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四.五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A. 氮气 B. 二氧化硫 C. 固体粉尘 D. 工业废水
4.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试判断C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A. CuS B. CuS2 C. Cu2S D. Cu2S2
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 B.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读数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D.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6.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观察到有H2O 和 CO2生成 B.蜡烛熄灭,产生白烟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可利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D.木条熄气灭证明人呼出气体含较多 CO2
7.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 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混合物
B.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7:37:7
C.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 74 个原子构成
D.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A.Al(NO3)3 B.CaCO3 C.Al2(SO4)3 D.Fe(NO3)3
9.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 Ca2+中的“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O3 D.CH3COOH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电解水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
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凹液面最低处在量筒20mL刻度处
C.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3.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可能是单质B. 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反应物中的杂质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4.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化学方程式是,则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③燃烧还生成了 ④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5.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B. 丁一定是化合物
C.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6.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
C. 生成物丙和丁均为氧化物 D.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17. 在反应 中,28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7:8 B. 8:7 C. 7:24 D. 24:7
18. 某物质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只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该物质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无法确定
19.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小组把红磷换成木炭,点燃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D 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
20.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B. 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C.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21(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写化学式):
①二氧化氮 ②氖气 ③氮气 ④氯化钠 ⑤二氧化碳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2)可填充在灯泡中用作电光源的是 。
(3)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5)造成大气污染的气体是 。
21.(10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水的化学式 (2)两个氢原子 (3)两个氧气分子 (4)3 个碳酸根离子
(5)两个氯离子 (6)+2 价的镁元素 (7)氧化铁 (8)硝酸亚铁 ,
(9)氢氧化钙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 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2. (6 分)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电解水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5)铜丝受热后变黑 。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 (填序号)
22.(5分)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共涉及了几种元素______,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有无改变______(填有或无)
(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生成的有毒气体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23.(4分)为防止全球变暖,我国承诺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氢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示意图。
(1)上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电解水的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 (填“化学能”或“热能”)。
(2)从微观的角度讲,每2个水分子分解,会产生 个氢气分子。
(3)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甲醇)和H2O,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
(4)上图中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20.(11 分)金属在化学实验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⑴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等火柴临近烧完时再 (填“迅速”或“缓慢”) 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应预先装入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其目的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⑵镁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可以和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小明想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下图 1)。实验操作均规范正确,最终集气瓶中进水超过 2/5,小明推测,镁条一定和氮气发生了反应,原因是 。该实验可用红磷代替镁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为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的原因是 。
⑶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用细铜丝可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泄露空气中污染环境。则回答:
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实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与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相比,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的优点有 。(答一点)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填标号)。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粉尘、PM2.5 等可吸入颗粒物 D.氧气
21.(10 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
指出仪器名称:① ;② 。
实验室常用装置 B 制取氧气等气体,选择使用该装置的依据是 。
可用 D 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收集好的氧气应 (填“正” 或“倒”)放在桌面上,若用 F 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⑷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在空气中加热处理,使其表面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 G 所示(已略去支持装置)。写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 。该装置改进后与 B 装置相比,优点有 (选填序号)。
①生成氧气速率更快;
②可通过抽动铜丝来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
③铜丝更易回收,反复使用,节约原料;
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⑸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四、计算题(第21题3分,第22题6分,本题共8分)
21.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C18H34O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该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_____。
(3)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2. 为了测量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g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7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