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生物学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雌螳螂在有些科普作品中被称为“致命的新娘”,是指雌、雄螳螂交配后,雌螳螂会吃掉雄螳螂,以保证自身和腹中“小宝宝”有足够的营养供给,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群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2.结合你自己完成各种动作的体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由相应的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B.运动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才能完成
C.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围绕着可运动的骨完成运动
D.运动需要能量的供应,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3.在多种多样的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实验法科学、常用。下列研究方法中,不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黑眼罩蒙住蝙蝠的眼睛,观察它的飞行动作是否发生变化
B.用望远镜观察藏羚羊迁徙季节的群体活动
C.用制作比色卡的方法研究蜜蜂是否有色觉
D.用棉线绑扎鱼鳍,观察鱼鳍在鱼游泳时起到的作用
4.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D.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5.鹦鹉学舌和老马识途在动物行为方面有共同之处,对这类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B.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与小鸟喂鱼一样,是鹦鹉和马的本能行为
6.小欢利用周末到军属王大爷家搞义务劳动,当他直臂提起一桶水上六楼时,①和②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7.在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看到营地边的鱼塘在天气闷热的情况下,水面上经常会开动喷水设施,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能驱使鱼儿多活动,使鱼多吃饵料 B.能搅动池塘水体,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C.让游在水面的鱼群躲到深水处 D.使鱼群四散开去,从而充分利用水体
8.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两栖动物有独特的生存策略,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的幼体不能在陆地上生活
B.环境的改变对两栖动物的生存影响很大
C.两栖动物是指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D.两栖动物的成体与幼体相比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都有显著差异
9.脊椎动物整体上都有比较高的进化等级,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鲫鱼、鲸鱼和金鱼都属于鱼类 B.娃娃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
C.鸵鸟骨骼轻薄而坚固,能飞行 D.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
10.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的特征,可知这两类动物都是( )
A.身体两侧对称的 B.身体辐射对称的
C.有口无肛门的 D.身体都是由内外两个胚层构成的
11.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有面积广阔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昆虫
12.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们减少疾病。在预防蛔虫病的做法方面,不科学的是( )
A.饭前便后洗手 B.不喝不清洁的生水,水果蔬菜要洗净
C.管理好人畜的粪便 D.每周服用一次阿苯达唑片(一种治疗蛔虫病的药片)
13.蚯蚓和蜈蚣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分别属于( )
A.环节动物、环节动物 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C.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D.环节动物、甲壳动物
14.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有口有肛门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15.“尝试与错误”是动物常见的学习行为,有甲、乙、丙三种动物在进行“绕道取食”实验时,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可知,这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6.将细菌和真菌制成生物杀虫剂防治虫害,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少农药用量减轻环境污染,这就是备受推崇的生物防治法。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用苏云金杆菌杀死棉铃虫 B.用瓢虫捕食蚜虫
C.用白僵菌杀死松毛虫 D.用粘蝇纸毒杀苍蝇
17.一般动物都无法取食的木头,却是白蚁的最爱,原因是白蚁肠内存活着一种鞭毛虫,可以产生分解木质纤维的酶,分解木质纤维,给白蚁供应养料;鞭毛虫也从中获取养料。白蚁和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竞争关系
18.目前我国许多水域的鱼类资源濒临枯竭,所以国家出台了长江禁捕十年的政策。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实行以养为主 B.严重的水污染和乱捕滥捞
C.在禁渔区和禁渔期也在捕捞 D.钓鱼的人太多,有人使用禁用渔具
19.下图所示的生物都是几种微生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于制面包和甜酒
B.③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也有遗传物质
C.①④可用来处理污水净化水质
D.①与⑤相比,①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0.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记述和描绘了大量的动植物知识。下列对诗句所提及动物的运动方式解释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行走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飞行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跳跃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飞行、游泳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30分)
21.(10分)蝗虫是本地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同学多次看到过的一种体形较大的昆虫。以下给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1)蝗虫的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标号⑥所指的一对________、标号⑦所指的一对________以及三个单眼,用于摄食的是________。
(2)蝗虫的运动中心是【 】________,其中图中④指的是蝗虫的________,用于飞行;图中⑤指的是蝗虫的________,共有________对,其中后足发达善于跳跃。
(3)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可以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蝗虫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动物。从图中可以看出,结构⑤和⑥都是________的。
22.(6分)有一个题为《重返狼群》的纪录片电影,讲的是一只狼崽被人类救助并带到城市养大,再重返草原的经过。这个纪录片的内容引人深思,使关注狼的生存现状的观众大大增多。
资料一:草原狼主要捕食野兔、鼠类,有尖利的长牙可以方便地摄取肉食。这只孤狼回到狼群后,在狼王的带领下,与同伴们合作“打猎”,能捕杀体形比狼大得多的牦牛等。
资料二:受到狼皮经济价值的诱惑,也出于保护人类安全的考虑,狼被大量捕杀。我国的四川诺尔盖草原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狼的数量突降到百余头,世界各地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这种曾经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现在有不少亚种如日本狼、新西兰白狼、喀斯喀特棕狼、得克萨斯州灰狼等都已经绝种。
(1)资料一中提到的“尖利的长牙”是指________齿,起________食物的作用。
(2)能合作“打猎”,说明狼群具有________行为,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________和等级的特征,个体之间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3)阅读资料二知道,因人类的捕杀使得狼面临危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也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有维持________的作用。
23.(8分)喜鹊是本地常见鸟类,也是一种“吉祥”动物(图一)。教材中有鸟的骨骼图(图二),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图三),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喜鹊的形态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是身体呈______,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__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和检验鸟的骨骼可知,鸟的骨骼是与飞行相适应的,例如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1]所指骨)内部________,可________。胸骨有高耸的[ ]_____,可附着发达的________,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______,该结构具有________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24.(6分)我们都注意到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中有“勤洗手”这一条,有关部门还在大力推广“七步洗手法”。某生物学科教师为了验证“勤洗手”的科学性,准备了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指导学生设计出相关的细菌培养实验,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设计明显地更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经过高温灭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细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将培养装置放到28℃的环境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手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的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5DABDA 6—10CBCDC 11—15ADBAB 16—20DBBAA
(第2提选择题:A C AC都可以)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每空1分,共30分)
21.(10分)
(1)触角 复眼 口器(2)②胸部 翅 足 3(3)外骨骼
(4)节肢 分节
22.(6分)
(1)犬 撕裂(或“撕咬”)(2)社会 分工 动作、声音和气味
(3)生态平衡
23.(8分)
(1)流线型 翼(2)中空 减轻体重 2龙骨突 胸肌(3)5气囊 辅助呼吸
24.(6分)
(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吗
(2)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唯一 杀死原有的细菌(和真菌)
(3)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4)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