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五年级上册19.材料的漂浮能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五年级上册19.材料的漂浮能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1 16: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材料的漂浮能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准备部分,以古人造船为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木材造船。在猜测的基础上,选带易拉罐、木条、铁丝等材料。第二部分:4个探究活动。活动一、水中漂浮的物体时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材料分成可漂浮 和下沉两类。活动二、改变物体形状,它们还能漂浮吗 深入探究 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活动三、比较漂浮材料的漂浮能 力一样吗 这个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活动四、人们 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试着改变沉入水中的材料的形状,让它们在水中浮起来。将科学探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后。
教学目标:
1.认识漂浮材料,知道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漂浮材料的实验方案。
3.表现出对材料的漂浮性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大胆 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漂浮能力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4.了解漂浮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1.知道什么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
2.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不一样。
教学准备:
学生1.完成前置性作业2.准备本课的材料包。
教师:与本课有关的实验材料和课件
师: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上课之前老师对大家提出几点要求,请大家认真听,大胆说,有序做,勤思考。好上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 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语文课上学过一篇寓言故事 《铁罐和陶罐》,你能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许多年后陶罐为什么 完好如初,铁罐却不见了。 (引导生交流铁具有容易氧化的特点, 时间太长氧化的就没有了,而陶瓷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所以成为了文物。)
对,陶瓷和铁是两种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
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材料的奥秘。
2.师:看,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物体(易拉罐、木条、
石块、铁丝、橡皮泥做的小船、泡沫板)就在你们桌子上的托盘里,看看都有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交流。
教师补充泡沫板主要材料是聚苯乙烯,缩写PS,是一种由苯乙 烯聚合的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于各种一次性塑料餐具。
3.师:如果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 物体放入水
中之前老师有个小提示:
(1)注意安全,要轻拿轻放,不要让水溅到桌面上; ( 2 ) 放
好之后,可以用桌上的毛巾擦擦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发现
师生总结:易拉罐、木条、橡皮泥小船、泡沫板漂浮在水中,
石块、铁丝沉入水底。
【师:为什么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而石块、铁丝却沉入水底呢
学生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沉浮的秘密。】
二、 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师:请你认真观察漂浮在水中的物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预设:
1.改变漂浮物体的形状它还能漂浮在水中吗
2.它们的漂浮能力一样吗
师: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如果任意改变漂浮物体的形状, 它们还能漂浮在水中吗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
生讨论,交流预设方法。
1.把易拉罐压扁
2.把木棒掰成小棒
3.把泡沫棒掰成小块
4.把橡皮泥小船团成球
5.把易拉罐剪成薄片
师:请根据你们方法改变它们的形状。如果需要使用剪刀或者 锤子要注意安全,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改变完成后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是分享时间,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实验结果
组1:无论将泡沫板掰成多大的小块,放人水中后都能漂浮。
组2:将橡皮泥小船团成圆球,它沉到水底了。
组3:将木棒掰成小块,仍然漂浮在水中。
组4:把易拉罐压平,放入水中下沉到水底。
组:把易拉罐剪成碎片放入水中,沉到水底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
生交流。
小结: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 【贴板书】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过的哪些漂浮材料
生交流。
师:把这些材料都放入水中,他们的漂浮能力都一样吗
生猜。
生:我认为木板的漂浮能力强,因为它可以用来做木船。
生:我认为泡沫板漂浮能力强,因为它比较轻。
生: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来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
你需要什么材料
生: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大小、形状相同的木板和泡沫板,你能用他们来设计实验探究材料漂浮能力的大小吗
师:你们还需要什么材料
师: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中除了木板和泡沫板的材料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
师:幻灯片上显示的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 【相同大小、形状的木板和泡沫板、水槽、垫圈、螺母、水、抹布】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如何利用这此材料开展探究实验 (能不能自己动脑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验证你的猜想 )
师引导:这个小组的方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做这个实验还要注意什么
老师也有几点要求(课件出示)逐条读出。
请开始你们的实验。(师巡视指导,生汇报总结。)
【温馨提示:1 .把木板和泡沫板同时放在水中。2.把垫圈或者
螺母放在木板和泡沫板上画的圆圈里,小心轻放。3.每次放一个。4.如果有材料开始下沉,停止实验,在探究单上填写数据整理实验材料。】
师:谁来说一说实验中的发现
生:木板先沉下去了。
师:我们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生:木板漂浮能力弱,泡沫板漂浮能力强。
生:泡沫板和木板的漂浮能力不一样。
师生小结: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泡沫板比木板漂浮能力强,
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同的。
三、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 日常生活中漂浮材料的应用
师:人们利用漂浮材料制作了很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说说你知道的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做的工具有哪些
引导生,根据生活经验谈一谈。
师:补充图一:木船.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木船。他们为什么选用木材造船呢
生:因为木材属于漂浮材料。
师:会学以致用的孩子,这说明什么
生:我们的祖先充满智慧。
师:是呀,勤劳而有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
图二:鱼漂
图三:浮球
视频:浮桥(用船或者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
2.利用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解决实际问题
3.提出课外探究问题
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 “试一试,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制作能在水中漂浮的物品。”能够带着一双慧眼,去发现、探索,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造福我们的生活。
最后把这些被改变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它们的漂浮情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