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1 20:4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22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七课,主要讲述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家、以巴尔扎克、列夫 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文学巨匠以及以梵高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美术大师作品及成就,使学生对西欧近代科学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了解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感悟梵高作品《向日葵》的艺术特色。
2、理解近代社会时期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学会从唯物史观角度探寻科学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播放视频:科学家牛顿
一个古怪的自大狂,麻烦不断,神秘兮兮,霸道自我,爱争上风,睚眦必报,诡计多端,但与此同时,他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天才。
——弗洛里安·弗雷斯特《牛顿:重新创造宇宙的混蛋》
PPT展示:历史从未走远,精神依旧闪耀
教师讲述: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牛顿第2位、达尔文第16位、贝多芬第45位……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梵高,这些大师的成就你知道吗?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这些大师,来了解他们的成就,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引入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设计意图)本课以《影响人类进程的100位名人》中牛顿和达尔文以及贝多芬的排名说起,以高排名为学生设立疑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加顺利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近代科学与文化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展示2022版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PPT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展示学习目录。
目标导学一:科学巨匠创造辉煌
PPT展示:
材料1: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思德《世界近代史》
材料2:
材料3:他们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设问: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概括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提示:政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与扩展;
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产生与发展;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并广泛传播,启蒙运动掀起。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史料,完成填空。引导学生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掌握牛顿的国籍、地位、成就、著作、影响等。
PPT出示史料:
材料1: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材料2:今天的物理学家的思想很大程度上还为牛顿的基本概念所左右。如果没有牛顿的清晰的体系,我们将不可能取得迄今为止如此众多的成就。
--爱因斯坦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设问:牛顿为什么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提示:牛顿建立的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被人们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教师讲述: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过渡:科学总是在进步,人们所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入,对于封建神学所推崇的“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有一位科学家勇敢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就是达尔文。
【自主学习】2.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史料,完成填空。引导学生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掌握达尔文的国籍、成就、影响、评价等。
PPT出示:
史料1:
【播放视频】达尔文
设问:图一漫画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图二自然和社会法则是怎样的?
提示:(1)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它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2)达尔文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史料实证】达尔文曾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随船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希望他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达尔文环球考察图
教师总结:《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一场伟大的革命。
【家国情怀】达尔文进化论与中国
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危亡的关头。1897年,严复翻译出版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是为《天演论》,书中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救亡图存、保国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汰之公例而亡国亡种!!!把进化论思想介绍到中国,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主张“变法图强”。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后在法国求学,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有一种铀盐能放射出射线。这一发现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经过研究,居里夫妇认为在沥青中存在着某种未知的、放射性很强的元素。经过不懈努力,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 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0年,居里夫人提炼出金属态的纯镭。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合作探究】近代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近代科学家的讲解主要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展开,培养学生的运用史料解释历史的能力。牛顿介绍从哈罗彗星开始,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最后再以一个问题使学生思考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所在,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把握。
过渡:牛顿和达尔文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发现是世界科学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二人虽相差两百多岁,但在死后都葬于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科学家用理性改造世界,文学家用人文关怀世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近代,同样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目标导学二:文学巨匠永放光芒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填空。引导学生了解巴尔扎克文学作品,赏析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掌握巴尔扎克的国籍、著作、地位、作品内涵的特点等。
PPT展示
材料1:《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经典篇目。葛朗台是个被金钱异化了的吝啬鬼,靠投机钻营发了财。为了金钱,他甚至把女儿当诱饵,诱惑求婚者,从中渔利。葛朗台弥留之际还想把神甫的镀金十字架抢到手,因用力过猛而一命呜呼。葛朗台给女儿留下了巨额财富,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材料2:展示图片:
材料3:
……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非常充实……他进入了坟墓,但也进入了荣誉境界,他将继续在飘浮于我们头顶的云层上面,在我们祖国的众星中间闪耀光芒……
——维克多·雨果为巴尔扎克献上悼词
设问:《人间喜剧》是怎样一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的社会问题?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文学上的地位?
提示:《人间喜剧》是一部小说集,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现象。
过渡:比巴尔扎克稍晚一些,世界文坛又出现了一位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自主学习】2.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填空。引导学生读教材和漫画,说说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掌握托尔斯泰的国籍、代表著作、作品价值、地位等。
PPT展示:《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用七年时间写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这部作品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斗争精神。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设问:《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者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史料实证】《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史料实证】《复活》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作品片段和作家的人物图片,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到资本家的贪婪,帮助学生全面、客观的理解文学家们的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广阔社会。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观看“【知识解析】托尔斯泰与他的三部世界巨著”视频,直观了解托尔斯泰与他的三部世界巨著的知识点。
【播放视频】托尔斯泰
思考:为什么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通过描绘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了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深刻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无情地揭露和鞭笞了俄国社会转型时期农奴制的罪恶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反映了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过渡:一个个激昂的文字能够表达文学家们的喜悦与愤怒、明了与困惑。在音乐美术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艺术家。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乐圣——贝多芬吧!
目标导学三:艺术大师造诣非凡
1.阅读教材,说一说贝多芬的国籍、地位、成就、著作、影响等,制作名人卡片信息。
PPT出示材料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后到维也纳学习音乐,逐渐名声大噪。贝多芬28岁就患有耳疾,后来两耳完全失聪。为克服失聪带来的困难,他曾将一根小木棒的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辨音。这个特别的辨音器,至今还保存在德国波恩的贝多芬博物馆内。
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了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在中国,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教师:PPT出示小结
教师:贝多芬代表作《英雄交响曲》献给谁的?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为什么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的扉页撕碎?作品如其人,该作品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理念?
学生:献给拿破仑的。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应法国大使的邀请,1804年,贝多芬为拿破仑谱写了《英雄交响曲》。
因为拿破仑称帝,实行专政独裁,他已经由革命者演变为独裁者,违背民主精神,所以贝多芬把扉页撕碎,表达了他崇尚民主,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维护人权的民主思想。
过渡:伴随着恢弘的音乐,绘画艺术也在蓬勃发展。荷兰画家梵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阅读教材,结合下列材料,说一说梵高的国籍、地位、作品及作品的特点等,制作名人卡片信息。
PPT出示史料:
1853年3月30日出生,1890年7月29日终日精神疾病的困扰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他的一生中创作出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作品。生前穷困潦倒,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死后,他的作品曾经拍出了世界艺术品的最高价格的荷兰画家。
PPT出示图片
学生: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梵高是荷兰人,主要活跃于法国,是近代杰出画家的代表。他是后印象主义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
【名篇欣赏】
《向日葵》
1987年3990万美元价格,创下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教师:《向日葵》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补充】
教师: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被誉为“用生命作画的人”。梵高生前,他的作品不受人重视,很少能够卖出去,靠弟弟的接济才得以勉强度日,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永不言弃,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PPT出示材料
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是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凡高
教师:此名言表达了艺术家怎样的品行?
学生:不爱慕虚荣,扎实务实地探求艺术。
目标导学四:学史明鉴,启迪未来
【合作探究】这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略。
PPT展示名人名言:
牛顿: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达尔文: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巴尔扎克:我惟一能信赖的,是我的狮子般的勇气和不可战胜的从事劳动的精力。
托尔斯泰:一个人就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是分子,他的自我评价是分母──分母越大,分数的价值就越小。
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
梵高: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PPT展示:
(设计意图)根据本学段学生特征,他们对生动、具体的历史现象更为关注,通过对梵高与贝多芬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能够更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通过对贝多芬的描述,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合作探究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也锻炼了其分工合作的能力。利用小奖品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在竞争中成长。
【课堂小结】
一定的科学和文化艺术发展都根植于时代的变迁,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状况紧密相联。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创作出经典作品,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贝多芬和梵高创作出杰出的音乐美术作品,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
正是这些科学巨匠在物理学、生物学、艺术等领域的杰出贡献,将人类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应该牢记他们,学习他们不断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采取你最擅长的小视频或手抄报或演讲等形式,举办“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或文学家”主题故事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检验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情况,我主要采用了课内评价以及课外评价两种方式进行评价设计。课内主要是课堂上通过师生探究问题来完成。例如:观看视频、课文、图片、材料等总结归纳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成就。通过完成时间轴,阅读相关材料,理解近代科学、文艺成就取得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征。达成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进一步阅读相关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感悟人与时代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外评价方式:举办“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主题故事会,可用小视频、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理想和抱负。
【家国情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