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1 11: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1.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
B.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
C.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
D.取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2.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X是水,Y是氧化钙
B.X是水,Y是氢氧化钠
C.X是水,Y是硝酸铵
D.X是水,Y是氯化钠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将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形成溶液
C.自来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后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D.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可以溶解任何化学物质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白醋 C.医用酒精 D.冰水混合物
5.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g
6.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C.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9.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④
B.⑤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晶体析出
C.从操作④到操作⑤,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回收得到KNO3固体48.4g
10.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1.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12.某学生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OH固体
B.称量NaOH固体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溶解NaOH固体
13.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汞原子______。
(2)碘酒中的溶剂______。
(3)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4.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15.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①图一水蒸发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编号,下同)
a.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子间隔变大了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图二水电解反应的现象为______,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③水是良好的分散剂,根据图三所示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Ⅰ.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Ⅱ.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
Ⅲ.40℃时,将30克甲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克;
Ⅳ.图中有关甲物质M、N两种状态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都降低10℃,M、N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b.都恒温蒸发,M、N点均不动
c.都升高10℃,M、N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d.都加入10g水,M、N点均不动
16.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溶剂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t℃时,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
(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7.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_____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_____ 。
(2)①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 。
②如乙图所示,20 ℃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 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_____ 。
(3)t1 ℃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 、 _____ (写两种方法)。
18.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_____ 。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 ,需称取氯化钠 _____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_____ (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_____ 保持水平。
A 1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A
6.D
7.C
8.D
9.C
10.D
11.C
12.D
13.(1)2Hg
(2)C2H5OH
(3)
14. (1) 7.5 42.5 (2) 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0
15. (1) bc 打开活塞,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处尖嘴口,若复燃,则为氧气。 (2) 30℃时,甲、乙在水中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3)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75 c
16. (1) 甲 饱和溶液 (2) 乙
17.(1) A t1 ℃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B>A>C C (3) 增加溶质 降低温度
18.(1) ②①⑤③④ ① (2) 广口瓶 3 C (3) 凹液面最低处 A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