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春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圆》单元检测A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年春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圆》单元检测A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9 21:09:37

文档简介

2023年春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圆》单元检测A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兰州)如图, 内接于 ,CD是 的直径, ,则 (  )
A.70° B.60° C.50° D.40°
【答案】C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CD是⊙O的直径,
∴∠CAD=90°,
∴∠ACD+∠D=90°,
∵∠ACD=40°,
∴∠ADC=∠B=50°.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得∠ADC=∠B,∠CAD=9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CD+∠D=90°,结合∠ACD的度数可得∠ADC的度数,据此解答.
2.(2022·巴中)如图,为的直径,弦交于点,,,,则(  )
A. B. C.1 D.2
【答案】C
【知识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C,
∵为的直径,,
∴AB⊥CD,
∵∠BAC=∠CDB=30°,,
∴,
∵为的直径,
∴,
∴OA=2,
∴OE=AE-OA=1.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BC,垂径定理可得AB⊥CD,由圆周角定理可得∠BAC=∠CDB=30°,根据余弦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AE、AB,然后求出OA,再根据OE=AE-OA进行计算.
3.(2022·宁夏)把量角器和含角的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零刻度线与长直角边重合,移动量角器使外圆弧与斜边相切时,发现中心恰好在刻度处,短直角边过量角器外沿刻度处(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切线的判定;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在Rt△OCF中,,
∴,


连接OE,则,
∵外圆弧与斜边相切,
∴∠BEO=90°,
在Rt△BOE中,,
,,
根据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可求出∠COF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OFC=30°,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OF的长;连接OE,可得到OE的长,利用切线的性质可证得∠BEO=90°,同时可求出O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然后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BOE的面积-扇形EOD的面积,再利用三角形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4.(2022·黄石)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即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割圆,从正六边形开始,每次边数成倍增加,依次可得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二十四边形,…….边数越多割得越细,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再根据“圆周率等于圆周长与该圆直径的比”来计算圆周率.设圆的半径为R,图1中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则.再利用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来计算圆周率则圆周率约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圆内接正多边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
∵十二边形是正十二边形,
∴,
∵于H,又,
∴,
∴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周长,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正十二边形的性质得中心角的度数为30°,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6OH=15°,A6A7=2A6H,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求出A6H,进而即可求出正十二边形的周长,然后求出圆周率.
5.(2022·资阳)如图.将扇形翻折,使点A与圆心O重合,展开后折痕所在直线l与交于点C,连接.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连接CO,且直线l与AO交于点D,如图所示,
∵扇形中,,
∴,
∵点A与圆心O重合,
∴,,
∴,
∴,
由勾股定理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CO,且直线l与AO交于点D,则OA=OC=2,AD=OD=1,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求出cos∠COD的值,得到∠COD的度数,由勾股定理可得CD,然后根据S阴影=S扇形AOC-S△AOC结合扇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6.(2022·丹东)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连接AC,OC,若AB=6,∠A=30°,则 的长为(  )
A.6π B.2π C.π D.π
【答案】D
【知识点】弧长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直径AB=6,
∴半径OB=3,
∵圆周角∠A=30°,
∴圆心角∠BOC=2∠A=60°,
∴的长是=π,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求出半径OB=3,再求出圆心角∠BOC=2∠A=60°,最后利用弧长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7.(2022·深圳)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为圆切线,为切点,则和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切线的性质;圆的综合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C,连接.
∵是圆O的直径.
∴.
∵与圆O相切.
∴.
∵.
∴.
∵.
∴.
又∵.
∴.
∵,,.
∴.
∴.
∵点O是的中点.
∴.
∴.

故答案是:1∶2.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求解即可。
8.(2022·通辽)如图,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点,,都在格点上,以为直径的圆经过点,,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为直径,,,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9.(2022·雅安)如图,已知⊙O的周长等于6π,则该圆内接正六边形ABCDEF的边心距OG为(  )
A.3 B. C. D.3
【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内接正多边形;圆的周长
【解析】【解答】解:∵圆O的周长为,设圆的半径为R,

∴R=3
连接OC和OD,则OC=OD=3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COD=,
∴△OCD是等边三角形,OG垂直平分CD,
∴OC=OD=CD,

故答案为: C.
【分析】设圆的半径为R,由圆的周长公式得R=3,连接OC和OD,则OC=OD=3,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COD=60°,推出△OC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OD=CD,CG=C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10.(2022·哈尔滨)如图,是的直径,点P在的延长线上,与相切于点A,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PA与⊙O相切于点A,AD是⊙O的直径,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2·宁夏)如图,在中,半径垂直弦于点,若,,则   .
【答案】
【知识点】垂径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半径OC垂直弦AB于点D,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垂径定理求出BD的长,再利用余弦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cosB的值.
12.(2022·衢州)如图,AB切⊙O于点,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连接BC,若∠A=40°,则∠C的度数为   .
【答案】2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OB,
∵AB是圆O的切线,
∴OB⊥AB,
∴∠OBA=90°,
∴∠BOA=90°-∠A=90°-40°=50°,
∵OB=OC,
∴∠C=∠CBO
∵∠AOB=∠C+∠CBO=2∠C=50°,
∴∠C=25°.
故答案为:25°.
【分析】连接OB,利用切线的性质可证得∠OBA=9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求出∠BOA的度数;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C=∠CBO;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求出∠C的度数.
13.(2022·襄阳)已知⊙O的直径AB长为2,弦AC长为,那么弦AC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   .
【答案】45°或135°
【知识点】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
连接BC,
∵⊙O的直径AB
∴∠ACB=90°
根据勾股定理得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45°
=135°
∴弦AC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45°或者135°
故答案为:45°或者135°.
【分析】利用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ACB=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可推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求出弦AC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
14.(2022·盐城)如图,、是的弦,过点A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若,则   °.
【答案】35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同余及其性质(奥数类)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O并延长,交于点E,连接BE.
为的直径,


为的切线,




故答案为:35.
【分析】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BE,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E,∠ABE=90°,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DAE=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E=∠BAD=35°,据此解答.
15.(2022·雅安)如图,∠DCE是⊙O内接四边形ABCD的一个外角,若∠DCE=72°,那么∠BOD的度数为    .
【答案】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邻补角
【解析】【解答】解:∠DCE=72°,
四边形ABCD是⊙O内接四边形,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BCD的度数,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A+∠BCD=180°,结合∠BCD的度数可求出∠A的度数,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2倍可得∠BOD=2∠A,据此计算.
16.(2022·黔西)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以OC为半径的扇形的圆心角.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
【答案】2π-4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ABCD,
∴OC=OB=OD,∠BOC=∠BCD=∠DOC=90°,BC=DC,
∴∠OCG=∠OBE=45°,
∵∠FOH=90°,
∴∠COG+∠COE=∠BOE+∠COE=90°,
∴∠COG=∠BOE,
在△COG和△BOE中
∴△COG≌△BOE(ASA),
∴S△COG=S△BOE,
∴S△BOC=S四边形OECG,
∴S阴影部分=S扇形HOF-S△COG,
在Rt△ODC中
2OD2=DC2=42
解之:OD=OC=
∴.
故答案为:2π-4.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知OC=OB=OD,∠BOC=∠BCD=∠DOC=90°,BC=DC,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证得∠OCG=∠OBE,利用余角的性质可得到∠COG=∠BOE;再利用ASA证明△COG≌△BO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去证明S阴影部分=S扇形HOF-S△COG;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C的长;然后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2·黔西)如图,在中,,以AB为直径作⊙,分别交BC于点D,交AC于点E,,垂足为H,连接D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H是⊙的切线;
(2)若E为AH的中点,求的值.
【答案】(1)证明:连接OD,
则.∴.∵,∴.∴.∴.∴.∵,∴.∴.∴DH是的切线.
(2)解:连接AD和BE.∵AB是的直径,∴,.∵∴∴.∴且.∵,∴.∵,∴.∴.∵∴∴∴.∵E为AH的中点,∴.∴∴.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1)连接OD,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ODB=∠B=∠C,由此可证OD∥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DHC=∠HDO,利用垂直的定义去证明DH⊥OD,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连接AD和BE,由OD∥A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证得CD=BD,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且;再证明△FAE∽△FO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到;再证明DH∥BE,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证得CH=HE,由此可推出AE=EH=CH,可得到AE与AC的数量关系,可得到的值.
18.(2022·襄阳)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C在半圆O上,点D为的中点,连接AC,BC,AD,AD与BC相交于点G,过点D作直线DE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CG=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证明:连接OD,如图所示,
∵点D为的中点,
∴OD⊥BC
∵DEBC,
∴OD⊥DE.
∴DE是⊙O的切线.
(2)解:连接BD,如图所示,
∴BD=AC
∵点D为的中点,
∴,
∴,
∴∠CAD=∠BAD=30°.
∵AB是半圆O的直径,
∴∠ACB=∠ADB=90°,
在Rt△ACG中,,
∴,
∵,
∴,,
∴BD=CA=6,

在Rt△ABD中,

∵DE∥BC,
∴△CAG∽△EAD,
∴,
即,

∴.
【知识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连接OD,利用垂径定理可证得OD⊥BC,由DE∥BC,可证得OD⊥DE,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连接BD,利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可证得BD=AC,易得 ,即可求出∠CAD=∠BAD=30°,利用圆周角定理可证得∠ACB=∠ADB=90°;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CA,AG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CG的面积;在Rt△ABD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D的长;由DE∥BC,可证得△CAG∽△EA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EAD的面积;然后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EAD的面积-△ACG的面积,代入计算可求解.
19.(2022·西藏)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点D为的中点,过点D作DG∥CE,交BC的延长线于点A,连接BD,交CE于点F.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EF=3,CF=5,tan∠GDB=2,求AC的长.
【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OD,BE,
∵点D为的中点,
∴,
∴OD⊥CE,∠CBD=∠EBD,
∵OB=OD,
∴∠ODB=∠CBD,
∴∠ODB=∠EBD,
∴ODBE,
∵BC为⊙O的直径,
∴∠CEB=90°,
∴CE⊥BE,
∵ADCE,OD⊥CE,
∴AD⊥OD,
∵OD是⊙O的半径,
∴AD是⊙O的切线;
(2)解:∵DGCE,
∴∠BFE=∠GDB,∠A=∠ECB,
∵tan∠GDB=2,
∴tan∠BFE=2,
在Rt△BEF中,EF=3,tan∠BFE=,
∴BE=6,
∵EF=3,CF=5,
∴CE=EF+CF=8,
∴BC=,
∴OD=OC=5,
在Rt△BCE中,sin∠ECB=,
∴sinA=sin∠ECB=,
在Rt△AOD中,sinA=,OD=5,
∴OA=,
∴AC=OA﹣OC=.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连接OD、BE,由垂径定理得OD⊥CE,由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CBD=∠EB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DB=∠CBD,则∠ODB=∠EBD,推出OD∥BE,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CEB=90°,则CE⊥BE,进而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OD,据此证明;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FE=∠GDB,∠A=∠ECB,则tan∠GDB=tan∠BFE=2,根据正切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BE,由CE=EF+CF可得CE,由勾股定理可得BC,根据sinA=sin∠ECB结合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OA,然后根据AC=OA-OC进行计算.
20.(2022·湘西)如图,在Rt△ABC中,∠B=90°,AE平分∠BAC交BC于点E,O为AC上一点,经过点A、E的⊙O分别交AB、AC于点D、F,连接OD交AE于点M.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CF=2,sinC=,求AE的长.
【答案】(1)证明:连接OE,
方法一:
∵AE平分∠BAC交BC于点E,
∴∠BAC=2∠OAE,
∵∠FOE=2∠OAE,
∴∠FOE=∠BAC,
∴OE∥AB,
∵∠B=90°,
∴OE⊥BC,
又∵OE是⊙O的半径,
∴BC是⊙O的切线;
方法二:
∵AE平分∠BAC交BC于点E,
∴∠OAE=∠BAE,
∵OA=OE,
∴∠OAE=∠OEA,
∴∠BAE=∠OEA,
∴OE∥AB,
∵∠B=90°,
∴OE⊥BC,
又∵OE是⊙O的半径,
∴BC是⊙O的切线;
(2)解:连接EF,
∵CF=2,sinC=,
∴,
∵OE=OF,
∴OE=OF=3,
∵OA=OF=3,
∴AC=OA+OF+CF=8,
∴AB=AC sinC=8×=,
∵∠OAE=∠BAE,
∴cos∠OAE=cos∠BAE,即,∴,
解得AE=(舍去负数),
∴AE的长为.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方法一:连接OE,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C=2∠OAE,利用圆周角定理可证得∠FOE=2∠OAE,由此可推出∠FOE=∠B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OE⊥BC,然后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方法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OAE=∠BAE,利用等边对等角可知∠OAE=∠OEA,由此可推出∠BAE=∠OEA,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OE∥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OE⊥BC;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连接EF,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OF,OE的长,即可求出AC的长;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的长;由∠OAE=∠BAE,可得到cos∠OAE=cos∠BAE,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到关于AE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E的长.
21.(2022·南通)如图,四边形内接于,为的直径,平分,点E在的延长线上,连接.
(1)求直径的长;
(2)若,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解:解:(1)∵BD为⊙O的直径,
∴∠BCD=∠DCE=90°,
∵AC平分∠BAD,
∴∠BAC=∠DAC=45°,
∴,
∴BC=DC=,
∴.
答:直径BD的长为4.
(2)解:∵在圆O中,,
∴弓形BC的面积等于弓形DC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DCE的面积
∵,
∴S阴影部分=S△DCE=.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BCD=∠DCE=90°,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C=∠DAC=45°,利用圆周角定理可推出BC=DC;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D的长.
(2)利用在圆O中,,可证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DCE的面积;再求出CE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22.(2022·宁夏)如图,以线段为直径作,交射线于点,平分交于点,过点作直线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1)求证:直线是的切线;
(2)求证:;
(3)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连接OD,则OD=OA,
∴∠ODA=∠OAD,
∵AD平分∠CAB,
∴∠OAD=∠DAC,
∴∠ODA=∠DAC,
∴ODAC,
∵DE⊥AC,
∴∠ODF=∠AED=90°,
∵OD是⊙O的半径,且DE⊥OD,
∴直线DE是⊙O的切线.
(2)证明:线段是的直径,

∴∠ADM=180°-∠ADB=,
∴∠M+∠DAM=,∠ABM+∠DAB=,
∵∠DAM=∠DAB,
∴∠M=∠ABM,
∴AB=AM.
(3)解:∵∠AEF=90°,∠F=30°,
∴∠BAM=60°,
∴△ABM是等边三角形,
∴∠M=60°,
∵∠DEM=90°,ME=1,
∴∠EDM=30°,
∴MD=2ME=2,
∴BD=MD=2,
∵∠BDF=∠EDM=30°,
∴∠BDF=∠F,
∴BF=BD=2.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1)连接OD,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ODA=∠OAD,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ODA=∠DAC,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OD∥AC,由DE⊥AC,可得到DE⊥OD,然后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ADB=90°,可得到∠ADM=90°,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得∠M=∠ABM,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结论;
(3)利用已知易证△ABM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M=60°,∠EDM=30°,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MD的长,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D的长;再证明∠BDF=∠F,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BF=BD,即可求出BF的长.
23.(2022·黄石)如图是直径,A是上异于C,D的一点,点B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且.
(1)求证:直线是的切线;
(2)若,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作的平分线交于P,交于E,连接、,若,求的值.
【答案】(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OA,
∵是直径,
∴,
∴,
又∵,
∴,
∵,
∴,
∴,即,
∴,
又∵为半径,
∴直线是的切线;
(2)解:∵,,
∴,
∴,
由知,令半径,则,,
在中,,
在中,,
即;
(3)解:在(2)的条件下,,
∴,
∴,
在中,,,
解得,,
∵平分,
∴,
又∵,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连接OA,利用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得∠CAD=90°,由此可知∠OAC+∠OAD=90°,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OAD=∠ODA,可推出∠OAD=∠BAC,即可推出∠BAO=90°,再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利用有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BCA∽△BAD,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设圆的半径为r,利用勾股定理可表示出AB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tan∠ADB的值;
(3)利用(2)可得到AB的长,同时可求出C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AD的长,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CAP=∠EAD,由此可证得△CAP∽△EA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AE·AP的值.
24.(2022·安顺)如图,是的直径,点是劣弧上一点,,且,平分,与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3)延长,交于点,若,求的半径.
【答案】(1)证明:∵ 是 的直径,







即 ,
是 的切线
(2)解:如图,连接 ,
平分 ,

∴DE=BE=2
∴OE⊥BD




是 的直径,
, ,
即∠ADF=∠BEF=90°,



(3)解:如图,过点 作 ,
由(2)可知 ,



设 的半径为 ,则 ,








在 中, ,
在 中, ,
即 ,
解得: (负值舍去),
的半径为2.
【知识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出∠ADB=90°,即∠DAB+∠DBA=90°,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出∠PAD=∠ABD,从而求出∠PAB=90°,即可得证;
(2)连接OE,E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则得AD∥OE,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出∠DAE=∠DBE,利用垂径定理求出DE=BE=2,进而可得tan∠EBF的值,最后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EF长即可;
(3)过点B作BG∥AD,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得出,设 的半径为 ,则GB =x,再求出DG长,证明△CGB∽△CDA,根据成比例的性质求出AD=x,在Rt△ADB中,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解答.
1 / 12023年春季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圆》单元检测A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兰州)如图, 内接于 ,CD是 的直径, ,则 (  )
A.70° B.60° C.50° D.40°
2.(2022·巴中)如图,为的直径,弦交于点,,,,则(  )
A. B. C.1 D.2
3.(2022·宁夏)把量角器和含角的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零刻度线与长直角边重合,移动量角器使外圆弧与斜边相切时,发现中心恰好在刻度处,短直角边过量角器外沿刻度处(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4.(2022·黄石)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即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割圆,从正六边形开始,每次边数成倍增加,依次可得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二十四边形,…….边数越多割得越细,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再根据“圆周率等于圆周长与该圆直径的比”来计算圆周率.设圆的半径为R,图1中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则.再利用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来计算圆周率则圆周率约为(  )
A. B. C. D.
5.(2022·资阳)如图.将扇形翻折,使点A与圆心O重合,展开后折痕所在直线l与交于点C,连接.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6.(2022·丹东)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连接AC,OC,若AB=6,∠A=30°,则 的长为(  )
A.6π B.2π C.π D.π
7.(2022·深圳)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为圆切线,为切点,则和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8.(2022·通辽)如图,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点,,都在格点上,以为直径的圆经过点,,则的值为(  )
A. B. C. D.
9.(2022·雅安)如图,已知⊙O的周长等于6π,则该圆内接正六边形ABCDEF的边心距OG为(  )
A.3 B. C. D.3
10.(2022·哈尔滨)如图,是的直径,点P在的延长线上,与相切于点A,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2·宁夏)如图,在中,半径垂直弦于点,若,,则   .
12.(2022·衢州)如图,AB切⊙O于点,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连接BC,若∠A=40°,则∠C的度数为   .
13.(2022·襄阳)已知⊙O的直径AB长为2,弦AC长为,那么弦AC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   .
14.(2022·盐城)如图,、是的弦,过点A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若,则   °.
15.(2022·雅安)如图,∠DCE是⊙O内接四边形ABCD的一个外角,若∠DCE=72°,那么∠BOD的度数为    .
16.(2022·黔西)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以OC为半径的扇形的圆心角.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2·黔西)如图,在中,,以AB为直径作⊙,分别交BC于点D,交AC于点E,,垂足为H,连接D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H是⊙的切线;
(2)若E为AH的中点,求的值.
18.(2022·襄阳)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C在半圆O上,点D为的中点,连接AC,BC,AD,AD与BC相交于点G,过点D作直线DE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CG=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9.(2022·西藏)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点D为的中点,过点D作DG∥CE,交BC的延长线于点A,连接BD,交CE于点F.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EF=3,CF=5,tan∠GDB=2,求AC的长.
20.(2022·湘西)如图,在Rt△ABC中,∠B=90°,AE平分∠BAC交BC于点E,O为AC上一点,经过点A、E的⊙O分别交AB、AC于点D、F,连接OD交AE于点M.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CF=2,sinC=,求AE的长.
21.(2022·南通)如图,四边形内接于,为的直径,平分,点E在的延长线上,连接.
(1)求直径的长;
(2)若,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2.(2022·宁夏)如图,以线段为直径作,交射线于点,平分交于点,过点作直线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1)求证:直线是的切线;
(2)求证:;
(3)若,,求的长.
23.(2022·黄石)如图是直径,A是上异于C,D的一点,点B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且.
(1)求证:直线是的切线;
(2)若,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作的平分线交于P,交于E,连接、,若,求的值.
24.(2022·安顺)如图,是的直径,点是劣弧上一点,,且,平分,与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3)延长,交于点,若,求的半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CD是⊙O的直径,
∴∠CAD=90°,
∴∠ACD+∠D=90°,
∵∠ACD=40°,
∴∠ADC=∠B=50°.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得∠ADC=∠B,∠CAD=9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CD+∠D=90°,结合∠ACD的度数可得∠ADC的度数,据此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C,
∵为的直径,,
∴AB⊥CD,
∵∠BAC=∠CDB=30°,,
∴,
∵为的直径,
∴,
∴OA=2,
∴OE=AE-OA=1.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BC,垂径定理可得AB⊥CD,由圆周角定理可得∠BAC=∠CDB=30°,根据余弦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AE、AB,然后求出OA,再根据OE=AE-OA进行计算.
3.【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切线的判定;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在Rt△OCF中,,
∴,


连接OE,则,
∵外圆弧与斜边相切,
∴∠BEO=90°,
在Rt△BOE中,,
,,
根据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可求出∠COF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OFC=30°,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OF的长;连接OE,可得到OE的长,利用切线的性质可证得∠BEO=90°,同时可求出O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然后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BOE的面积-扇形EOD的面积,再利用三角形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4.【答案】A
【知识点】圆内接正多边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
∵十二边形是正十二边形,
∴,
∵于H,又,
∴,
∴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周长,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正十二边形的性质得中心角的度数为30°,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6OH=15°,A6A7=2A6H,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求出A6H,进而即可求出正十二边形的周长,然后求出圆周率.
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连接CO,且直线l与AO交于点D,如图所示,
∵扇形中,,
∴,
∵点A与圆心O重合,
∴,,
∴,
∴,
由勾股定理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CO,且直线l与AO交于点D,则OA=OC=2,AD=OD=1,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求出cos∠COD的值,得到∠COD的度数,由勾股定理可得CD,然后根据S阴影=S扇形AOC-S△AOC结合扇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6.【答案】D
【知识点】弧长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直径AB=6,
∴半径OB=3,
∵圆周角∠A=30°,
∴圆心角∠BOC=2∠A=60°,
∴的长是=π,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求出半径OB=3,再求出圆心角∠BOC=2∠A=60°,最后利用弧长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切线的性质;圆的综合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C,连接.
∵是圆O的直径.
∴.
∵与圆O相切.
∴.
∵.
∴.
∵.
∴.
又∵.
∴.
∵,,.
∴.
∴.
∵点O是的中点.
∴.
∴.

故答案是:1∶2.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求解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为直径,,,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内接正多边形;圆的周长
【解析】【解答】解:∵圆O的周长为,设圆的半径为R,

∴R=3
连接OC和OD,则OC=OD=3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COD=,
∴△OCD是等边三角形,OG垂直平分CD,
∴OC=OD=CD,

故答案为: C.
【分析】设圆的半径为R,由圆的周长公式得R=3,连接OC和OD,则OC=OD=3,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COD=60°,推出△OC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OD=CD,CG=C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10.【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PA与⊙O相切于点A,AD是⊙O的直径,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求解即可。
11.【答案】
【知识点】垂径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半径OC垂直弦AB于点D,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垂径定理求出BD的长,再利用余弦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cosB的值.
12.【答案】2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OB,
∵AB是圆O的切线,
∴OB⊥AB,
∴∠OBA=90°,
∴∠BOA=90°-∠A=90°-40°=50°,
∵OB=OC,
∴∠C=∠CBO
∵∠AOB=∠C+∠CBO=2∠C=50°,
∴∠C=25°.
故答案为:25°.
【分析】连接OB,利用切线的性质可证得∠OBA=9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求出∠BOA的度数;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C=∠CBO;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求出∠C的度数.
13.【答案】45°或135°
【知识点】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
连接BC,
∵⊙O的直径AB
∴∠ACB=90°
根据勾股定理得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45°
=135°
∴弦AC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45°或者135°
故答案为:45°或者135°.
【分析】利用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ACB=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可推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求出弦AC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
14.【答案】35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同余及其性质(奥数类)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O并延长,交于点E,连接BE.
为的直径,


为的切线,




故答案为:35.
【分析】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BE,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E,∠ABE=90°,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DAE=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E=∠BAD=35°,据此解答.
15.【答案】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邻补角
【解析】【解答】解:∠DCE=72°,
四边形ABCD是⊙O内接四边形,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BCD的度数,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A+∠BCD=180°,结合∠BCD的度数可求出∠A的度数,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2倍可得∠BOD=2∠A,据此计算.
16.【答案】2π-4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ABCD,
∴OC=OB=OD,∠BOC=∠BCD=∠DOC=90°,BC=DC,
∴∠OCG=∠OBE=45°,
∵∠FOH=90°,
∴∠COG+∠COE=∠BOE+∠COE=90°,
∴∠COG=∠BOE,
在△COG和△BOE中
∴△COG≌△BOE(ASA),
∴S△COG=S△BOE,
∴S△BOC=S四边形OECG,
∴S阴影部分=S扇形HOF-S△COG,
在Rt△ODC中
2OD2=DC2=42
解之:OD=OC=
∴.
故答案为:2π-4.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知OC=OB=OD,∠BOC=∠BCD=∠DOC=90°,BC=DC,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证得∠OCG=∠OBE,利用余角的性质可得到∠COG=∠BOE;再利用ASA证明△COG≌△BO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去证明S阴影部分=S扇形HOF-S△COG;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C的长;然后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17.【答案】(1)证明:连接OD,
则.∴.∵,∴.∴.∴.∴.∵,∴.∴.∴DH是的切线.
(2)解:连接AD和BE.∵AB是的直径,∴,.∵∴∴.∴且.∵,∴.∵,∴.∴.∵∴∴∴.∵E为AH的中点,∴.∴∴.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1)连接OD,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ODB=∠B=∠C,由此可证OD∥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DHC=∠HDO,利用垂直的定义去证明DH⊥OD,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连接AD和BE,由OD∥A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证得CD=BD,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且;再证明△FAE∽△FO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到;再证明DH∥BE,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证得CH=HE,由此可推出AE=EH=CH,可得到AE与AC的数量关系,可得到的值.
18.【答案】(1)证明:连接OD,如图所示,
∵点D为的中点,
∴OD⊥BC
∵DEBC,
∴OD⊥DE.
∴DE是⊙O的切线.
(2)解:连接BD,如图所示,
∴BD=AC
∵点D为的中点,
∴,
∴,
∴∠CAD=∠BAD=30°.
∵AB是半圆O的直径,
∴∠ACB=∠ADB=90°,
在Rt△ACG中,,
∴,
∵,
∴,,
∴BD=CA=6,

在Rt△ABD中,

∵DE∥BC,
∴△CAG∽△EAD,
∴,
即,

∴.
【知识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连接OD,利用垂径定理可证得OD⊥BC,由DE∥BC,可证得OD⊥DE,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连接BD,利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可证得BD=AC,易得 ,即可求出∠CAD=∠BAD=30°,利用圆周角定理可证得∠ACB=∠ADB=90°;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CA,AG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CG的面积;在Rt△ABD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D的长;由DE∥BC,可证得△CAG∽△EA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EAD的面积;然后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EAD的面积-△ACG的面积,代入计算可求解.
19.【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OD,BE,
∵点D为的中点,
∴,
∴OD⊥CE,∠CBD=∠EBD,
∵OB=OD,
∴∠ODB=∠CBD,
∴∠ODB=∠EBD,
∴ODBE,
∵BC为⊙O的直径,
∴∠CEB=90°,
∴CE⊥BE,
∵ADCE,OD⊥CE,
∴AD⊥OD,
∵OD是⊙O的半径,
∴AD是⊙O的切线;
(2)解:∵DGCE,
∴∠BFE=∠GDB,∠A=∠ECB,
∵tan∠GDB=2,
∴tan∠BFE=2,
在Rt△BEF中,EF=3,tan∠BFE=,
∴BE=6,
∵EF=3,CF=5,
∴CE=EF+CF=8,
∴BC=,
∴OD=OC=5,
在Rt△BCE中,sin∠ECB=,
∴sinA=sin∠ECB=,
在Rt△AOD中,sinA=,OD=5,
∴OA=,
∴AC=OA﹣OC=.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连接OD、BE,由垂径定理得OD⊥CE,由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CBD=∠EB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DB=∠CBD,则∠ODB=∠EBD,推出OD∥BE,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CEB=90°,则CE⊥BE,进而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OD,据此证明;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FE=∠GDB,∠A=∠ECB,则tan∠GDB=tan∠BFE=2,根据正切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BE,由CE=EF+CF可得CE,由勾股定理可得BC,根据sinA=sin∠ECB结合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OA,然后根据AC=OA-OC进行计算.
20.【答案】(1)证明:连接OE,
方法一:
∵AE平分∠BAC交BC于点E,
∴∠BAC=2∠OAE,
∵∠FOE=2∠OAE,
∴∠FOE=∠BAC,
∴OE∥AB,
∵∠B=90°,
∴OE⊥BC,
又∵OE是⊙O的半径,
∴BC是⊙O的切线;
方法二:
∵AE平分∠BAC交BC于点E,
∴∠OAE=∠BAE,
∵OA=OE,
∴∠OAE=∠OEA,
∴∠BAE=∠OEA,
∴OE∥AB,
∵∠B=90°,
∴OE⊥BC,
又∵OE是⊙O的半径,
∴BC是⊙O的切线;
(2)解:连接EF,
∵CF=2,sinC=,
∴,
∵OE=OF,
∴OE=OF=3,
∵OA=OF=3,
∴AC=OA+OF+CF=8,
∴AB=AC sinC=8×=,
∵∠OAE=∠BAE,
∴cos∠OAE=cos∠BAE,即,∴,
解得AE=(舍去负数),
∴AE的长为.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方法一:连接OE,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C=2∠OAE,利用圆周角定理可证得∠FOE=2∠OAE,由此可推出∠FOE=∠B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OE⊥BC,然后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方法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OAE=∠BAE,利用等边对等角可知∠OAE=∠OEA,由此可推出∠BAE=∠OEA,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OE∥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OE⊥BC;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连接EF,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OF,OE的长,即可求出AC的长;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的长;由∠OAE=∠BAE,可得到cos∠OAE=cos∠BAE,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到关于AE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E的长.
21.【答案】(1)解:解:(1)∵BD为⊙O的直径,
∴∠BCD=∠DCE=90°,
∵AC平分∠BAD,
∴∠BAC=∠DAC=45°,
∴,
∴BC=DC=,
∴.
答:直径BD的长为4.
(2)解:∵在圆O中,,
∴弓形BC的面积等于弓形DC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DCE的面积
∵,
∴S阴影部分=S△DCE=.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BCD=∠DCE=90°,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C=∠DAC=45°,利用圆周角定理可推出BC=DC;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D的长.
(2)利用在圆O中,,可证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DCE的面积;再求出CE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22.【答案】(1)证明:连接OD,则OD=OA,
∴∠ODA=∠OAD,
∵AD平分∠CAB,
∴∠OAD=∠DAC,
∴∠ODA=∠DAC,
∴ODAC,
∵DE⊥AC,
∴∠ODF=∠AED=90°,
∵OD是⊙O的半径,且DE⊥OD,
∴直线DE是⊙O的切线.
(2)证明:线段是的直径,

∴∠ADM=180°-∠ADB=,
∴∠M+∠DAM=,∠ABM+∠DAB=,
∵∠DAM=∠DAB,
∴∠M=∠ABM,
∴AB=AM.
(3)解:∵∠AEF=90°,∠F=30°,
∴∠BAM=60°,
∴△ABM是等边三角形,
∴∠M=60°,
∵∠DEM=90°,ME=1,
∴∠EDM=30°,
∴MD=2ME=2,
∴BD=MD=2,
∵∠BDF=∠EDM=30°,
∴∠BDF=∠F,
∴BF=BD=2.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1)连接OD,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ODA=∠OAD,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ODA=∠DAC,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OD∥AC,由DE⊥AC,可得到DE⊥OD,然后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ADB=90°,可得到∠ADM=90°,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得∠M=∠ABM,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结论;
(3)利用已知易证△ABM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M=60°,∠EDM=30°,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MD的长,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D的长;再证明∠BDF=∠F,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BF=BD,即可求出BF的长.
23.【答案】(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OA,
∵是直径,
∴,
∴,
又∵,
∴,
∵,
∴,
∴,即,
∴,
又∵为半径,
∴直线是的切线;
(2)解:∵,,
∴,
∴,
由知,令半径,则,,
在中,,
在中,,
即;
(3)解:在(2)的条件下,,
∴,
∴,
在中,,,
解得,,
∵平分,
∴,
又∵,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连接OA,利用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得∠CAD=90°,由此可知∠OAC+∠OAD=90°,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OAD=∠ODA,可推出∠OAD=∠BAC,即可推出∠BAO=90°,再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利用有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BCA∽△BAD,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设圆的半径为r,利用勾股定理可表示出AB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tan∠ADB的值;
(3)利用(2)可得到AB的长,同时可求出C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AD的长,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CAP=∠EAD,由此可证得△CAP∽△EA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AE·AP的值.
24.【答案】(1)证明:∵ 是 的直径,







即 ,
是 的切线
(2)解:如图,连接 ,
平分 ,

∴DE=BE=2
∴OE⊥BD




是 的直径,
, ,
即∠ADF=∠BEF=90°,



(3)解:如图,过点 作 ,
由(2)可知 ,



设 的半径为 ,则 ,








在 中, ,
在 中, ,
即 ,
解得: (负值舍去),
的半径为2.
【知识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出∠ADB=90°,即∠DAB+∠DBA=90°,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出∠PAD=∠ABD,从而求出∠PAB=90°,即可得证;
(2)连接OE,E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则得AD∥OE,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出∠DAE=∠DBE,利用垂径定理求出DE=BE=2,进而可得tan∠EBF的值,最后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EF长即可;
(3)过点B作BG∥AD,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得出,设 的半径为 ,则GB =x,再求出DG长,证明△CGB∽△CDA,根据成比例的性质求出AD=x,在Rt△ADB中,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