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空气之谜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气体中,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PM2.5 D.一氧化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5.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有以下原因与之不相关的是
①试管外壁有水没擦干 ②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③试管口没放棉花
④高锰酸钾的量太多 ⑤加热过程中不时地移动酒精灯 ⑥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
A.②④⑥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酿酒是化学变化 B.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
C.工业制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
7.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氦气可制作霓虹灯
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双氧水
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盖上玻璃片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的气泡即刻收集
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10.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装置气密性很好),下列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时铜粉换成碳粉,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用酒精灯在铜粉处加热时,不能推拉注射器
C.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实验结果偏小
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是整个装置内气体总体积的
1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红磷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做保护气
B.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1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
16.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填物质名称或符号都对)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
17.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②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③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
18.现有①氮气(N2)、②氧气(O2)、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CO2)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占空气总体积 0.03% 的气体是__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_________增多。
19.实验室常选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___。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若反应中想得到平稳的气流,可以将长颈漏斗换为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20.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空气中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体积比大约是___________。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_____________ 。
A 制造霓虹灯 B 发射火箭
(3)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项标准中,下列不属于该标准中监测项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氮 C 二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4)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 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 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 。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
21.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2.O2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制取O2的方法很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分解法: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KClO3分解法: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作发生装置;
(3)H2O2分解法:常温下H2O2分解缓慢,通常加入少量MnO2,则MnO2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可以用C所示装置来收集O2,体现了O2___________的性质;
(5)已知N2的沸点为-196℃,O2的沸点为-183℃。工业上在低温下加压,先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O2为___________(填“先”或“后”)蒸发出来的气体。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B
6.C
7.C
8.A
9.C
10.D
11.A
12.C
13.A
14.B
15.C
16.(1) 氧气或O2; 氮气或N2; (2) 水或H2O; 二氧化碳或CO2
17. 略
18.(1) ④ ② ③ (2) ① ④
19.(1) 水槽 集气瓶 B 分液漏斗 催化作用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3) A D
20.(1) 4︰1 B A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2) 磷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又是固体且极易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3)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刻度线1处
21. (1) 白烟 (2) 压强 冷却
22.(1) A 催化作用 (2)不易溶于水 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