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提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庐山云雾
①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③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④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转眼间”写出了时间非常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2.第②③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3.第②自然段侧重对庐山云雾的______描写,第③自然段侧重对庐山云雾的______描写。
A.动态 B.静态
4.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概括: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将山头的云雾比作______,将半山的云雾比作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美丽的紫竹院
紫竹院和别的公园一样,一年四季都有美丽迷人的景色。
春天,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玉兰花蓓蕾初绽,榆叶梅也含苞欲放,嫩黄的迎春花轻轻地向我们招手,粉红的桃花向我们微笑,柳树花像麦穗似的挂满了枝头,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碧绿的湖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的波纹。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南北小湖内,三十余亩荷花竞相开放,有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美人蕉的花也开了,红的、黄的,真是鲜艳夺目,美不胜收。湖里的青蛙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夏天真美啊!夏天真美啊!”
秋天,很多树的叶子变黄了,纷纷飘落下来。这时候是采集树叶标本的好时候。很多花都枯了,但菊花却在阳光下怒放,有黄的、白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一阵风吹过,使人感到身上有些凉意,真是秋高气爽。
冬天,许多树的叶子都枯萎了,梅花却绽开了花蕾,挺立在大风中。竹子和松柏更苍翠了。“岁寒三友”无所畏惧地做立在风中。
大雪过后,树像是穿上了银装。湖面上结了冰,像一面镜子。
紫竹院一年四季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
6.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 )
(2)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 )
7.文中叶子的变化过程是:嫩绿——郁郁葱葱——( )——( )。我知道了叶子是随着( )变化的。
8.短文第2至5段都写了树和花,这样写的原因是( )
A.写景文章要求段落结构必须严格一致。
B.利用景物的特点突出公园的四季美丽迷人。
C.体现出同一种花和树的成长过程。
D.紫竹院公园里只有树木和花朵两种景物。
9.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三、读短文,做题。
西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极目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0.从文章内容中进行量词搭配。
一( )明珠 一( )银镜
一( )白鸥 一( )山水画
11.品读句子,再填空。
①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句中的“天堂”指的是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②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硕大”的近义词是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西湖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2.短文的第4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是从哪个关键句中知道的?在原文中找一找,画上“ ”。
13.短文通过描写白天和______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快乐阅读。
香港,璀璨的明珠
香港位于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她面积不大,却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香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这里做生意。因此,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来自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
在香港,人们能够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内地的粤菜、川菜,德国、法国、意大利、东南亚各地的饮食,一应俱全,游客们可以大饱口福。所以,人们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小朋友们最爱去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公园里的海豚和海狮表演不同凡响。在清澈的池水里,它们一会儿钻圈,一会儿顶球,有时出其不意地跃出水面,向你点头,有时还会喷你一身水呢。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14.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叫“中心句”,请用“ ”划出本文中心句。
15.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文2——5自然段都有这样的句子,请用“﹏﹏﹏”画出来。从位置上分析,段落的中心句可以在一段话的开头,也可以在一段话的 ,还可以在一段话的 。
16.本文是按( )的结构来具体描写香港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17.照样子,把第2-5自然段的中心句概括为四字词语,写在横线上。
第2段:万国市场
第3段:___________ 第4段:____________ 第5段:___________
18.把词语补充完整。填完后读一读,体会香港的特点。
琳琅( ) 应( )尽( ) 物( )价( )
美( )佳( ) 举世( ) 光彩( )
从中我体会到了香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 海里。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30000多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海滩下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石花、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树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富饶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
早在 1926年,当地的汉族群众和黎族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不禁面对大海高呼:“你好啊,海南岛!”
19.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景色和物产、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介绍 海南岛的。
20.第二自然段是采用 ______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写的。
2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一大岛。( )
(2)整个海南岛中间低,四周高。( )
(3)海南岛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在那里水稻一年可以收四次。( )
22.短文画横线的句子是 _______句,句中把海南岛比作___________。
23.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被打断。 B.表示内容的省略,类似的美景和物产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答案:
1. 快 一瞬间 刹那间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3. B A 4.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5. 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将不同地方的云描写得更形象生动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结合原文,刚刚还是一缕轻烟,转眼九变成了九天银河,所以是形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变化。形容时间非常快,类似的词语还有一刹那,霎时等。
2.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段落围绕哪句话来说,能够概括段落内容的句子。第二自然段是具体写庐山的云雾有哪些形态,所以第一句就是中心句。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庐山的云雾是如何变化那么快的,所以本自然段第一句就是中心句。
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本文中写云雾的千姿百态时,主要是写其静止状态下的形态,属于静态描写。
第三自然段主要是写云雾运动状态下的变化,是动态描写。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描写云雾的特点主要是文中第二和第三自然段,结合“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可知云雾的特点主要是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头的云雾比作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将半山的云雾比作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不同地方云雾的特点。
6. 五彩缤纷 秋高气爽 7. 变黄 枯萎 季节 8.B 9.紫竹院和别的公园一样,一年四季都有迷人的景色。
【解析】6.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1)根据“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这个意思,文中与其相应的词语应该是“五彩缤纷”。
(2)根据“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这个意思,文中与其相应的词语应该是“秋高气爽”。
7.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通读全文,从文中的“春天,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秋天,很多树的叶子变黄了”“冬天,许多树的叶子都枯萎了”这些内容可发现树的叶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过程是:嫩绿—郁郁葱葱—变黄—枯萎。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这几个词语可知道叶子是随着季节变化的。
8.考查表现手法。
通读全文可知,文中第②—⑤段都写了树和花,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利用景物的特点突出公园四季美丽迷人。这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9.考查找中心句。
通读全文可知,第一自然段“紫竹院和别的公园一样,一年四季都有美丽迷人的景色。”是全文的中心句。这句话起着概括全文内容的作用。短文围绕这句话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出了紫竹院美丽迷人的景色。
10. 颗 面 群 幅 11. 杭州 西湖 明珠
巨大 静 大 12.主要介绍了月下西湖的景象。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13. 夜晚 喜爱
【分析】10.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词语搭配的能力。
结合“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可以看出应搭配“一颗明珠”。
结合“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可以看出应搭配“一面银镜”。
结合“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可以看出应搭配“一群白鸥”。
结合“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可以看出应搭配“一幅山水画”。
11.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①结合第一段“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中可以看出“人间天堂”指西湖。
结合“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一颗明珠。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②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硕大:极大;巨大。
近义词:丰硕、巨大、高大、肥大、正大。
同时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面比作银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静和大的特点。
12.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第四段首句“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中可以看出后文都围绕此进行描写,所以是这段的中心句,这段主要写的也是月下西湖的景象。
1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第二段到第四段来看写了白天的西湖;
第五段写了夜晚的西湖,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14.香港位于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她面积不大,却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15.因此,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
所以,人们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中间
结尾 16.C 17.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18. 满目 有 有 美 廉 味 肴 闻名 夺目 繁华、热闹、美丽
【分析】14.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地理位置、贸易、金融、商业等方面简要介绍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第一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中心句。
15.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规律,一般有四种情况:①起概括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同时出现。
根据以上规律,可以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因此,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第三段的中心句是“所以,人们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第四段的中心句是“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第五段的中心句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6.本题考查文章结构。
第一段是总起段,先总体介绍香港,第二至第五段分别介绍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最后一段是总结段。因此,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故选C。
17.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
题目示范将第二段的中心句“因此,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概括为“万国市场”。“万国市场”是句中体现香港特色的词。第三段中心句的重点词是“美食天堂”,第四段中心句的重点词是“旅游胜地”,第五段中心句的重点词是“灯的海洋”。因此,本题答案是: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18.本题主要考查补充词语。
同学们阅读文章时,可以留意到文中有相应的词语,找出词语再一一补充完整就可以了。同学们也可以先根据自己的积累补充词语,再检查是否与文中出现的词语一致。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在第二段的最后一句。“美味佳肴”在第三段的第一句。“举世闻名”在第四段的第二句。“光彩夺目”在第五段的最后一句。
结合文章和词语的意思,从“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举世闻名”可以了解到香港十分繁华热闹,从“光彩夺目”可以知道香港景色优美。因此,香港的特点是:繁华、热闹、美丽。
19. 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 光荣革命传统 20.顺叙 21. × × × 22. 比喻 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 23.B
【分析】1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根据短文整体的内容进行分析,文章第一段写了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点;
从过渡句“海南岛不但是美丽富饶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可知第四段写的是海南岛的光荣革命传统。
20.本题考查记叙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阅读文章可知,第二自然段是采用顺叙的记叙顺序写的。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1)从句子“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可知题目叙述错误。
(2)从句子“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可知题目叙述错误。
(3)从句子“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知题目叙述错误。
2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
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本句把“海南岛”比作“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南岛的优美景色和物产丰富。
23.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有很多作用,根据上文判断此段的省略号的作用是内容的省略,省略了海南岛其他的物产。所以B选项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