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1 10:51: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2022·广东·九年级单元测试)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 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
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 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
2.(2022·河南洛阳·一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结构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C.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 D.政治进步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
3.(2022·安徽淮南·一模)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
A.改良蒸汽机 B.发明白炽灯泡 C.研制汽车 D.发明万有引力定律
4.(2022·重庆·模拟预测)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5.(2022·黑龙江大庆·模拟预测)下列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的是( )
①蒸汽机车 ②汽车 ③人造纤维 ④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6.(2022·河北·新乐市实验学校模拟预测)表格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时间 人物 国籍 事件
19世纪70年代 爱迪生 美国 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1884年 夏尔多内 法国 发明了人造纤维
19世纪80年代 本茨 德国 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867年 诺贝尔 瑞典 发明了现代炸药
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D.英国落后于美德
7.(2022·湖南怀化·模拟预测)2021年起,我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与现代塑料工业诞生有关的人物是( )
A.戴姆勒的发明 B.海厄特的发明
C.诺贝尔的发明 D.夏尔多内的发明
8.(2022·山西晋中·一模)人类文明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概括材料一中所述事件反映的社会风貌及其对世界的共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美两国如何创造了全新的政体?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6~20世纪“地球由大变小”的变化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培优促能】
1.(2022·福建·模拟预测)下图是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能源消费趋势图,其体现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新能源是( )
A.煤炭 B.木材 C.石油 D.太阳能
2.(2022·山西·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科学理论推动工业发展
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
3.(2022·陕西宝鸡·二模)马克思曾预言说:“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场“新的革命”( )
A.促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B.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C.使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 D.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4.(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表示的是美国、德国、中国制造业的变化趋势,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飞机等各种新式武器纷纷投入战场,这些新式武器能够诞生的前提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C.电力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的发明
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文字说明了( )
A.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炸药被广泛应用 D.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7.(2022·重庆·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青铜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自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大事记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 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 ·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的制造技术 ·1879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1885年 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请指出在材料一图中著名青铜器出土地点:广汉_______,安阳_________。(填写方框内字母)观察《夏商周青铜文明示意图》,指出夏商周青铜器出土地域分布特点。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据此,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三、【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图),以它的创始人阿米利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
A.贵族式休闲大众化 B.希腊复古风格流行
C.女性生活方式变化 D.战争影响民众生活
2.【史料实证】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C.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3.【时空观念】观察下列知识结构图,空白处相应的内容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蒸汽、第二次工业革命 B.三角贸易、蒸汽、第三次科技革命
C.新航路开辟、电气、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三角贸易、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
四、【挑战真题】
1.(2021·青海·中考真题)科技改变生活方式,科技引领时代进步。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
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C.都最先开始于欧洲国家 D.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2.(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这些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其中,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 )
A.爱迪生 B.牛顿 C.诺贝尔 D.本茨
3.(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小丽同学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的资料,据此判断,她研究的主题是( )
资料一:珍妮机的故事 资料二:蒸汽机的图片 资料三:爱迪生的生平介绍
A.思想解放 B.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 D.殖民扩张
4.(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5.(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某电视剧需要设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场景。下列与之相符的是( )
A.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图纸 B.牛顿在电脑前推演万有引力定律
C.本茨试驾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D.达尔文在野外用手机与家人联系
6.(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口罩人们出行的必备品,其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石油提炼的聚丙烯(塑料)为原料。标志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发明是( )
A.人造纤维 B.人造染料 C.纳米材料 D.赛璐珞技术
7.(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截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两次获奖、1个团体三次获奖。为该奖项奠定基础的科技发明出现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8.(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9.(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大事年表(1862-1914年)
时间 事件
1862年 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莫雷尔法案》,支持高等教育中的农业和工业学院,要求在每个州至少建立一所农工学院
1865年 美国内战,以北方获得最终胜利结束,避免了国家分裂
1865-1918年 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904年 在石油、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垄断组织——拖拉斯,形成了318个工业托拉斯
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1914年 美国人口已超过1亿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编制
材料三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摘自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析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2022·广东·九年级单元测试)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 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
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 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动力主要是煤炭,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主要是石油、电力,这使工业革命在重工业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A项正确;电力、石油、汽车,这些是生产力因素,而不是生产关系、产业结构因素,排除BC两项;新机器生产的出现是重要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河南洛阳·一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结构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C.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 D.政治进步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
【答案】D
【详解】由材料“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可见政治进步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非工业革命,而且没有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市场与生产技术革新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2·安徽淮南·一模)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
A.改良蒸汽机 B.发明白炽灯泡 C.研制汽车 D.发明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诸多家电,如耐用的白炽灯泡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B项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排除A项;德国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排除C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重庆·模拟预测)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符合题干“高速发展”,D项正确; 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的在15、16世纪,排除B项;蒸汽时代的到来在18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黑龙江大庆·模拟预测)下列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的是( )
①蒸汽机车 ②汽车 ③人造纤维 ④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不符合题意;汽车、人造纤维 、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6.(2022·河北·新乐市实验学校模拟预测)表格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时间 人物 国籍 事件
19世纪70年代 爱迪生 美国 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1884年 夏尔多内 法国 发明了人造纤维
19世纪80年代 本茨 德国 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867年 诺贝尔 瑞典 发明了现代炸药
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D.英国落后于美德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法国、德国、瑞典”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B项正确;题干表格体现不出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英国落后于美德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7.(2022·湖南怀化·模拟预测)2021年起,我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与现代塑料工业诞生有关的人物是( )
A.戴姆勒的发明 B.海厄特的发明
C.诺贝尔的发明 D.夏尔多内的发明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塑料是化工产业发展的产物,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海厄特的发明,B项正确;戴姆勒、诺贝尔和夏尔多内与塑料工业的诞生没有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
8.(2022·山西晋中·一模)人类文明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概括材料一中所述事件反映的社会风貌及其对世界的共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美两国如何创造了全新的政体?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6~20世纪“地球由大变小”的变化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案】(1)社会风貌: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初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提出发展壮大的需求;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等。
共同影响:世界走向近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评分说明:答出社会风貌两点,共同影响一点。
(2)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利,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美国:通过独立战争,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3)第一次工业革命,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信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努力发展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答出以上任意一点)
【详解】(1)根据“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这两个事件在社会风貌上的影响是使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初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提出发展壮大的需求;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等。带来的共同影响则是世界走向近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2)英美两国创造全新的政体的过程结合英美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作答即可。英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利,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美国则是通过独立战争,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信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努力发展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二、【培优促能】
1.(2022·福建·模拟预测)下图是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能源消费趋势图,其体现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新能源是( )
A.煤炭 B.木材 C.石油 D.太阳能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石油的大量开采,使得石油成为重要能源,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煤炭成为重要能源,排除A项;木材是传统的能源,排除B项;太阳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现的新能源,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山西·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科学理论推动工业发展
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可知,科学理论推动工业发展,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是源于生产实践,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特别体现出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且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技术发明更突出,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陕西宝鸡·二模)马克思曾预言说:“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场“新的革命”( )
A.促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B.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C.使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 D.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答案】C
【详解】依据“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和所学知识,“蒸汽大王”指的是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因此“新的革命”是指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这一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火车的发明推动铁路时代的到来,排除AB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表示的是美国、德国、中国制造业的变化趋势,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D
【详解】依据图片反映了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以美、德国为中心,美、德两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国家,工业迅速发展。从而得出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D符合题意;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A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就对外进行殖民扩张。B不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最早开始和结束工业革命。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飞机等各种新式武器纷纷投入战场,这些新式武器能够诞生的前提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C.电力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的发明
【答案】C
【详解】坦克、飞机使用的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内燃机,C项正确;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A项;坦克、飞机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无关,排除B项;汽车的发明也是应用了内燃机,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文字说明了( )
A.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炸药被广泛应用 D.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说明科研同生产紧密结合,B项正确;“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不能说明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排除A项;“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能说明炸药被广泛应用,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诺贝尔的发明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2·重庆·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青铜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自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大事记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 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 ·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的制造技术 ·1879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1885年 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请指出在材料一图中著名青铜器出土地点:广汉_______,安阳_________。(填写方框内字母)观察《夏商周青铜文明示意图》,指出夏商周青铜器出土地域分布特点。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据此,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答案】(1) B A
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2)观点: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论述: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开辟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火药推动了火药武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骑士提供了武器。总之,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3)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影响: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1)广汉位于四川,①对应B,安阳位于河南,②对应A。特点:《夏商周青铜文明示意图》可知,由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2)根据“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可提出观点: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论述: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分别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总结说明: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3)特点:根据“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概括得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根据“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概括得出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根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从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等方面进行总结。
三、【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图),以它的创始人阿米利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
A.贵族式休闲大众化 B.希腊复古风格流行
C.女性生活方式变化 D.战争影响民众生活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世纪末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在工业化的影响下,美国社会上形成了女权主义思潮,女性追求自由,希望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材料中女性改穿更加舒适、实用的裤装,这反映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与“贵族”有关,排除A项;“理性服装”是当时社会观念转变的结果,与希腊复古风格无关,排除C项;19世纪末美国未发生重大战争,题干也没有体现战争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史料实证】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C.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等现象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论断,这些科学家将自己的科技发明运用于生产,推动了经济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不是“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排除C项。故选D项。
3.【时空观念】观察下列知识结构图,空白处相应的内容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蒸汽、第二次工业革命 B.三角贸易、蒸汽、第三次科技革命
C.新航路开辟、电气、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三角贸易、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知识结构图和所学知识,15、16世纪之交,欧洲航海家积极开辟新航路,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A项正确;三角贸易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排除B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
四、【挑战真题】
1.(2021·青海·中考真题)科技改变生活方式,科技引领时代进步。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
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C.都最先开始于欧洲国家 D.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新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美国,标志是电力的广泛使用,而后陆续传入欧洲国家,所以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总结有误的一项是C,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这些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其中,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 )
A.爱迪生 B.牛顿 C.诺贝尔 D.本茨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A项正确;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微积分、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发明了炸药、本茨发明了汽车,排除BCD项。故选A项。
3.(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小丽同学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的资料,据此判断,她研究的主题是( )
资料一:珍妮机的故事 资料二:蒸汽机的图片 资料三:爱迪生的生平介绍
A.思想解放 B.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 D.殖民扩张
【答案】B
【详解】据材料“珍妮机的故事、蒸汽机的图片、爱迪生的生平介绍”并结合所学可知,前两个资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资料三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三者均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内容,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介绍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人和事,未涉及思想流域,排除A项;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而材料的内容是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外扩张,而是介绍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和人物,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答案】B
【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新兴工业部门,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新兴工业部门,排除A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兴部门,排除C项;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某电视剧需要设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场景。下列与之相符的是( )
A.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图纸 B.牛顿在电脑前推演万有引力定律
C.本茨试驾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D.达尔文在野外用手机与家人联系
【答案】C
【详解】本题考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就。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人卡尔 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C项正确;火车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脑、手机发明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评】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影响。
6.(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口罩人们出行的必备品,其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石油提炼的聚丙烯(塑料)为原料。标志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发明是( )
A.人造纤维 B.人造染料 C.纳米材料 D.赛璐珞技术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标志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D项正确;ABC项的发明不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标志,排除ABC项。故选D项。
7.(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截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两次获奖、1个团体三次获奖。为该奖项奠定基础的科技发明出现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现代炸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诺贝尔逝世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大部分财产被用来设立奖励基金,这就是诺贝尔奖。由此可知,为诺贝尔奖奠定基础的科技发明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还未发明现代炸药,排除A项;为诺贝尔奖奠定基础的科技发明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D项。故选B项。
8.(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图表可知,从1870年到1913年,英国、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美国、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率先从美国和德国,第二次使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大事年表(1862-1914年)
时间 事件
1862年 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莫雷尔法案》,支持高等教育中的农业和工业学院,要求在每个州至少建立一所农工学院
1865年 美国内战,以北方获得最终胜利结束,避免了国家分裂
1865-1918年 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904年 在石油、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垄断组织——拖拉斯,形成了318个工业托拉斯
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1914年 美国人口已超过1亿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编制
材料三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摘自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析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答案】(1)趋势:迅速增长;蒸汽机的改良和内燃机的发明。
(2)政府的支持;国家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技创新);重视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垄断组织的推动;人口增长等。
(3)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4)重视科技创新;重视教育;在发展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析】(1)根据图表可知,英国的煤产量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是持续增长或迅速增加。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机械获得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人类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蒸汽机所使用的能源是煤炭。内燃机所使用的能源是石油。
(2)根据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莫雷尔法案》,……”“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可得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支持;根据材料二“美国内战,以北方获得最终胜利结束,避免了国家分裂”可得出因素:国家统一;根据材料“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可得出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技创新);根据材料二“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可得出因素:重视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根据材料二“在石油、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垄断组织——拖拉斯,形成了318个工业托拉斯”可得出因素:垄断组织的推动;根据材料二“美国人口已超过1亿”可得出因素:人口增长等。
(3)根据材料三“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可知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4)本问是总结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科技创新;重视教育;在发展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