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开始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知道俄国的领土扩张;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2.通过图文史料,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性质及作用,分析其影响;对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作出客观评价。
3.通过俄国两次改革,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进步。
【学习重难点】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
难点:两次改革的影响与评价。
【知识结构】
【新课探知】
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知识点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及目的:18世纪初,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
3.改革者:彼得一世(或彼得大帝)
4.主要内容:
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影响
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弊: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知识点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 背景: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在内外交困(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
2. 时间:1861年
3. 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
4. 主要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
①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1、彼得一世改革VS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易错易混:
1、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仍然是沙皇专制政体,但专制独裁开始出现了一些民主气息,其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社会。
3.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相同点?
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
②改革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③改革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二)唯物史观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或影响:
(1)积极: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性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规律总结: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加强农奴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俄国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这决定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家国情怀
从俄国的二次改革,你有何启迪?
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既要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自我测评】
1.俄国彼得一世即位后进行了改革。下列属于他改革措施的是 ( )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于当时地价
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瓶颈,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
A.资金缺乏 B.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3.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当时的某官员则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变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 B.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C.变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 D.变革使俄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4.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 )
A.亚历山大二世 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 D.彼得一世
5.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7.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
A.1861年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模式
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9.俄国1861年改革之后,农民虽然付出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改革后,每个农民平均分到3.4俄亩土地,由于耕地减少、经济上不能独立,他们又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这从本质上说明
A.1861年改革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B.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农民的落后境况
C.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又一次盘剥
D.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対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刧,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找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2分)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2分)
(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説明。(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西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4分)
【挑战突破】
1.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对材料中“启蒙的种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B.增强军事实力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17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12年的沙皇寄了一封信。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1861年改革 D.《凡尔赛条约》签订
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4.下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
A.建立起沙皇的专制统治 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改变落后的制度 C.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D.快速实现近代化
6. “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材料表明( )
A.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B.农奴制给俄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机
C.废除农奴制缓和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D.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工业化进程
7、 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获得了人身自由 D.沙皇专制统治废除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找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材料三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起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2分)
(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说明。(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彼得一世对农奴制持怎样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4分)
(4)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重大事件?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自我测评】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 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C
10、【参考答案】(1)俄国落伍于世界;改革的特点: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
(2)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军校。
(3)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4)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
【挑战突破】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1)俄国落伍于世界。
(2)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军校。
(3)维护或强化。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
(4)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作用: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