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目录
01
双基巩固
02
提升与迁移
03
应用与实践
双基巩固
1. 我们喝的豆浆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 )
A. 胚乳 B. 子叶 C. 胚轴 D. 胚
2. 右图是玉米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子叶,有两片
B. ⑥是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
C. ①②③④⑤构成玉米种子的胚
D. 在玉米粒纵剖面滴加碘液,②会变蓝
B
B
3. 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部分将来发育成 ( )
A. 根 B. 茎
C. 茎和叶 D.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4. 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是 ( )
A. 完整的胚乳 B. 完整的子叶
C. 完整的胚芽 D. 完整而有活力的胚
A
D
5.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下列关于大豆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B. 大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C. 萌发过程中,胚芽最先突破种皮
D. 大豆种子的子叶可发育成幼苗
B
【解析】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有机物是由子叶提供的,选项A错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选项B正确;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选项C错误;大豆种子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逐渐萎缩,选项D错误。
6. 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关于玉米和大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B. 大豆是单子叶植物
C. 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
D. 玉米和大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D
7. 现有两粒花生,其中一粒已长芽。各取两粒花生的一半,分别滴加一滴碘液,结果未长芽的花生变蓝,已长芽的没有变化。根据这个实验,对于已长芽的花生,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 里面的淀粉被分解消耗
B. 里面的淀粉、蛋白质被分解消耗
C. 里面的淀粉、脂肪被分解消耗
D. 里面的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消耗
A
提升与迁移
8. 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20粒玉米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组种子未萌发,说明胚乳中
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需要大量水
B. 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
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的
C. 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D. 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轴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
B
9. (实验探究)某兴趣小组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利用烧杯、温度计等实验装置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装 置 甲 乙 丙 丁 戊
种子数目/粒 50 50 50 50 50
处理措施 煮熟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环境条件 25 ℃ 25 ℃ 25 ℃ 4 ℃ 25 ℃
适量水 适量水 适量水 适量水 无水
充足的空气 充足的空气 没有空气 充足的空气 充足的空气
发芽情况 ① 发芽 不发芽 不发芽 不发芽
(1)①处的发芽情况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探究实验的实验组包括哪些组?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均使用了5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被煮熟以后胚死亡
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甲、丙、丁、戊
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不发芽
(5)根据乙、丁、戊三组实验,粮食应该储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
(6)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_______中。
低温、干燥
胚乳
应用与实践
10. 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尝试播种并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
操作指引:
(1)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如菜豆种子等)用40 ℃左右的温水浸泡。
(2)将浸泡过1 d的几粒种子间隔一定距离种植到盛有洗净的细沙或锯末等基质的容器中。
(3)将容器放到温暖的地方,容器里的基质要保持湿润状态。
(4)播种后每天观察一次,持续10 d左右,将看到的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发生的连续性变化记录下来。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