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文言文导读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
荀子的《劝学》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有关学习的意义、方法、态度等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四核”来看,对本文的学习与鉴赏也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
所以,立足文本本身,结合“四核”要求,以“小问题导读”的方式设计本文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结合注释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并从整体上理解文本大意;在文本学习结束后能准确背诵并默写全文。
2.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分析和交流探讨,鉴赏文本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3.养成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设计说明:三个教学目标包含着“四核”所要求的具体内容。目标 1 主要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目标 2 主要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两个核心素养的要求;目标 3 则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达成度”属于评价量规,主要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是学生自主评价,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及训练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级差分为 5 个等级,以反馈教学效果,用于师生对学情的了解与掌控。]
三、教学课时 2 课时。
四、教学方法 “小问题导读”法。
五、教学过程预设
1.导入。通过古代一些优秀的劝学诗句引出对学习重要性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内容略)
2.介绍荀子与《荀子》。(内容略)
3.学生齐读文本第一段,并在笔记本上抄写两遍,然后结合注释自己解决字词含义。
4.导读问题设计。
(1)人的一生中,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学习活动?
(2)是什么样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为什么作者要引用“君子”的话呢?
(4)第一段只有一句话,是否可以与第二段合并?
[设计说明:文本第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其内涵却非常丰富,作用也非常大。出于对 课标的理解及教学目标的设定,设计了上述四个问题,力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达成部分教学目标。问题(1)的设计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理解语句的含义,特别是“已”这一词语的语境义;二是通过对语句的理解认识到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的提法古已有之,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终身学习”其实是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问题(2)主要让学生理解“君子”一词的语境义,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补充解释“君子”的其他意义,这有助于学生“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从而积累文言词汇。问题(3)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引用论证的特点及作用,从写法的角度鉴赏作品的特点。问题(4)是从文章结构方面设计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中心论点之于全文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的结构特点。总的来说,这四个问题涉及对语句、重点词语的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文体特征和议论手法,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强化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鉴赏,同时也强化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与记忆。]
5.学生齐读第二段,然后结合教材注释自主疏通语句含义,并圈画重点词语。
6.导读问题设计。
(1)青色和蓝草的颜色哪个更深?水和冰的温度哪个更低?
(2)木是什么形状的?作者为什么说“木直中绳”?
(3)木材做成车轮要通过什么方式或手段?
(4)文段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句有联系吗?若有,是什么联系?
(5)这一段重在论述什么观点?哪句话是直接表明观点的语句?
(6)既然文段最后一句就能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列举那么多事物?
(7)用这些事物来论证观点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一句如果删去也不会影响论证的说服力。那么作者为什么没有删除这句话?请结合全段说说你的看法。
(9)这一段文字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对于本段文字的学习,共设计了 9 个“导读”题,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意图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交流探讨,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的某些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问题(1)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含义,特别是“青于蓝”“寒于水”中两个“于”字的作用,并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比较这两个“于”与“之于”中“于”的不同用法,从而使学生在深化对语句理解的同时,重点理解“于”的不同用法。问题(2)主要针对对“木”的语境义的理解而设计,“木”的本义是“树木”,通过展示“木”字的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不同写法,使学生“积累有关汉字、汉语的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木”字古今含义的不同,“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同时,理解“木直中绳”的含义,特别是“绳”的词义及相关知识。问题(3)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的含义。问题(4)的设计,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理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含义,特别是“金”“就”的语境义和古今不同的含义;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所包含的道理是相同的,即任何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或人工改造,就可以改变其原本的形状或性状,并有所发展和提升,进而引导学生明确它们是共同作为论据论证本段的观点。问题(5)从写作的角度设计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把握文段的中心句,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论述的分论点;观照文句中特殊的语言现象,如古今异义词“博学”、通假字“知”等,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语句的整体含义和其所包含的道理: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问题(6)也是从写作的角度设计的,主要引导学生分析论证的过程及比喻论证的手法、作用。问题(6)与前面的问题(5)及后面的问题(7),都是在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观点”,理清文本的“论证逻辑”。问题(8)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句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提升思维品质”。问题(9)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从论证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文本特征的。]
7. 学生齐读第三段,然后结合教材注释自主疏通语句含义,并圈画重点词语。
8.导读问题设计。
(1)在荀子看来,学习和思考哪一个更重要?孔子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对此,你怎么看?
(2)你认为本段哪一句话是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3)这一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4)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
(5)文段中是用哪些喻体来比喻“学习”这一本体的?
(6)借助这些喻体,分别表明了怎样的效果?论证了学习的哪些作用?
(7)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否与自身的固有条件有关系?为什么?
(8)这一段与第一段又有什么联系?
(9)结合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经历,谈一谈学习给自己带来哪些收获,下一步应如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设计说明:对于本段文字的学习,共设计了 9 个小题,内容涉及词语、语句含义的理解,写作手法、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落实“四核”目标。问题(1)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明确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比较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内涵,在比较中让学生自己阐发对于“学习”和“思考”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的目的。问题(2)属于对文本的内容和论证方面的分析,重在引导学生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辨析直接表明观点的语句,将论据与观点加以区别,从而提升议论文的写作能力。问题(3)(4)(5)涉及文本论证方面的问题,包括论述的角度、方法等,关于这方面的作用在前文已经作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问题(6)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概括文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对该问题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教师可事先进行预设,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问题(7)同样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内涵的分析挖掘,带有一定的思辨性,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8)依然是全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及论证方面的问题,这里也不再细说。问题(9)则属于一道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收获分享与未来规划展望;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展示与分享,“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9.学生齐读齐背前三段,巩固前三段所学内容。
10.学生齐读第四段,然后结合教材注释自主疏通文本大意,并圈画重点词语。
11.导读问题设计。
(1)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风和雨是如何形成的?本文是如何认识的?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
(2)文段前六句哪一个词语是关键词语?通过这一词语作者想说明什么道理?
(3)“积累”属于学习的哪个方面?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四句与前六句构成什么关系?试加以说明。
(5)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取得成功,我们常用“贵在坚持”这四个字来勉励自己或他人。请问,在本段文字中哪些语句与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相同?这些话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些话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6)蚯蚓有什么特点?螃蟹呢?作者为什么将这两种动物加以对比?
(7)这一段是从哪些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8)本段有没有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请谈谈你的理解与认识。
[设计说明:对于本段的学习,共设计了 8 个小题,内容依然涉及词语、语句含义的理解,写作手法、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落实“四核”目标。问题(1)看似与文本主要内容没有多大关系,但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是 课标对高中学生的明确要求;同时,本小题还有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经典中存在的局限性,培养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并在分析存在局限性的过程中,充分认识文化经典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条件。问题(2)(3)还是针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设计的,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同时,还有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文段主要内容的作用。问题(4)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论述的层次和主要论证方法。问题(5)主要是从强化学生“加深和拓展对作品的理解”的角度设计的,同时还涉及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把握。问题(6)(7)(8)在引导学生理解文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的方法及作用,属于文本论证逻辑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12.学生齐读(能背诵的学生可以尝试背诵)第四段,理清论证层次。
13.随堂巩固训练。(主要针对文本中重要的词句设计巩固性训练题,强化对重点词语含义、语法现象的理解与掌握,重要语句的理解与翻译等。具体内容略。)
14.学习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整个文本的论证层次、论证方法以及学习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六、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核心素养,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并不是否定单篇学习的价值。单篇学习在理解文本脉络结构、展示文本解读思路、训练重要读写技巧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基于对课标的学习和对高中语文教学“四核”目标的认识理解,试图通过对经典传统文化篇目的教学尝试,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以“小问题导读”的形式,具体落实“四核”目标的要求。这些问题不同于传统文言文教学中仅仅针对词句的理解设计的单一性、表层性的“问答式”的“小问题”,而是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在课标的指导下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设计角度广、思维含量大,有助于学生在文言文语言建构的基础上向学习的宽度和深度方面延伸。
《劝学》这样经典的文本,我们应该教什么?面对这样的文本,其实有很多种思路,可制作一个课件,但是大家理解有困惑,主要是课件跳跃有点大。我稍作阐释,可能大家也有更好的思路。首先看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熟读这两篇文章,找出文中谈学习的名句,推敲句子的含义,以此为基础把握两篇文章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例如,荀子为何如此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韩愈是针对怎样的现状倡导师道回归的 这需要分别结合荀子的“性恶论”、韩愈所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来理解对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社会生活,说说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中,哪些仍然值得借鉴,哪些需要更新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多种语义关系。这两篇文章中的许多语句用了“而”,诵读时注意体会这些“而”字表现的语义关系。背诵课文《劝学》全篇和《师说》的第1段。
这里一共三段内容。第一段强调推敲名句的含义,以此来理解文章关于学习的观点。而单元学习任务的第一点也是强调“摘录一些名言警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稍微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理解文章中的观点,后者关注学习者的感受。而这两者其实是统一的,首先正确理解,其次结合自己的经验感受。但是如何“推敲”,值得我们思考。
学习提示的第二段是关键,里面提到三种语境。首先是历史语境,“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理解《劝学》,必须结合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其实,很多人在设计的时候,都会提到“性恶论”。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提了“性恶论”,学生就理解了文本?我觉得肯定不是,作者的思想和文本在我们没有深入的时候,是脱节的。当我们对文本理解有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性恶论”才会解决我们的困惑。
有一次上课,学生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无论怎样学习都不敢说‘知明而行无过’吧?”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再深入一点,第四段的比喻论证,拿什么比喻不好,为什么选择“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堆土成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蛟龙需要多少水?而“积水”需要积多少?文章中的比喻论证,都值得我们思考。还有,说了无数次的那个“学不可以已”,倡导类的应该从正面来提倡,例如“终生学习”,而这里反过来。如果说,“我们要不断学习”来替换“学不可以已”似乎也可以,但是结合文章中众多的比喻论证,还有“輮”等,是不是荀子有意为之。这个时候,再提出“性恶论”,用这个来解释,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这里的“学”,根本不是我们今天意义的学习。
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一个思路,就是先给出“性恶论”,然后再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寻找相对应的内容。但是,一般学生很难找到。不过《师说》可以尝试这样的思路。
当解决了历史语境,接下来肯定是文本语境。不过,具体的教学时,这个顺序其实是可以调换的,先讲文本语境,再到历史语境。文本语境的关键就是“分析作者的观点”。但是我发现学习提示并没有阐述,而单元学习任务中提到了。
本单元的文章以说理为主。运用了多代选理方式语言也各有特色。(劝学》多以比喻阐发道理,生动形象:《反对党人股》为党八股画像,态度鲜明而又诙谐幽默:《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睿智犀利而又妙趣横生。 阅读本单元课文,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体会其说理艺术,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学习之道”的。1.本单元课文,大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说理;《劝学》《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说理。从课文中分别找出典型的例子,分析对比和比喻的方法在阐发观点上的作用。2.本单元的文章大都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往往先批判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阅读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又是如何层层辩驳剖析,并给出“药方”的。
这里关注了说理方法,作为论述类文本,其论证过程,还是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最大的特色是通篇比喻论证(这是按照教参的说法,其实很多人认为也有类比论证或者其他推理模式),但是比喻论证能不能证明文章的观点,这里有一个跳跃,必须把这些比喻论证分析一下。
学习的意义蓝←取青→ 青于蓝 提高→ 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提高,甚至超越自我。水←为冰→ 寒于水 提高→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提高,甚至超越自我。 木 鞣→ 轮→ 不复挺 改变→ 比喻学习对于后天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木 受绳→ 木直→ 比喻主动接近、接受后天改造,可臻于至善。金 就砺→ 金利→ 比喻主动接近、接受后天改造,可臻于至善。众人 博学 参省 → 君子 →知明而行无过 一提高
其实,关于比喻论证争议很多,单元学习任务也就打擦边球,“分析对比和比喻的方法在阐发观点上的作用”,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两者在“阐发观点的不同”?这个问题上次已经写过,不再赘述。
再次,就是当下语境。在当下这样的时代,我们学习《劝学》有何意义?正如学习提示说的“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社会生活,说说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中,哪些仍然值得借鉴,哪些需要更新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也就是在当下,我们如何看待?我之前想的是,对文本进行补充、修正,来符合当下的认知。
但是,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思路?提及“学习内容”,也就是那个“李约瑟之问”和“柏拉图的洞穴”,如果我们学习的内容不是开放的,而是闭塞的,无论学习如何努力,似乎都不能达到一个理性的要求。我们在关注“怎么学”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关注“学什么”。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再思考。
学习提示的第三段强调要关注文言知识,这个是肯定。正是这些字词,才让我们准确理解文段。
以上是提到的三种语境,紧扣教材,也借鉴了各种观点,同时也回应了历史与当下的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