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敕(chì)造 悚(sǒng)然 歆(xīn)享 石栈(jiàn)
B.崔嵬(wéi) 吮(shǔn)血 朔(shuò)漠 商贾(jiǎ)
C.悯(mǐn)然 宵柝(tuò) 庠(yáng)序 孝悌(tì)
D.跬(kuǐ)步 汲(jí)取 广袤(mào) 畏葸(x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寒喧 怯弱不胜 相形见绌 哀声叹气
B. 贸然 各行其事 地崩山摧 苍海桑田
C. 掂量 大才小用 偷工简料 天涯海角
D. 松弛 微乎其微 自鸣得意 走投无路
3、下列各句中带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评论家认为,超人起天王在上海的演唱会引起十室九空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自
上而下炒作的结果,不要过度期待其对地方文艺的积极作用。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C.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体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
例子俯仰皆是。
D.面对“低碳装修”沸沸扬扬,莫衷一是的情况,欧派集团在“欧派杯中国国际家居文
化节”中专门开办“绿色家装大讲堂”,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非常艰难的决定”“给力”等网络词语在
2010年一度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中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C.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预防余震再次发生。
D.网络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丰富并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和阅读的形式,是传统阅读生活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幸福是什么? 一旦人的精神需要、情感诉求和心理期待无法获得充分满足和应有尊重,幸福的天平就会在失衡中倒向失望、叹息和迷茫、无助的另一端。
惟其如此,幸福才会不经意间来敲门
幸福固然包含着物质层面的拥有和满足
所以,幸福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人的精神寄托、心灵安顿与人格实现。
但更多指涉精神层面的感受
是包括健康、情感、财富和理想等生活要素间的一种和谐共振状态
它是实践付出和心理满足的和谐一致
A、③⑥⑤④②① B、③⑤⑥②④① C、②⑥③⑤①④ D、②⑥①③⑤④
二、古诗文阅读与默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选择每题2分,翻译每题3分,共12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指人的智慧)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托付、寄寓)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 对上面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了客观条件有好有坏,在作者看来,好的客观条件对于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9. 翻译以下句子
①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分)
译文: 。
②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0、诗中颔联颈联联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三)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2、 ,百年多病独登台。
13、无边落木萧萧下, 。
14、 ,以手抚膺坐长叹。
15、 ,枯松倒挂倚绝壁。
16、同是天涯沦落人, 。
17、 ,此时无声胜有声。
18、 ,铁骑突出刀枪鸣。
19、东船西舫悄无言, 。
20、谨庠序之教, 。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迷 路
刘国芳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
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说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22.小说为什么以“迷路”为题?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23.“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
24.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文举例(不少于两个例)分析。(6分)
四、语言运用
25、自选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要符合人物的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示例: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
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歌放牧自己的灵魂!
五、作文(40分)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你从中有怎样的认识,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文体为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
[学
[学]
[学#科
800
[Z#x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必修3)参考答案
12——21略
22、题目“迷路”有双重意义。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1分)结果是“我”迷失了回家的路;(1分)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2分)
25、参考答案:一代书圣——王羲之
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
草如龙凤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
26、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