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3 15:3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蛟龙(jiāo) 驰骋(chěng) 包扎(zhā) 锲而不舍(qiè)
B. 红涨(zhàng) 记载(zǎi) 颤动(zhàn) 水何澹澹(dàn)
C. 刹那(shà) 混沌(hùn) 蛮横(héng) 一椽破屋(chuán)
D. 着衣(zhuó ) 膝盖(xī) 虾篓(lǒu) 以实校之(jià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湮没 涅槃 安详 故步自封
B. 抉择 宣泄 强驽 藕断丝联
C. 震憾 枯躁 羸兵 没精打采
D. 蹈藉 嫡亲 引擎 出类拔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我对你的郑重承诺,我决不_______。
②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要有严格的法规、政策与有力的措施,防止国有资产的________ 。
③2010年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_____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④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10年开始先后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A. 失言 流逝 控制 起用
B. 食言 流失 抑制 启用
C. 失言 流失 控制 起用
D. 食言 流逝 抑制 启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上,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B.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C.最近几年,我国内地学生对香港地区的大学趋之若鹜。这说明国内考生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D.母亲去世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B.圣诞节前夜,美国一男子在夏威夷海中游泳时遭到鲨鱼袭击,虽然鲨鱼咬穿了他的左手,但终于获救。
C.超微型电脑已经展现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发展到更高水平。
D.两千多年来,失意的文人,他们的心灵在庄子那里找到了精神的慰藉;文人们进则思儒家的治国平天下,退则思道家的归隐自然。
6.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沉沦》、《屐痕处处》。
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其他几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日与其徒上高山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8. 下列各句根据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②刘备天下枭雄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④巨是凡人 ⑤我,子瑜友也 ⑥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 ⑦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⑧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⑨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⑾行将为人所并 ⑿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A.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⑾/⑩⑿
B.①⑾/②④⑤/③/⑥/⑦⑧⑨/⑩⑿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⑨⑩/⑾⑿
D.②④⑤/①⑾/③⑥/⑦⑧⑨/⑩⑿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10.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B.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C.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D.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二、文言文阅读(3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21分)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司空刘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时元帝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土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现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chān,观测)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讲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潜有兴复之志 潜:暗地里
B.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 附:依附
C. 宜有以匡济者 匡:辅助
D. 帝乃使导躬造循、荣 造:邀请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光禄大夫览之孙也 土庶莫有至者,导患之
B. 二人皆应命而至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C. 乃相率拜于道左 因击沛公于座,杀之
D. 时元帝为琅琊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陈留名士张公看到十四岁的王导后,便对王导的同胞兄长王敦说,这个孩子是个做将相的人才。
B. 王导不愧是一代名臣,他对元帝提出了要尊先贤、问风俗、重谦虚、招俊杰、得民心。这是稳定时局、开创大业的五大法宝。
C. 吴人起初看不起元帝,态度非常冷淡,后来看到他亲观祭祀时,那隆重的仪仗,威整的行列,都惊惧不已,于是纷纷前来投靠。
D. 西晋末年,天下纷乱,王导审时度势,决心辅佐元帝,兴复晋堂。凡军国大计,他都积极筹划,元帝也把他当成知交,对他言听计从,当即付诸行动。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4分)
译文:
② 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4分)
译文:
③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4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②青山日欲斜, 长郊③草色绿无涯④。
游人不管春将老⑤, 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①丰乐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背依丰山,下临幽谷泉,景色幽雅秀丽。②红树:指鲜花盛开的树。③长郊:广阔的郊野。④绿无涯:绿色一望无际。⑤春将老:春天将过去。
(1)请描绘出前两句诗所展现的场景?(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描绘出春日景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默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①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③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 《氓》。
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曹操《短歌行》
⑤同心而离居,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
⑥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雪域青稞
次旦多吉
①久在江南读书,一日独坐阳台,竟忽而想起家乡的青稞地来。那苍茫的图景,连带着一些许心绪,竟一股脑儿地填满胸壑,不能得解。
②也许你会觉得奇怪,青藏高原上的青稞地,不就和北方的麦子地是一模一样的吗?不就是如此平淡吗?看上去不如南国的稻田秀丽,不如西北的胡杨壮观,我只能这样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登上过巍峨的青藏高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看它们是如何坚强地生长。
③在我老家的东面,就有一块不大的土地,每到播种季节,母亲都会找人把青稞播种到地里。这块土地的土质很差,而且已经让先前的作物生长了一季,营养早已被上季的作物用光,再种青稞不是白白地浪费种子吗?有时,我会禁不住向母亲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母亲每次都是微微一笑,说:“青稞可不像你想的那样,只管种下去,不论怎么着,到了明年也能收,这样咱们就可以做青稞饼,也可以做青稞酒了!”原来如此!就像母亲对我说的,青稞真像她小时候一样,养孩子和养牲口一样,只要有能吃的东西,哪怕是糟糠窝窝头;只要有能穿的衣服,哪怕是几片破布头,他们一样可以长大成人。现在想起来,可不是吗,青稞不就是庄稼中的牲口吗!
④于是,渐渐地喜欢上了青稞,这种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闲暇时候,我仿佛是受到了某种诅咒似的,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漫步中,走进齐腿深的青稞田之中。那些青稞刀切似的整齐,看上去异常壮观,偶尔地会有几株从整齐的队伍中冒将出来,饱满的果穗倔强地想要触摸天空。也许是因为贪婪生长,所以它们才会这么突出,而我更愿意将它们看成是田中的佼佼者。
⑤严冬过后,正是青稞返青、继续生长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却是高原多风的季节。强劲的北风一旦吹起,就连杨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植物都要断条手臂下来,可是青稞呢,它们凭借根须,紧紧地抓住脚下的土壤,在猎猎北风中集体舞蹈!我似乎正在慢慢参透这其中的玄机,飞翔并不单单那么一种,鸟儿张开翅膀,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的,叫做飞翔;然而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只有一个完全的自由者,才会拥有这种飞翔。怪不得,会有那么多诗人热衷于描写青稞,这其貌不扬的青稞,真倒像极了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活脱脱的一个硬汉,活脱脱的一个精神象征。
⑥犹能记起初见稻子时的情景。因为读书的缘故,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西藏。火车一路驶向江南的土地,当我还沉浸在长江的壮观时,一抹重重的绿色映着敞开的车窗扑进来。我心想,这就是稻苗吧。它们整整齐齐地拥簇在一起,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如果说家乡的青稞地是一尊富有内涵的雕像,那么初见江南的稻田,真觉得它们像极了由色彩取胜的泼墨画。雕像凝重,饱含着思想的力量,而泼墨画则精致,细腻,让人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想起那争抢暖树的几只早莺。
⑦如今,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不论它是多么迷人,即便是每天都在看那一片片的稻田,我却总也忘却不掉西藏的青稞。虽然没有那么精致、典雅,却也别有一番率性而为的美。
⑧某一个暑假,我专程赶回老家,想去看看久违的青稞。这个时期青稞和油菜花一样长得茂盛而碧绿。回到家后,母亲先为我打点好餐饭,我心里就一直默默念叨: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吃上青稞。我一口气吃了四个热乎乎的青稞饼。紧接着就独自一人跑向青稞田。当我爬上一座山头,一边啃着母亲做的青稞饼,一边放眼辽阔的青稞田时,我的情绪变得有些难以控制,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
⑨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但孝顺生我养我教诲我的母亲,而且更加孝顺生我母亲养我母亲教诲我母亲的青藏高原。
17. 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青稞是“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4分)
18. 结合文本,说说“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的含意。(7分)
19. 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和作用。(6分)
20.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抒情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6分)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将给我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美丽,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题目、立意自定2、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严禁抄袭套作,文体限定为记叙文3、不少于800字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书写权重分为10分。
(
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
参考答案
1. D(A.包扎(zā)B.颤动(chàn)C.刹那(chà)蛮横(hèng))
2. A (B. 强驽(弩) 藕断丝联(连)C. 震憾(撼) 枯躁(燥) D. 出类拔粹(萃))
3.B
4.B(B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A、妄自菲薄不跟宾语。C、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有贬义D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代替哭泣。在这里是望文生义。)
5.D
6.C
7.C
8.B.(①⑾被动句/②④⑤判断句/③宾语前置句/⑥省略句,前后句都省略介词“于”/⑦⑧⑨状语后置句/⑩⑿定语后置句)
9.C(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10.C
11.B 12.C 13. B
14.(12分)
①陈留名士张公见到他十分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看这个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将相的人才。”(4分:“奇”1分, “器”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②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一带名望极高的人,他们私下前去观测,看到这种场面,都十分吃惊,于是一起在路旁迎拜(4分:“望”1分,“道左”1分,句意2分)
③顾荣、贺循二位是当地的土族首领,不如将他们吸引过来以便广收人心。(3分:“望”1分,“未若”1分,“以”1分,句意1分)
15.(8分)
⑴(1)示例:山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绿树,其间鸟儿们发出啾啾唧唧的欢叫,(2分)晴空万里无云,春风习习,吹落的花瓣四处飘零飞舞。(2分)(直译诗句仅给2分,要有适当的想象,当然答案不能绝对化,意思符合亦可)。
⑵全诗描写了绿树、鸟啼、晴风、落花,生动表现出春天的迷人,充满生机(2分)。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
16.(8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
⑴漫江碧透 ⑵复为慷慨羽声 (3)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忧伤以终老 (6)久在樊笼里
17. “低调”是指青稞看似“平淡”却“伟大”,看似“其貌不扬”却是个“硬汉”,看似只是“率性而为”却充满了美感;(2分)“顽强”是青稞能在“土质很差”、环境恶劣、多风季节里蓬勃生长。(2分)
18. 青稞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与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姿态相似;(3分)青稞不畏劲风,坚韧顽强、自由自在的精神与鸟儿顽强自由翱翔于天空的精神相契合。(4分)
19.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表现了江南稻田的与家乡的青稞地的差别,(2分)突出青稞率性、粗犷、富有内涵的美。(2分)
20. 不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结尾由爱青稞拓展到对母亲、对故乡的孝敬,升华了主题,并不多余,不能删除。(3分)
或: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地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而从前面的描写中,读者已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情,如果以“我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一段作结,这样全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3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