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灰雀》共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灰雀》共2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1 09:3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灰雀》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郊、养、粉、谷、粒、男、或”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子,体会灰雀的可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找出关键句子,体会灰雀的可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灰雀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图中的小鸟吗?
预设:没见过。
师:你看它有红红的胸脯,尖尖的小嘴,多么可爱啊!这就是——灰雀!关于灰雀,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出示课题《灰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板书:《灰雀》)
设计意图:利用灰雀的图片,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图片的呈现,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标好自然段。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理解列宁和男孩与灰雀之间发生的故事,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生字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① níng xiōng pú zhā
列宁 胸脯 面包渣
② rě xī chéng
惹人喜爱 可惜 诚实
③yǎng huò zhě
仰望 或者
(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预设:加一加 部首识字 基本字识字 看图识字 相近字比较 (比一比)
点拨:
①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胸、脯、渣、惜、诚”。
识记形声字的口诀:(出示)“基本字表音,部首表义”。
胸:“月+匈”, “月”与身体部位有关,“匈”音节为“xiong”,所以胸读“xiōng”。组词:胸口、胸闷。
出示课文句子:两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脯:“月+甫”, “月”与身体部位有关,“甫”音节为“fu”,脯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作“fǔ”、“pú”,在这里取第二个读音,读“pú”, 组词:肉脯、脯子。
出示课文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渣:“氵+查”,“氵”与水有关,“查”音节为“zha”,所以渣读“zhā”。组词:油渣、豆渣。
出示课文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惜:“忄+昔”,“忄”与心理有关,“昔”音节为“xi”,所以惜读“xī”。组词:可惜、珍惜。
出示课文句子: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诚:“讠+成”,“讠”与心情有关,“成”音节为“cheng”,所以诚读“chéng”。组词:诚信、诚实
出示课文句子: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设计意图:通过形声字“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的特点,加深识字记忆。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老师出示上述6个形声字字卡,同学们来组词。
② 组词游戏:随机出示上述6个形声字字卡,指名学生组词。
③ 语境中识字。
出示课文句子:列宁说:“它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或者”的意思是或许,也许,表示选择关系。
④加一加。若+心——惹。
准备字卡“若”“心”,请学生把它们按顺序组合好,说出读音并组词。
出示课文句子: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⑤部首换一换。拍打的“打”的“扌”换成“宀”,就是安宁的“宁”。欢迎的“迎”的“辶”换成“亻”,就是仰望的“仰”。
出示课文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贴字卡组合新字这一环节,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为之后的问题探究作铺垫。
三、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找出关键句子,体会灰雀的可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2.探究活动
(1)同学们,生字学完以后,我们读课文一定更通顺了,现在,我们就请一组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除了灰雀,课文中还写了谁,他们做了什么?
预设:除了灰雀外,故事的主要人物——列宁、男孩,他们做的事情——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男孩放灰雀。(板书:灰雀不见了 列宁找灰雀 男孩放灰雀)
师:能不能借助人物关系图,简单说说灰雀、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预设: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没有找到灰雀,最后男孩放回了灰雀。
师:请你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之处。
预设: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这样的灰雀,你喜欢吗?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了这三只灰雀,你会做什么?
预设:
① 喜欢,我会给它们喂食物。
② 喜欢,我会停下来听它们唱歌。
师:多么漂亮可爱的灰雀呀,请你带着对灰雀的喜爱,再读读这句话吧。(板书:漂亮可爱)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师:请你默读第1、2自然段,画出列宁对灰雀的做法,再猜猜列宁是怎么想的?
预设: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师:看着这三只欢快的灰雀,列宁是怎么做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带来”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师:你能不能也用“每次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说一句话。
预设:每次出门,妈妈都会提醒我路上小心。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师:列宁对灰雀还做了什么呢?
预设: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师:当看到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会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
① 列宁心里会很着急,这三只灰雀到底去哪了呢?(板书:着急)
② 列宁会很担心。(板书:担心)
(3)师:此时的列宁该多着急啊!结合课件上出示的内容,请你想象一下,列宁都找了哪些地方?他是怎样找的?
出示:
列宁走到那棵红松下,他_______________(怎么样地找),可是没有找到。
又走到灌木丛中,他_______________(怎么样地找),可是没有找到。
又走到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怎么样地找),可是还没有找到。
预设:
① 列宁走到那棵红松下,他仰起头屏住呼吸,仔细在枝丫间寻找着,可是没有找到。
② 又走到灌木丛中,他弯下腰学着鸟叫,一点一点在灌木丛中仔细搜索。
③ 又走到小溪边,他盯着水面,仔细地搜索着,可是还没有找到。
师:这样找,就是文中说的“找遍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够将故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清楚,以此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及概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为后面揣摩人物的心理作铺垫,降低理解难度。
四、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现在我们来学写七个生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郊、养、粉、谷、粒、男、或
点拨:
(1)“郊”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七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八笔竖长一点。
(2)“养”是上下结构,羊字头的三横长短有变化,间距要均匀,撇捺要舒展。
(3)“粉”是左右结构。三横写短一点,向右上倾斜,六点是短点。
(4)“谷”是上下结构,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口要写得扁平一点。
(5)“粒”是左右结构。三横写短一点,向右上倾斜,六点是短点,十撇横中线起笔。
(6)“男”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田”扁平,下半部分“力”位于“田”的正下方,宽度与“田”同宽。
(7)“或”是半包围结构,第一笔横要短,稍向上斜,斜钩要舒展,撇要穿插到提的下面,最后一笔是右上角的点。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字,第1课时选取“郊、养、粉、谷、粒、男、或”7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明确书写笔顺,做到规范书写。生字教学归类分组,详略得当,具有效率。
五、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惹人喜爱的灰雀不见了,它去哪儿了?最后回来了吗?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搜集有关列宁的小故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者、冻”等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出示词语)
列宁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可惜 诚实
2.回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没有找到灰雀,最后男孩放回了灰雀的故事。(板书:灰雀)
3.导入新知: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它到底去哪儿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列宁找灰雀。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回顾,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全篇课文,通过分析课文,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2.探究活动
(1)师:列宁到处都找遍了,都没有找到灰雀。这时看见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请你默读3—1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
预设: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这里每句话都提到了谁?
预设:都提到了灰雀。
师:你们感受到了列宁怎样的心情?
预设:着急、担心。
师:请你们再读读这几句话,读出关心、着急的语气。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
(2)师:请你们再次默读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预设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师:你猜一猜,“没”字的后面用省略号,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说明小男孩很惊慌,说话时吞吞吐吐的。(板书:惊慌)
师:联系生活,你什么时候也会这样吞吞吐吐地说话?
预设:犯错误的时候。
师:他为什么不敢说出实情呢?
预设:他怕被列宁责怪,不敢讲。
师:想象一下,男孩可能怎样想呢?把他的想法放到句子中,说一说。
男孩想:( ),说:“没……我没看见。”
预设:男孩想:我要不要说呢,他知道了一定会责怪我吧,还是不说了吧,说:“没……我没看见。”
师:请你加上动作、神情,读一读这个句子。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预设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为什么男孩想说又不敢说?(板书:想说又不敢说)
预设:被列宁对灰雀的担忧感染,但又怕被责怪。
预设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师:请你比较下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① “一定会飞回来”出现了两次。
② 男孩最后是“肯定”地说。
③ 最后用了感叹号。
师:猜一猜,小男孩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预设:抓走灰雀是我不对,我要把它放回来。
师:小男孩发现自己错了,决心要改正,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越来越坚定的感觉。(板书:坚定)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师:从不敢讲到肯定地说“灰雀会回来的”,是什么让男孩有了这样的变化?请你再次默读3—10自然段,从文中找答案。
预设: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师:自言自语什么意思?
预设:自己跟自己低声说话。
师: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列宁是说给自己听的吗?他为什么这样说?
预设
① 列宁的话表面上是自言自语,像是说给自己听的,其实是说给男孩听的。
② 列宁猜到小男孩知道灰雀的下落,想让小男孩认识到错误,放回灰雀。
师: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内心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预设:列宁心里担忧、关心灰雀,同样也尊重呵护小男孩,他想通过表达对灰雀的担忧,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板书:担忧 关心 尊重 呵护)
师:灰雀最终回去了吗?
预设:回去了。
师:请你默读11—13自然段,看到灰雀回来之后,男孩和列宁是怎样表现的。
预设: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师: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预设:男孩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师: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
出示: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心想:对不起,小灰雀,我不该把你抓走占为己有,请你原谅我。
师:列宁又是怎么做的?
预设: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师: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预设:列宁不愿直接拆穿男孩,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尊重和呵护。
师: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心想:_________________,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预设: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心想:小男孩是个诚实天真的好孩子,于是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板书:诚实 天真)
(4)师:带着课后第三题的问题“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现人物喜爱灰雀的语句,然后和同学交流。
预设:
① 第1自然段中描写列宁经常看灰雀、喂灰雀的语句,表现了他对灰雀的喜爱。
② 第2自然段中描写列宁到处找灰雀的行为,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③ 第3-10自然段中,列宁和男孩的对话,显示出列宁想要感化男孩找回灰雀的愿望。这些语句都表现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④ 男孩先把灰雀抓起来了,因为他喜爱所以想独占;当意识到自己行为错误时,又把灰雀放回来,因为喜爱灰雀,所以还它自由。男孩的语言和行为,都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局部,分步揣摩人物内心,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心里轨迹。
三、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写了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虽担忧关心着灰雀,但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从惊慌到想说又不敢说最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林,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四、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就有不少关于“诚实”的名言,请你读一读这几句话,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有关诚实名言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名人大家对诚实的重视。
五、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剩下几个生字的书写,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者、冻、惜、肯、诚”
点拨:
(1)“者”是独体字,书写时四笔长撇要在第一笔短横的右上方一点起笔,穿过中心点。
(2)“冻”是左右结构。偏旁是两点水,二笔提从横中线下方起笔,穿过横中线。
(3)“惜”是左右结构。六笔竖比五笔竖稍长一些,七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4)“肯”是上下结构,书写时上半部分“止”要写得扁平,四笔横要写得长一些,下半部分“月”也要写扁平些。
(5)“诚”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六笔斜钩在竖中线起笔。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重点字、重点笔画进行指导。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练写生字。
2.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