民化
思考:宋元文学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变化有哪些联系?
经济发展;市民扩大
崇文抑武等政策
新儒学倡导秩序和责任
文学特点:
(一)文学:
1.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
2.元曲
形式:散曲和杂剧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3.话本
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壁画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元曲四大家:
(二)艺术:
(北宋)郭熙《早春图》
特点: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绘画山水画最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千里江山图》
三、科技
印刷术的演变史 隋唐
宋代
元代
元朝中期
雕版印刷术
泥活字印刷术(毕昇)
木活字、转轮排字法(王祯《农书》)
铜活字印刷术
(一)三大发明:
1.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唐代《金刚经》
胶泥活字版
三、科技
(一)三大发明:
2. 指南针:
指南针的演变史 战国
宋代
北宋末年
南宋
出现“司南”
发明罗盘(即指南针)
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中国的海船上广泛使用指南针
三、科技
(一)三大发明:
3. 火药:
火药的演变史 唐代
宋代
元代
元代火铳
发明了火药
火药大规模应用于军事领域(突火枪)
发明火铳
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
领域 时期 成就 意义
百科全书 北宋
天文历法 元朝
农学 元朝
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
简仪
浑仪
沈括《梦溪笔谈》
郭守敬《授时历》
简仪
王祯《农书》
二、少数民族文字
契丹文
西夏文
女真文
借鉴了汉字的基础上而创造
共同的特点:
朝代 类型 发展
辽朝 契丹文字 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
金朝 女真文字 金创制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西夏 西夏文字 出土文献,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元朝 畏兀体蒙古文 成吉思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汉语译本《蒙古秘史》。
藏文字母 忽必烈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少数民族文字创制的意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各民族均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创造者
学术文化
少数民族文字
市民文化
(文学艺术)
程朱理学
科技领先
时代特征:此时期发生一系列变化,少数民族为
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各民族共
同创造中华文明。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新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