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预习
03
易错点拨
04
实验探究
05
课堂演练
06
素养提升
学习目标
1.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说出与种子结构有对应关系的幼苗结构。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种子萌发的条件
1. 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_________、一定的_________和充足的_________。
2. 自身条件:种子胚的结构是_________,且是_________,已经度过_________的。
温度
水分
空气
完整的
活的
休眠期
知识点2 种子萌发的过程
3. 种子萌发的过程:①首先吸收_________,随后,_________或_________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②_________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_________伸长;_________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如下图所示)。
水分
子叶
胚乳
胚根
胚轴
胚芽
子叶
胚乳
胚轴
胚芽
4. _________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
抽样
易错点拨
易错点1 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大多数种子能否萌发与是否有光照、土壤是否肥沃无关,只需要外界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以及充足的空气。
【例1】将一块平整、疏松、灌溉条件好、光照充足的田地平均分为甲、乙两块地,把一批状态良好的大豆同时种在甲、乙两块地里,甲地施肥,乙地不施肥,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大豆种子萌发的情况是( )
A. 甲地的大豆种子先萌发
B. 乙地的大豆种子先萌发
C. 甲、乙两地的大豆种子同时萌发
D. 甲、乙两地的大豆种子都不萌发
【解析】由于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故两组种子同时萌发。C选项正确。
【答案】C
易错点2 胚轴的发育
种子萌发时,胚轴伸长,以后发育为连接根和茎的主干。食用的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胚轴发育而来。
实验探究
实验一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制订计划并实施】
(1)设计原理:围绕温度、水分和空气三个环境条件,分别设计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2)实验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40粒,4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每瓶放10粒种子。
瓶 号 1号 2号 3号 4号
环境条件 室温,无水 室温,适量的水 低温,适量的水 室温,水淹没种子
现 象 _________ _________ 不萌发 不萌发
原 因 缺少水分 条件都满足 _________ _________
结 论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作为_________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需要
充足的空气
不萌发
萌发
温度不适宜
缺少充足的空气
对照
(3)本实验共设计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的条件,缺一不可。
跟进点拨:①要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作为实验对象。②每组实验的种子不能少于10粒,减小偶然性误差。③如果4个瓶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就是种子自身条件有问题。
1和2
2和3
2和4
【例1】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4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B
实验编号 种子数量 实验条件(其他条件均适宜)
甲 3粒 少量水,25 ℃
乙 3粒 无水,25 ℃
丙 3粒 少量水,-10 ℃
丁 3粒 水将种子淹没,25 ℃
A. 甲组与丁组对照,探究的影响条件是空气
B. 乙组和丙组对照,探究的影响条件是温度
C. 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是甲组内的种子萌发
D. 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较少
实验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运用___________的方法,随机抽取100粒种子,挑选种子时要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防止产生误差。
(2)计算公式:发芽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小误差,重复测定2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抽样检测
发芽的种子数
供检测的种子数
————————×100%
【例2】播种前一般需要测种子的发芽率,下列测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节约成本,取2粒种子进行测试
B. 取100粒粒大饱满的种子进行测试
C. 将实验装置放入冰箱中,7天后观察
D. 随机取100粒种子在适宜小麦种子萌发的条件下测试
D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种子萌发的条件
1. 播种前,需要耕和耙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一定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
C. 较强的阳光 D. 温暖的环境
B
2.储存在粮仓里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 )
A. 缺少水分
B. 温度较高
C. 缺少空气
D. 胚被破坏
A
3. 早春时节播种后,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种子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 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B. 增加土壤里的氧气
C. 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D. 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C
【解析】早春播种时往往会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其次也能保湿。
4. 小明学习完《种子的萌发》后,用小麦种子进行萌发的实验,在满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后,种子还是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没有适宜的温度
B. 没有阳光
C. 没有充足的空气
D. 种子胚已死亡或处于休眠期
D
知识点2 种子萌发的过程
5. 3次测定新型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结果分别为94%、96%、 98%。 这批种子的发芽率应为( )
A. 94% B. 95%
C. 96% D. 98%
C
【解析】在进行实验时,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的误差,应随机抽取一定量的种子作样本,多设几组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最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结果。
6. 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下列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种子吸收水分 ②胚根发育 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 ④胚轴伸长,胚芽发育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③②④
D
7. 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菜豆是单子叶植物
B. 菜豆种子的子叶会发育成叶
C. 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
来自土壤
D. 图中结构④发育成根
D
【解析】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由子叶提供有机物;种子的子叶会逐渐萎缩脱落。
8. 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长出“月球第一片嫩叶”。棉花是双子叶植物,其种子在探测器中萌发时( )
A. 不需要无机盐和水
B. 能够在超低温环境萌发
C. 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D. 嫩叶是由胚根发育而来
C
二、非选择题
9. (实验探究)为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兴趣小组挑选颗粒饱满、大小一致的80粒花生种子分为4组,放在30 ℃恒温的条件下水浴浸种12小时。培养两天后对其子叶进行不同处理后种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具体操作见下表。
组 别 子 叶 株高/厘米 主根长度/厘米 叶片数/片
A 保留2片 10.1 18.25 26
B 保留1片 7.2 14 19
C 保留半片 2.1 11 14
D 去除2片 0.8 3.8 9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组,每组的花生数量应为___________。
(3)将花生种子放在30 ℃的环境中处理,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_____。
子叶的数量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幼苗有影响吗
子叶数量
A
20粒
适宜的温度
(4)实验中每个组别都设置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取各重复组数据的___________。
(5)认真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平均值
在一定程度上,子叶越完整,萌发后的幼苗越健壮
10. (读图理解)下图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甲的_______(填序号)。
(2)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合起来称为_________,它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
(3)图乙中的⑤⑥___________是由图乙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4)图甲是___________(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的___________贮存较多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
④
胚
茎和叶
③
胚芽
双子叶
胚乳
(5)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_________,充足的氧气和_________的温度。
(6)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主要是种子要发育完全,_________完好无损,已度过_________阶段,且在寿限之内。
水分
适宜
胚
休眠
素养提升
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
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着来自全球各地数十万份植物种子的“备份”, 以防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中国也有这样一座“末日种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肩负着保存植物种子、植物活体幼苗等生物材料的重要责任。资源库收集植物资源遵循3E标准,即濒危、特有和经济价值重要性。目前已抢救性收集和保存植物种子资源9 484种71 232份,占中国种子植物种类的32%。资源库保存种子的秘诀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在资源库地下一层,有5个零下20 ℃ ,湿度为15%,总面
积达220平方米的冷库。
采集种子时一般要求每种植物采集最少2 500粒,最佳为20 000粒左右。但是要保证采集量不超过原产地种子的20% ,避免破坏植物的多样性。采集回的种子首先要进行计数,之后工作人员会对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种子进入“休眠期”,达到在资源库存放的要求。在这里,种子可以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每隔5年或10年,工作人员还会进行一次萌发实验,以确保种子的活力。
问题:为了保证入库种子长期处于“休眠期”,对资源库的温度和湿度有什么要求?
示范答案:低温、低湿。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