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
知识导图
复习精练
走
进
物
理
世
界
声、光、热、力、电
物质结构
观察
实验
走
进
物
理
世
界
长
度
的
测
量
米(m)
km,dm,cm,mm,μm,nm
刻度尺
量程
分度值
紧靠
正对
下一位
准确
单位
走
进
物
理
世
界
秒(s)
h,min,ms
停表
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一、选择题
1.下列长度接近8 cm的是( )
A.篮球的直径 B.乒乓球的直径
C.手掌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
C
2.在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投掷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
A.三角板 B.1.5 m的皮尺
C.200 cm的皮尺 D.15 m的皮尺
3.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
A.8 cm B.8 mm
C.8 dm D.8 μm
A
D
4.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零刻度是否磨损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D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320.0 mm,若换用 cm为单位,应是( )
A.320 cm B.32.00 cm C.32.0 cm D.32 cm
B
6.某同学根据家里摆钟的摆球在摆动的现象想到,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质量的大小有关,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程中,“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质量的大小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B
7.学校的跳远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因为若拉不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
A.偏大 B.偏小
C.没影响 D.无法判断
A
8.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6.67 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
A.1 mm,36.60 cm,0.07 cm
B.1 cm,36.6 cm,0.07 cm
C.1 cm,36.0 cm,0.67 cm
D.1 mm,36.6 cm,0.07 cm
D
9.下面是小虎同学写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
D
10.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75次左右
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 s
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0.075 mm
D.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 m
B
11.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A.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B.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A
A.只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
B.只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
C.只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D.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可能
D
(4)120 s= min= h.
二、填空题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2 m= dm= mm= nm;
(2)0.6×104 dm= km= μm;
(3)0.5 h= min= s;
2
1 800
30
6×108
0.6
1.2×109
1 200
12
14.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s
cm
15.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是:L1=18.82 cm、L2=18.83 cm、L3=17.28 cm、L4=18.81 cm、L5=18.80 cm、L6=18.805 cm.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 ;
(3)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 ;
(4)根据测量数据,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
18.82 cm
18.805 cm
17.28 cm
1 mm
第16题图
16.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
2.65
17.小慧等同学在探究摆的奥秘,他们将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摆锤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
有关,而跟 无关.摆的这个运动特性,叫做摆的 原理.
等时性
摆锤的重和摆动的幅度
摆长
第18题图
18.某同学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偏高(如图所示),该同学所得读数是 ,正确读数是
.
5.0 mL
5.2 mL
第19题图
19.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你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答: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的高度;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的道理是
.
有时感觉不可靠,需要准确测量
等于
用刻度尺测量
小于
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同学们在进行“降落伞比赛”的实验时,找来了学生用塑料直尺、游标卡尺、皮卷尺这些测量工具,测量降落伞降落的高度最好使用 .
皮卷尺
21.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表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20
0.600 0
22.小红发现妈妈晒衣服时,总是要用衣服架子将衣服撑开,并尽量放在通风、太阳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小红准备探究其中的奥妙,请你帮她选定一个探究题目,同时提出两个猜想供小红参考.
(1)要探究的题目: _
.
(2)猜想:① ;
② _;;
_
.
即可)
③衣服撑开的面积大小可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任选两条
风速大小可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温度的高低可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衣服变干受哪些因素影响)
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或湿
三、实验探究题
23.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测量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你同意 同学的观点.
小丽
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可以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1) ;
(2)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择精密的仪器
24.某校八年级1、2两班的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探究摆钟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记录了如表一、表二所示的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摆锤次数 5 10
摆锤为木球摆动时间/s 6 12
摆锤为铝球摆动时间/s 6 12
表二
摆锤次数 5 10
摆长为0.25 m时摆动时间/s 6 12
摆长为1.00 m时摆动时间/s 12 24
(1)从表一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
(2)从表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
(3)从表一和表二的结论中,归纳起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因此我们发现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采取 _ 的方法,使它恢复走时准确,而发现摆钟变快时,又可以采取 的方法,使它恢复走时准确.
增大摆长
缩短摆长
摆钟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锤的种类无关,与摆长有关
间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用时间越长
摆钟摆动一次的时
间与摆锤种类无关
摆钟摆动一次的时
25.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用一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和刻度尺进行探究影响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的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月坑深度可能与流星运动的快慢有关
越浅
3、6、7
下落高度
26.(跨学科实践·日常生活)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Ⅱ.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Ⅲ.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 、颜色相同.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
(3)进行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选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B
控制变量法
大小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折叠反射型
遮阳帘 普通型 加厚型 折叠反射型
温度/℃ 45 40 30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