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光源;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了解生活中的光污染。
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在教师的 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
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 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 权威与书本;乐于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光污染的危害;能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二、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激光灯 蜡烛 火柴带小孔的光屏 手电筒 白纸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光源及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难点:正确区分光源;
四、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播放课件《影子》。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需要有光
2、 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光、认识光。
板书----认识光
3、 要想认识光,首先找到光,谁能找一找我们生活在发光的物体有哪些
(学生举例)
4、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能发光的物体图片, 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5、 我们知道树有根,水有源,水的源头叫做水源,那么光的源头我们叫什么合适
(学生回答:光源)
6、 你们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给他们分类
(小组讨论分类,并汇报结果)
7、 游戏对抗赛:寻找光源
8、老师这里还有一种光源--激光灯,猜想一下它发出的光是怎么到达黑板上的
9、 同学们猜一猜,光在空气中是沿着一条什么样的路线走的
(学生猜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10、 这只是我的猜想,要想验证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该如何做
(学生回答:做实验)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看老师都准备了哪些实验器材。利用老师准备的器材,你可以怎样去探究 (小组讨论)
11、 汇报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用纸筒观察蜡烛发出的光)。
12、 能不能再设计一个更严谨的实验来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3、 让激光灯的光依次通过光屏(学生汇报实验结论)。
14、 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存在,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了光 光给我们带
来了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
15、 展示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有利的一面(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16、 展示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有害的一面(如果利用不当,光就会对人类带来伤害)。
17、 资料卡:光污染
18、 光给我们带来了危害,那我们该如何防治光污染
19、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污染,减少能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