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一个粗瓷大碗》 第1课时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一个粗瓷大碗》 第1课时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1 09:4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7* 一个粗瓷大碗
(第一课时)
单元主题: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语文要素: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写一件简单的事。
课文 谁?(人物) 什么故事? 美好品质
同为人物描写,通过一个故事表现人物美好的品质。
一个什么故事?
谁?
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司马光 司马光 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灰雀 列宁 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手术台是阵地 白求恩 讲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课文用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大肚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体现了白求恩大夫的高贵品质。 一个粗瓷大碗 ? ? ?
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侦察
zhēn
陈列
赵一曼
chén
màn
联军
lián
gāng
搪瓷缸子
huán
归还
liáng
高粱
dùn
一顿饭
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治委员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
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治委员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009年被评为"100位
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
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从事收藏、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
陈列

从阜(阝)从东
表示日出东方后山坡土丘陈列眼前。
会意字
把物品摆放出来给人看。
一个粗瓷大碗
陈列位置: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外形特征:
粗瓷,大。
使用情况:
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仅仅用过一次。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
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倒叙
倒叙作用:
引出下文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来叙述,
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通讯员是经过组织的、经常为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采写新闻报道的编外新闻工作者。
现在我们化身为当时的那个通讯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赵一曼和粗瓷大碗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事情?
主要内容:
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 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 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串联要素法
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在哪里呢?
概括内容的时候除了简洁,还要做到准确、完整。
小组合作学习: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和你的小组员讨论并填写在你的任务单上。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 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赵一曼一直没有碗? ②赵一曼为什么拒绝接受呢?
2.默读第5~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①从哪些语句、哪些方面能看出来赵一曼很关心爱护战士? ②“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③为什么“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3.默读第9~11自然段: 碗是真的丢了吗 什么时候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呢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粗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送碗”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粗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没有碗的日子很长
小通讯员“找碗”和“送碗”的急切——对赵一曼的关心。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通讯员为难地说
坚定的语气
语言描写
重视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以身作则,爱护老百姓。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梁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侧面反映出赵一曼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也可以看出当时条件很艰苦,同时也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关心爱护战士
盛饭
搪瓷缸子:
可以用来喝水,可以用来吃饭的生活器具。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神态描写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满满一碗
高粱米饭

半碗野菜粥
(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试着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着急)
(轻松、幽默)
赵一曼对胜利的期盼和对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憧憬。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侧面表现出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
①把瓷碗给公用。
②把高粱米饭倒回锅里,自己吃野菜粥。
③笑着回答通讯员的抱怨。
提炼故事情节:
品质:
赵一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品质。
为什么要把这个粗瓷大碗放在博物馆里?
让更多的人知道赵一曼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她高尚的精神品质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1. 课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感人事例来写,那在生活中,你身边有有谁也让你感动?他有什么品质?请你可以用上语言神态动作等,加上感人的事例,写一件简单的事,和我们分享,时间5分钟。
2.交流,评议,修改。(满分:十颗 )
①书写工整规范,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
②能用多个事例说明一个品质。
③能用写语言、神态、动作、具体事例等手法表达感情
去了解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奉献的还有谁?找出来和同桌交流,说说他们有什么样的品质?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