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一同步学习笔记: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一同步学习笔记: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1 15: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一同步学习笔记: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1.基本思路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及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流程图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1.基本思路
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再分析物体的受力,求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
2.流程图
考点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1.2019年6月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首次在海上发射,此次发射采用了先弹射后点火的方式。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讨论弹射阶段时所画示意图,图中总质量m = 6 × 104kg的火箭从静止开始运动,弹射阶段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了h = 16m。若火箭所受弹射推力F恒为2.52 × 106N,空气阻力不计,则:
(1)弹射过程中,火箭加速度a多大;
(2)弹射结束时,火箭速度v多大;
(3)弹射结束时,火箭失去推力,火箭还能上升多高。
【详解】(1)对火箭做受力分析有
F-mg = ma
解得
a = 32m/s2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有
v2 = 2ah
解得
v = 32m/s
(3)弹射结束时,火箭失去推力,火箭只受重力,则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有
0-v2 =-2gy
解得
y = 51.2m
考点二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2.为了让汽车平稳通过道路上的减速带,车速一般控制在20 km/h以下。某人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以v0=10 m/s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发现前方s=15 m处有减速带,立刻刹车匀减速前进,到达减速带时的速度v=5.0 m/s。已知客车和人的总质量m=2.0×103 kg。求:
(1)客车从开始刹车直至到达减速带过程所用的时间t;
(2)客车减速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f。
【详解】(1)客车减速运动的位移
x=t
解得
t=2 s
(2)设客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v=v0-at
Ff=ma
解得
Ff=5.0×103 N
3.滑雪是常见的冰雪运动,深受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喜爱。当滑雪速度较快时,滑雪板挤压雪地内的空气从而在板与雪地之间形成“气垫”,大大降低雪地对板的摩擦力;当滑雪速度较慢时,由于雪地承受压力时间过长导致下陷,雪地对板的摩擦力会显著增加。如图所示,运动员从倾角为=37°的倾斜雪道上由静止开始无动力自由下滑,经时间t0=3.4s进入水平雪道后继续无动力滑行直到停止运动。假定当速度大于v0=4m/s时,滑雪板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会从变为=0.125,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在倾斜雪道上的末速度v;
(2)运动员在倾斜雪道上滑行的总长度L。
4.我国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质量为1500kg的智能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进,系统检测到正前方22m处有静止障碍物时,系统立即自动控制汽车,使之做加速度大小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员在此次测试中仍未进行任何操作,汽车继续前行至某处时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即在切断动力系统的同时提供12000N的总阻力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求:
(1)汽车在“紧急制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触发“紧急制动”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和其到障碍物的距离;
(3)汽车在上述22m的运动全过程所持续的时间。
5.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F=20N、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使物块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画出物块受力的示意图;
(2)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
(3)求2.0s内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x。
6.滑雪者乘坐缆车沿索道到达滑道顶部,索道长为x = 600m,缆车速度大小恒为v车 = 1.2m/s;然后从滑道顶部由静止沿滑道直线滑下,滑道倾角θ = 30°(简化模型如图)。假设滑雪者速度vt ≤ 10m/s时阻力可忽略,vt > 10m/s时阻力为滑雪者重力的0.1倍,取g = 10m/s2,求:
(1)滑雪者乘坐缆车沿索道运动到滑道顶部需要的时间;
(2)滑雪者速度v = 5m/s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滑雪者从滑道顶部向下滑行t = 3s时滑行的距离。
7.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为某一滑雪赛道的简化示意图。AB为一条长直滑道,BC为水平滑道,B处与水平滑道平滑连接。AB滑道的倾角θ=37°,长度L=72m,为了测试雪橇与滑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可视为质点、含装备质量为60kg的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B点,过B点后运动员通过改变雪橇与运动方向的角度(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做匀减速运动,整个过程经过10s后停止在距B点48m的C处,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到达B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
(2)雪橇与滑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
8.一架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收到指令后在程序控制下自动降落。它沿竖直方向先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它落回地面时速度恰好减小到0。已知无人机在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2和a2=4m/s2,整个下降过程时间为4.5s,试求此过程中:
(1)无人机最大速度vm的大小;
(2)最初无人机悬停的高度。
9.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时由点沿光滑的斜面由静止滑下,滑过点进入粗糙的水平轨道,已知物块在光滑斜面上和粗糙水平面上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点前后瞬时速度大小不变,若第末和第末速度大小均为,第末速度大小为(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求:
(1)求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第11秒末时速度大小。
10.如图所示,倾角θ = 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m = 1.0kg的小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F = 9.0N的拉力作用,小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斜面足够长,取g = 10m/s2,sin37° = 0.6,cos37° = 0.8)
(1)求在拉力的作用过程中,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
(2)若在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0.80m时,将拉力F撤去,求此后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距离。
11.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倾角为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用极小的光滑圆弧相连。物体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到达A点后撤去水平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最高点B点。g取,,。求:
(1)动摩擦因数?
(2)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从A点起经多长时间物体到达最高点B?
(3)物体从最高点滑下所需时间?
12.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相同,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的物体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现将该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的A处,在水平拉力F =96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F,物体还能运动4.5 m到达C点。(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A、B之间的距离。
13.如图所示,倾角的粗糙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斜面下端和传送带右端之间用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物体通过圆弧时速率保持不变。当传送带以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高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加速度g取,,)求:
(1)物体第一次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速度?
(2)物体在传送带上距传送带左端点的最小距离?
(3)物体第一次从距传送带点最近处返回到斜面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14.商场工作人员拉着质量为的木箱沿水平地面运动,若用的水平力拉木箱,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的水平拉力作用于静止的木箱上,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求:
(1)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作用在木箱上时间内木箱移动的距离;
(3)若作用后撤去,则木箱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多远?
15.质量为m=1.0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kg 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N,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g取10m/s2)。试求∶
(1)撤去力F前,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a1;
(2)撤去力F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2;
(3)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用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3.(1);(2)26m
【详解】(1)倾斜雪道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速度达4m/s前滑行时间
倾斜雪道末速度
(2)第一段位移
第二段位移
滑行总长度
4.(1)8m/s2;(2)8m/s,4m;(3)3s
【详解】(1)汽车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设触发紧急制动时汽车的速度为v,与障碍物的距离为x1,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有
在紧急制动前,有
联立上式可得

(3)汽车在紧急制动前的运动时间为
紧急制动的时间为
所以全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为
5.(1)见解析;(2)6m/s2;(3)12m
【详解】(1)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根据上述受力示意图有

滑动摩擦力
解得
(3)求2.0s内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
解得
x=12m
6.(1)500s;(2)5m/s2,方向沿滑道向下;(3)22m
【详解】(1)滑雪者乘坐缆车沿索道到达滑道顶部,缆车速度大小恒为v车 = 1.2m/s,则有
x = v车t0
解得
t0 = 500s
(2)由于滑雪者速度vt ≤ 10m/s时阻力可忽略,则当滑雪者的速度v = 5m/s时,加速度大小为a1,有
mgsinθ = ma1
解得
a1 = 5m/s2,方向沿滑道向下
(3)当滑雪者的速度达到v1 = 10m/s时,用时为t1,有
解得
t1 = 2s
位移为x1,则
解得
x1 = 10m
滑雪者还要沿直线向下滑行t2 = 1s,设这段位移的加速度大小为a2,有
mgsinθ-0.1mg = ma2
a2 = 4m/s2
设滑雪者沿直线向下滑行用时t2 = 1s的位移大小为x2
x2 = 12m
则可知向下滑行t = 3s时滑行的距离
x = x1+x2 = 22m
7.(1)24m/s;(2)0.25
【详解】(1)运动员滑到B的速度为vB,时间为t1,由B到C的时间为t2,则
联立解得
,,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8.(1)6m/s;(2)13.5m
【详解】(1)由题可知
联立解得

所以无人机的最大速度为
(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得,加速下落高度为
减速下落高度为
所以无人机悬停的高度为
9.(1);(2);(3)0
【详解】(1)由题意知,2s时物体必在斜面上,则满足
解得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如果第4s末时物体仍在斜面上,则满足
所以4s末时物体已经在水平面上,则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为
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0,则满足
联立解得
(3)由题意知,物体在水平面上速度由8减为零需要的时间为
即物体10s末速度减为零,所以物体在第11秒末时已经静止,即速度大小为零。
10.(1)1m/s2;(2)0.1m
【详解】(1)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gsinθ = ma1
f = μmgcosθ
代入数据有
a1 = 1m/s2
(2)设撤去拉力前小物块运动的距离为x1,撤去拉力时小物块的速度为v,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
v2 = 2a1x1
撤去拉力后小物块加速度和向上运动的距离大小分别为a2、x2,有
f+mgsinθ = ma2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
0-v2 = -2a2x2
代入数据有
x2 = 0.1m
11.(1)0.5;(2)5m,1s;(3)
【详解】(1)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因此满足
解得
(2)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上滑的最大距离和时间分别为

(3)从最高点下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下滑的时间
12.(1);(2)7.5 m
【详解】(1)物体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由平衡条件得
(2)设物体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1,B到C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2,则
解得
根据题意有
13.(1);(2);(3)
【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根据位移与速度关系可以得到
解得
(2)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到向右而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解得
当物体速度减0时,由运动学公式得
物体距点的最小距离为
(3)当物体第一次从距点最近处返回点时,仍受向右而做匀加速度运动,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因为大于,所以物体先匀加速运动到后做匀速运动,即返回A点的速度为
.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解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
由几何关系知
解得
14.(1) ; (2) ; (3)
【详解】(1)木箱匀速运动时,有
解得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木箱运动的位移为
解得
(3)撤去拉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物体运动的位移为
解得
15.(1);(2);(3)1s
【详解】(1)撤去力F前,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可解得。
(2)撤去力F后,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可解得。
(3)设加速阶段的时间t1,位移x1,减速阶段的时间t2,位移x2,由位移公式可得
由于木板上表面光滑,小滑块始终不动,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应满足

联立代入数据可解得,即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s。
知识梳理
考点归纳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