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的船》
教学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对象:四年级
教学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版) 四年级上册 第17课
学 时:1学时
学情分析
“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其设计到有关浮力的知识更是让学生在对艺术的学习中增添了对科学的兴趣。本课涉及到四年级学生在对一年级《船》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对“浮力”一词只有朦胧的认识,对于木、竹等能漂浮在水中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本质和对现代钢铁船只不会沉入水中的现象并无深入探究,那么能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高度的要求与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的讲授、演示与展示范例,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的过程中,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合理的运用生活中的废旧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和制作。
3、通过漂浮的艺术品制作,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关注、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和优良美德和陶冶审美能力的高尚情操。
4.通过学习“我设计的船”拓展不同领域与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对设计与创意有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学习利用可漂浮的废弃物设计船的方法。
难点:利用浮力的科学知识,设计一艘新颖美观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教学过程
一、设境与导入:(3分钟)
展示图片:(观察图片并思考)
1.他们都能在水中______着?(浮);这为什么会漂呢?
2.试一试:分组观察讨论,用一次性纸杯底面向下接触水面,放在水盆里用手按
压进行试验。请问你有何感受呢?
生:感觉有一个力在向上推
3.总结:浮力——当把物体往水中压时,手能感受到水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设计及意图:通过图片的观察和亲手实验,是学生认识浮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认知能力。】
二、启发与引导:(6分钟)
1.说一说:发现浮力的科学家是谁?你还知道有关“浮力”的科学小故事吗?
生:讲述“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发现故事
发现并提出著名的浮力原理:
浸没在水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设计及意图:通过问题了解学生对阿基米德和浮力的认知程度,并更好的补充与引导。】
2.试一试:(小实验)
(1)让我们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能浮在水中?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漂浮在水面上吗?
以组为单位请大家一起通过试验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填写记录册:可漂浮物、下沉物。(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放于水盆中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
(2)说一说:
①.请各组记录员宣读试验观察的记录结果(各组小记录员公布实验结果)
②.教师ppt出示部分记录册结果:
上浮:筷子、铅笔、 吸管、泡沫板、塑料瓶、塑料尺子、 小铁盒、水彩笔
下沉:橡皮、硬币
③.总结: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浮在水面
【设计及意图:利用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的部分总结使学生明确观察结果。】
3.议一议:(思考)
(1)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材质 、 形状
(2)你能用所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为什么钢铁做的船能浮在水面吗?
【设计及意图:通过实物实验,分析特点及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观察和实践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同时为本节课引出教学重点的设计: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学习利用可漂浮的废弃物设计船的方法。】
三、探讨与设计:(5分钟)
1.议一议:
“和你说身边的同学说一说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一艘小船,和设计思路”
师:亲大家帮个忙,如果我想做一艘小船,那么都需要用哪些材料呢?
生:需要用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材料,和胶粘等一些能组装的辅助材料!
2. 教师你示范:小船制作步骤(ppt)展示
小船制作步骤:①.将塑料瓶上部剪开一个口制成船身(剪贴法)
②.用彩纸做船帆和船上的装饰物(插接法、粘贴法)
③.完成作品
(注:完成后放于水中试一下,对作品的缺陷处找原因,并进行改良)
【设计及意图: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互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的意识,是学生从思想上加深对可漂浮物的利用与浮力的认识;以小问题寻求学生帮助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示范为学生打开制作设计思路】
四、合作与实践:(22分钟)
艺术实践:
1.画一画:创作一幅心中的小船草稿?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自己的设计稿画在设计图纸上,将学生作品展示并分析)
2.议一议: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做一个新颖美观并能平稳地浮在水面上的船?
插接法、剪贴法; 增大面积 、增加重量
3.做一做:和你的伙伴们一起试着,利用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制作一个漂亮的小船?
【设计及意图:通过画稿来锻炼学生设计理念与绘制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示范中总结小船的制作方法,提高其归纳与总结的能力;以小组合作、创作实践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为本课教学难点做充分的实践练习。】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
1.展示作品、讨论分析:(以小组单元六人一组)
①对比哪一组的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更好,设计更加新颖、美观;
②说一说自己组的作品出现的问题;
③如果是你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评价要点:(1)看制作方法和材料。
(2)看外观构造。
(3)看装饰色彩。
(4)看漂浮效果。(将作品放在水里漂浮进行观察、思考、展示、评比。)
【设计及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总结性评价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差异性为前提、以鼓励性语言为手段,鼓励学生让学有所成就感,并对艺术创作产生持久、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利用合理的方法使创作扬长避短,尽善尽美,锦上添花;突出本课教学难点的实践、反思与总结的要点。】
2.想一想:怎样才能使船总是底面朝下?
想象生活中的物品,你会添加哪些重物呢
生:盐、糖、面粉、豆子等
【设计及意图:通过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设置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时可以以不便应万变,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六、思考与拓展(7分钟)
1.生活中不同的船:种类(功能、材质)、颜色、图案等方面(ppt展示)
2.视野大观察:(视频)
现当代设计的新型船——看看它们都有什么新颖的功能与作用
3.知识拓展:船的发展带给人类历史文明的影响!
(PPT展示附加优美音乐)
“绘画”
《梅杜萨之筏》【法】希里柯 1891 《马享港湾》【荷兰 】威廉
“文学”
《威尼斯小艇》 《鲁宾逊漂流记》
“历史”
郑和下西洋、麦哲伦环游世界
“影视”
《泰坦尼克号》 《加勒比海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体育”世界帆船赛
【设计及意图:通过视频、图片、文字使学生拓展视野、拓宽思维,启发学生人们利用浮力知识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通过不同船的展示,将学生带入不同领域,感受船的发展及给人类历史文明带来的影响,进而启发学生感受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展现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探索与求知精神。】
七、板书:(0.5分钟)
我 设 计 的 船
材质 美观 插接、剪贴
(浮力)
形状 平稳 增大面积、增加重量
【设计及意图:归纳要点,总结思考方式,为学生如何思考与如何运用生活的智慧编织思维导图。】
八、课堂总结:(1.5分钟)
1.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是否也相当一位设计师来设计出你的远航梦想呢?
生:浮力,很想
通过这节生动有趣的课,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多思善考,用眼睛观察大自然的魅力,用心灵感悟生活的美好,用双手创造更多实用的艺术品,设计出你们心中的未来!
2.以下为有关“船”的网站资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探索学习,并和你的同学交流心得。
【设计意图:回顾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鼓励培养学生生活中能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好习惯;提供相关的图片、科普网址、艺术创想网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