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塞之事。
燕,古国名。古燕国位于我国东北部。此地最早称为“幽州”。蓟,在历史上是与燕并存的诸侯国,且蓟、燕两地相邻。后“蓟微燕盛”,蓟为燕吞并,称为燕国的都城,蓟也成为燕的代称。
歌,为产生于先秦时期歌谣的统称,“燕歌”即燕地的歌谣,因为燕地在春秋至两汉千年以来战争频发,征戍不断,战争积淀在“幽、蓟”之地的民谣中,成为记忆着征战、别离、相思等内容的“燕歌”。
这里的“行”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河北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少时贫困,20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40岁后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辞去,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
其诗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尤以边塞诗著称于时。
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全唐诗》存诗四卷。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边塞诗歌的主题
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
抒发自己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凄苦;
描写征人思乡思归,思妇思亲;
表达厌恶残酷战争,向往和平;
抨击君主穷兵黩武,不恤战士;
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初有战功,加官晋爵,后败,虚报战功。
(对将帅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导致士兵惨烈牺牲的鞭挞)
开元26年,张守珪[guī]攻打奚族,先是获胜,便邀功请赏,后来又吃了败仗。张守珪在向朝廷汇报的时候,隐瞒了失败的事情,而只报获胜的情况。有个从边塞回来的人到高适家做客,和高适谈起边塞的事情,并给高适看了自己写的一首《燕歌行》,高适感触颇深,就写了这首和诗。
本诗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补充:
此诗是有感而发。其所感之事,则与张公有关。张公者,张守珪也,当时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高适对此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思考:试分析小序的内容和作用。
小序交代了时间、事件,写作的缘由。为整首诗歌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背景。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
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
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
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
突出壮志豪情。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汉家:汉朝,这里借指唐朝
烟尘:战争
东北:开元十年至天宝初,唐与东北奚、契丹之间战事不断。
残贼:凶残的敌人。
横行:纵横驰骋,无所阻拦
非常:特别
赐颜色:赏面子、赐予荣光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
首句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
第二句运用对偶,写出将军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迈气概,以及皇帝的喜悦与张扬,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史记·季布列传》:“ 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 中。’…… 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於平城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后以“横行”指轻敌的将领。
思考:如何理解“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有讽刺之意
军队敲钲打鼓前往榆关,军中各种旗帜在东北沿海一带连绵不断。
校尉紧急传送羽书飞奔浩瀚的沙海,匈奴的侵略战火已经烧到了狼山。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摐(chuāng):击打 金:行军时用来节制步伐的钲(zhēng)
伐鼓:打鼓 榆关:山海关
旌旆:军中各种旗帜。旌:用羽毛装饰的旗。旆:边上镶杂色的旗
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碣石:山名,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校尉:武官名,仅次于将军。羽书:即羽檄,紧急文书。
瀚海:沙漠。
猎火:围猎之火。古代游牧民族在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的狩猎行动,作为军事演习。此处借指游牧民族侵扰的战火。
鉴赏“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这两句通过炼字,交代了战争的紧迫激越。一个“飞”字写出了军情危急。“照”,战火把山都照红了,说明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
“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这中间有个什么顺序,写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顺序是由近到远,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把气氛从宽缓推入紧张。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①极:
②半死生:
③腓:
④当:
⑤恒:
穷、尽,指到了最远的边界。
死一半,生一半。
变黄,意即枯萎。
就是身受。
常常。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思考: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 ③“杂风雨”天气恶劣。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思考:“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烘托出了士兵们的心境怎样?
营造了荒芜、衰败的意境,烘托出士兵心境的凄凉。
思考: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作者的爱憎情感更鲜明。
思考: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环境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将领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边塞的环境,敌人的威势。
暗示了兵败的原因。
渲染塞外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战士们殊死抗战的悲壮气氛。
正面点明战士们轻敌的原因。
比喻
对比
“久”是“长久”的意思。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作者并不是否定出征,而是对造成久戍不归的无能将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
铁衣远戍辛勤久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相去万里,永无见期。足见战争之残酷,士兵之痛苦。
征人蓟北空回首
“相看”两句士兵的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与将领只顾个人得失形成鲜明对比,赞美士兵们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的精神。
“岂顾勋”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将领。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将领士卒的精神面貌:
将领:好大喜功,贪生怕死,一味享受,不体恤士卒。
士卒: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为国捐躯。
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哪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绝无仅有。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边庭:边疆 飘飖:形容长风万里 绝域:极远之地
三时:早晨、午间、傍晚,代表一整天。
阵云:形容像墙一样耸立的阴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
一夜:整夜
刁斗:军中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以敲更。
白天杀气成云,夜晚刁斗传寒,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如此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作者怎样表现被围之后的惨状?
“杀气三时”“一夜传刁斗”说明一整天将士们都在拼命厮杀;“作阵云”用比喻手法,体现战场惨烈;“寒声”一个“寒”字,表现出战场杀气腾腾的紧张状态。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①纷纷:
②死节从来岂顾勋:
表示多。
为报效国家而死,哪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功名奖励。
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李广其人
(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史记》
爱兵如子
用兵如神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思考:诗的最后四句暗含哪两层对比?这四句的作用如何?
(1)暗含两层对比:一是奋不顾身在前线冲杀的战士与沉迷歌舞寻欢作乐的将帅的对比;二是古代有勇有谋、关爱士兵的李广与今日无德无才的将帅的对比。
作用:最后四句总结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悲壮啊!升华了全诗的主旨。
(提示:赞扬了一部分人,讽刺了一部分人,同情了一部分人。)
探讨诗歌的主旨
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
1.讽刺和批判了将领们的好大喜功、贪图享乐且
不恤士卒。
2.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
3.礼赞了将士为国征战、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