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3.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3.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1 14:56:09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3.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学(shì) 砚冰(yàn) 逾约(yú) 耄老(mào)
B.既加冠(guān) 硕师(shuò) 叱咄(chì duō) 被绮绣(pī)
C.俟其欣悦(sì) 负箧(qiè)曳屣(xǐ) 皲裂(jūn) 烨然(yè)
D.媵人(yǐng) 以衾拥覆(qīn) 容臭(chòu) 缊袍(yùn)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解析】【分析】D项注音有误,“媵”应读作“yìng”;“臭”这里应读作“xi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形声字等。
2.下列划线的“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A项的“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为”;B、C、D三项的“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以”的积累。“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②作介词,相当于“用”,“把、拿”,“因、因为”,“凭借”,“从、由”,“按照”;③作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以致”;④通假字通“已”,已经。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在学习中,要仔细阅读认真体会,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辨析它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3.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今义:   
②右备容臭 古义:    今义:   
【答案】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气味,此指香气;指一种难闻的气味
【知识点】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理解词义,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当然结合句意也非常的重要。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仆人给我灌下热水。据此可知这句话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汤”的今义是: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鱼汤、鸡汤、菜汤等。②这句话的大意是:右边备有香囊。据此可知这句话中的“臭”是香气的意思,“臭”的今义指一种难闻的气味。如臭豆腐。
故答案为: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气味,此指香气;指一种难闻的气味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古义强化;古义弱化等。
4.解释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腰白玉之环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③手自笔录   
④手自笔录   
⑤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余立侍左右   
⑧录毕,走送之   
【答案】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盘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岁,名词作状语,每年;立,名词作状语,站着;走,动词作状语,跑着
【知识点】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即可,这几个词语都是词类活用,答题时要注意。
故答案为: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盘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岁,名词作状语,每年;立,名词作状语,站着;走,动词作状语,跑着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5.下列句子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 D.门人弟子/填其室
【答案】B
【知识点】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根据句意和语法结构划分朗读节奏。ACD朗读节奏划分正确,B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圣贤之道”是一个偏正短语,是一个意思,不能划开,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该这样划:益慕/圣贤之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主要意思是“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④先提出论点“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接着②①句论述如何做到“选得精,读得彻底”。然后⑤③句说明“选得精,读得彻底”的原因。“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怎样选得精,读得彻底—为什么这样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是这段话的思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排列句子。综上可得出正确的排序为:④②①⑤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戴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答案】D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ABC理解正确。D.“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错,作者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重点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等。最后再辨析每个选项并作出选择。
二、阅读理解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④略无慕艳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4)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答案】(1)浇;同“披”,穿;破;毫无,一点也不
(2)①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用同舍生的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4)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5)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有恒心,有毅力。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对比;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汤”“略无”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披”属于通假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俟:等待。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以:因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结合文章的写作目的分析,这篇文章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作者为了表现自己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的求学态度,就在选文第二段中把自己的求学时艰苦的生活和同舍生豪华的生活进行对比。
(4)要抓住第①段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宋濂家贫,没办法买书读,就借书、抄书,即使冬天非常寒冷,手都冻僵了,他也不松懈,由此可以看出他刻苦好学;正是因为宋濂刻苦读书,而且守信用,所以别人原意把书借给他读,因此他博览群书;当他向老师请教的时候,态度非常恭敬,老师斥责后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由此可以看出他虚心请教。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宋濂才学业有成。据此答题即可。
(5)结合宋濂“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这几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示,文从字顺,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浇;同“披”,穿;破;毫无,一点也不
⑵ ①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⑶ 用同舍生的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⑷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⑸ 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有恒心,有毅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此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⑶本题考查理解对比手法作用的能力。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最后再归纳概括。
⑸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 有汝父庇荫 ,固 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 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 函 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 负 老人训 也。
(选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 恃:倚仗,依赖。 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固:本来。 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致:给予。 函:信件。 毋:不要,不可。 负:辜负。 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   
②求学宜先刻苦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离开;应当(应该);这样(这);奋起,指有所作为
(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①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②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4)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去”“宜”“是”“作”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2)这句话的大意是:花钱事小,因乱花钱而耽误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这才是大事!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虽:即使。百金:用百金,花掉百金。力:按财力。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②余:我;于:对。望:指望。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针对儿子在四个月就花掉本来一年多费用,张之洞分析儿子这样花钱根本没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交友应酬上,他告诫儿子“求学宜先刻苦”,并且引用《孟子》中的名言劝诫儿子要刻苦学习,结尾又劝诫儿子说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据此可知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故答案为:⑴离开;应当(应该);这样(这);奋起,指有所作为
⑵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⑶ ①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②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⑷ 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解释文言实词与虚词,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实词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结合具体语境掌握词语的用法及意义。
⑵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⑶本题主要考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写作目的能力。写作目的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理由和动机。答题时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和概括。
【附参考译文】
来信都已收到,现在再汇给你日本货币五百元。你自从出国到今天,时间只不过四个月,怎么带去的钱已经都用完了?这实在令人奇怪!你去日本,是为了求取学问。求学应该先学会刻苦生活,(在那边)又不必交朋结友应酬。那一千多两银钱,也够你用上一年,尚且有结余,为何四个月不到就已用得一干二净了?假如你的钱花得在理、应该花,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只是你不该这样做。你这样浪费钱财,一定不只是吃喝起居方面奢侈而已,必定另有花销。你也曾读过《孟子》吧?这位贤人说过:大有作为之人,一定要先刻苦磨炼自己的思想志向,锻炼其身体,让身体经受得住忍饥挨饿的考验,还要让他一贫如洗,无牵无挂,并在殚精竭虑、经过痛苦的思索之后,才能有所作为。你仗恃有我的保护,本来不需要这样做,但也应当多少了解一下农业劳动的艰辛,尽到自己求学的本分。你做不到这一点,哪怕是学成回国,也一定一件事也干不了。现在你像这样,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事小,因乱花钱而耽误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这才是大事!此前,我曾写信告诫于你,要你努力用功,你怎么就忘了?光阴极可珍贵,求学机会难得,这里面的甘苦,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不要辜负老父我的教诲呀!
10.阅读《师旷劝学》,完成小题。
师旷①劝学
晋平公②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④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②晋平公:晋国国君。③炳烛:点燃灯烛。④昧:昏暗,黑暗。
(1)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文章虽短,但说理清楚,这得益于写作技巧。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4)本文让你想起了学过的哪篇文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答案】(1)①哪有做臣子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②点燃灯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2)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3)①运用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②运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而贴切。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4)《孙权劝学》。启发:学习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就有可能为时代所淘汰。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句重点词语有:“安”,怎么;“为”,做;“戏”,戏弄。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哪有做臣子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 ②句重点词语有:“秉”,点燃;“孰”,哪一个。此句翻译是应把语序调整为:炳烛之明,与昧孰行乎?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点燃灯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2)这篇文章主要讲师旷劝晋平公学习的故事,晋平公想学习,担心自己年纪大来不及,师旷就用炳烛之明劝说晋平公,借此告诉晋平公: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3)本题要求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文章的写作技巧较多,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从表达方式方面分析,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晋平公和师旷的对话来说明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的道理。从修辞方面分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4)根据积累可知,我们曾经学过《孙权劝学》。第二问要求谈从文中受到的启发,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内容和主题谈启发即可。如:学习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就有可能为时代所淘汰。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并概括文章的主旨。
(3)此题考查分析文言文写作手法的能力。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衬托、伏笔、铺垫、对比、先抑后扬、借物喻人等。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谈从中受到的启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附参考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灯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师旷说:“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国君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正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灯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灯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感叹:“说得好啊!”
三、语言表达
11.认为读书苦,几乎是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和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150字左右。
【答案】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读书苦”。在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暖食饱,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宋濂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然后再针对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学生对读书苦的认识和态度来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字数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读书苦”。在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暖食饱,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才能。解答时,既要联系文本,又要结合学习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2.作者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他却能在读书中自得其乐。请你谈谈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乐趣。
【答案】生活像一杯苦咖啡,可是热爱生活的人会品出其中的香甜。当物质上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自卑,要做到“不比父母比自己,不比吃穿比努力”,知识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勇敢面对,努力克服,然后你就会发现战胜困难的经历是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总之,生活中并不缺少乐趣,只要你微笑着面对,细心地体会。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宋濂因为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因此不觉得吃的穿的不若人,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要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生活中要乐观对待周围的一切。只要能围绕这些观点进行阐述即可。
故答案为: 生活像一杯苦咖啡,可是热爱生活的人会品出其中的香甜。当物质上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自卑,要做到“不比父母比自己,不比吃穿比努力”,知识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勇敢面对,努力克服,然后你就会发现战胜困难的经历是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总之,生活中并不缺少乐趣,只要你微笑着面对,细心地体会。
【点评】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
13.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太学生马君则的。作者以自己当年求学的亲身经历,热情勉励马君则要勤奋学习。那么,请同学们展开联想,从你们积累的诗文和名言当中,写出两三句有关“勤学”的句子!
【答案】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平时积累来解答,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第本题为开放式默写,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3.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学(shì) 砚冰(yàn) 逾约(yú) 耄老(mào)
B.既加冠(guān) 硕师(shuò) 叱咄(chì duō) 被绮绣(pī)
C.俟其欣悦(sì) 负箧(qiè)曳屣(xǐ) 皲裂(jūn) 烨然(yè)
D.媵人(yǐng) 以衾拥覆(qīn) 容臭(chòu) 缊袍(yùn)
2.下列划线的“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今义:   
②右备容臭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腰白玉之环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③手自笔录   
④手自笔录   
⑤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余立侍左右   
⑧录毕,走送之   
5.下列句子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 D.门人弟子/填其室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戴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二、阅读理解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④略无慕艳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4)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 有汝父庇荫 ,固 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 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 函 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 负 老人训 也。
(选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 恃:倚仗,依赖。 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固:本来。 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致:给予。 函:信件。 毋:不要,不可。 负:辜负。 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   
②求学宜先刻苦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10.阅读《师旷劝学》,完成小题。
师旷①劝学
晋平公②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④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②晋平公:晋国国君。③炳烛:点燃灯烛。④昧:昏暗,黑暗。
(1)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文章虽短,但说理清楚,这得益于写作技巧。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4)本文让你想起了学过的哪篇文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三、语言表达
11.认为读书苦,几乎是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和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150字左右。
12.作者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他却能在读书中自得其乐。请你谈谈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乐趣。
13.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太学生马君则的。作者以自己当年求学的亲身经历,热情勉励马君则要勤奋学习。那么,请同学们展开联想,从你们积累的诗文和名言当中,写出两三句有关“勤学”的句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解析】【分析】D项注音有误,“媵”应读作“yìng”;“臭”这里应读作“xi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形声字等。
2.【答案】A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A项的“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为”;B、C、D三项的“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以”的积累。“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②作介词,相当于“用”,“把、拿”,“因、因为”,“凭借”,“从、由”,“按照”;③作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以致”;④通假字通“已”,已经。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在学习中,要仔细阅读认真体会,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辨析它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3.【答案】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气味,此指香气;指一种难闻的气味
【知识点】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理解词义,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当然结合句意也非常的重要。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仆人给我灌下热水。据此可知这句话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汤”的今义是: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鱼汤、鸡汤、菜汤等。②这句话的大意是:右边备有香囊。据此可知这句话中的“臭”是香气的意思,“臭”的今义指一种难闻的气味。如臭豆腐。
故答案为: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气味,此指香气;指一种难闻的气味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古义强化;古义弱化等。
4.【答案】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盘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岁,名词作状语,每年;立,名词作状语,站着;走,动词作状语,跑着
【知识点】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即可,这几个词语都是词类活用,答题时要注意。
故答案为: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盘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岁,名词作状语,每年;立,名词作状语,站着;走,动词作状语,跑着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5.【答案】B
【知识点】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根据句意和语法结构划分朗读节奏。ACD朗读节奏划分正确,B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圣贤之道”是一个偏正短语,是一个意思,不能划开,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该这样划:益慕/圣贤之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6.【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主要意思是“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④先提出论点“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接着②①句论述如何做到“选得精,读得彻底”。然后⑤③句说明“选得精,读得彻底”的原因。“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怎样选得精,读得彻底—为什么这样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是这段话的思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排列句子。综上可得出正确的排序为:④②①⑤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7.【答案】D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ABC理解正确。D.“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错,作者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重点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等。最后再辨析每个选项并作出选择。
8.【答案】(1)浇;同“披”,穿;破;毫无,一点也不
(2)①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用同舍生的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4)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5)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有恒心,有毅力。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对比;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汤”“略无”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披”属于通假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俟:等待。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以:因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结合文章的写作目的分析,这篇文章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作者为了表现自己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的求学态度,就在选文第二段中把自己的求学时艰苦的生活和同舍生豪华的生活进行对比。
(4)要抓住第①段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宋濂家贫,没办法买书读,就借书、抄书,即使冬天非常寒冷,手都冻僵了,他也不松懈,由此可以看出他刻苦好学;正是因为宋濂刻苦读书,而且守信用,所以别人原意把书借给他读,因此他博览群书;当他向老师请教的时候,态度非常恭敬,老师斥责后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由此可以看出他虚心请教。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宋濂才学业有成。据此答题即可。
(5)结合宋濂“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这几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示,文从字顺,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浇;同“披”,穿;破;毫无,一点也不
⑵ ①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⑶ 用同舍生的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⑷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⑸ 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有恒心,有毅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此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⑶本题考查理解对比手法作用的能力。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最后再归纳概括。
⑸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9.【答案】(1)离开;应当(应该);这样(这);奋起,指有所作为
(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①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②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4)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去”“宜”“是”“作”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2)这句话的大意是:花钱事小,因乱花钱而耽误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这才是大事!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虽:即使。百金:用百金,花掉百金。力:按财力。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②余:我;于:对。望:指望。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针对儿子在四个月就花掉本来一年多费用,张之洞分析儿子这样花钱根本没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交友应酬上,他告诫儿子“求学宜先刻苦”,并且引用《孟子》中的名言劝诫儿子要刻苦学习,结尾又劝诫儿子说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据此可知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故答案为:⑴离开;应当(应该);这样(这);奋起,指有所作为
⑵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⑶ ①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②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⑷ 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解释文言实词与虚词,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实词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结合具体语境掌握词语的用法及意义。
⑵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⑶本题主要考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写作目的能力。写作目的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理由和动机。答题时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和概括。
【附参考译文】
来信都已收到,现在再汇给你日本货币五百元。你自从出国到今天,时间只不过四个月,怎么带去的钱已经都用完了?这实在令人奇怪!你去日本,是为了求取学问。求学应该先学会刻苦生活,(在那边)又不必交朋结友应酬。那一千多两银钱,也够你用上一年,尚且有结余,为何四个月不到就已用得一干二净了?假如你的钱花得在理、应该花,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只是你不该这样做。你这样浪费钱财,一定不只是吃喝起居方面奢侈而已,必定另有花销。你也曾读过《孟子》吧?这位贤人说过:大有作为之人,一定要先刻苦磨炼自己的思想志向,锻炼其身体,让身体经受得住忍饥挨饿的考验,还要让他一贫如洗,无牵无挂,并在殚精竭虑、经过痛苦的思索之后,才能有所作为。你仗恃有我的保护,本来不需要这样做,但也应当多少了解一下农业劳动的艰辛,尽到自己求学的本分。你做不到这一点,哪怕是学成回国,也一定一件事也干不了。现在你像这样,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事小,因乱花钱而耽误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这才是大事!此前,我曾写信告诫于你,要你努力用功,你怎么就忘了?光阴极可珍贵,求学机会难得,这里面的甘苦,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不要辜负老父我的教诲呀!
10.【答案】(1)①哪有做臣子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②点燃灯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2)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3)①运用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②运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而贴切。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4)《孙权劝学》。启发:学习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就有可能为时代所淘汰。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句重点词语有:“安”,怎么;“为”,做;“戏”,戏弄。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哪有做臣子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 ②句重点词语有:“秉”,点燃;“孰”,哪一个。此句翻译是应把语序调整为:炳烛之明,与昧孰行乎?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点燃灯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2)这篇文章主要讲师旷劝晋平公学习的故事,晋平公想学习,担心自己年纪大来不及,师旷就用炳烛之明劝说晋平公,借此告诉晋平公: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3)本题要求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文章的写作技巧较多,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从表达方式方面分析,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晋平公和师旷的对话来说明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的道理。从修辞方面分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4)根据积累可知,我们曾经学过《孙权劝学》。第二问要求谈从文中受到的启发,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内容和主题谈启发即可。如:学习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就有可能为时代所淘汰。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并概括文章的主旨。
(3)此题考查分析文言文写作手法的能力。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衬托、伏笔、铺垫、对比、先抑后扬、借物喻人等。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谈从中受到的启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附参考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灯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师旷说:“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国君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正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灯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灯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感叹:“说得好啊!”
11.【答案】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读书苦”。在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暖食饱,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宋濂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然后再针对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学生对读书苦的认识和态度来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字数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读书苦”。在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暖食饱,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才能。解答时,既要联系文本,又要结合学习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生活像一杯苦咖啡,可是热爱生活的人会品出其中的香甜。当物质上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自卑,要做到“不比父母比自己,不比吃穿比努力”,知识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勇敢面对,努力克服,然后你就会发现战胜困难的经历是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总之,生活中并不缺少乐趣,只要你微笑着面对,细心地体会。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宋濂因为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因此不觉得吃的穿的不若人,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要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生活中要乐观对待周围的一切。只要能围绕这些观点进行阐述即可。
故答案为: 生活像一杯苦咖啡,可是热爱生活的人会品出其中的香甜。当物质上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自卑,要做到“不比父母比自己,不比吃穿比努力”,知识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勇敢面对,努力克服,然后你就会发现战胜困难的经历是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总之,生活中并不缺少乐趣,只要你微笑着面对,细心地体会。
【点评】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
13.【答案】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平时积累来解答,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第本题为开放式默写,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