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7年级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最基础部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作为初中数学起始课还担负着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良好数学意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2开展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可以给新同学提供相互熟悉、增进了解的机会,让学生和谐地融入到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中(二)情感与价值要求: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能力技能培养:培养观察、抽象、归纳、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学校、新环境,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2.学生已经在小学学过简单的立体图形,但对这些仅仅局限于感官上的认识,能够直观地区分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对几何体的性质及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几何体的认识,在教学细节上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1.能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简单的几何体。 2.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音描述它们某些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翻开课本第一章第一页的彩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问题1: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图形? 问题2:你能想象出摄影师是从什么角度拍摄的吗?如果我们改变观察的方向,看到的图形一样吗? 学生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物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
二讲授新课. 1、我们的立体世界 参照课本第2页的导游图,学生通过短暂的思考后,回答从中发现了哪些几何体。2、分组讨论,研究几何体 课本第3页的“议一议”中的4个问题(分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进行补充和指导,回答问题(1)时,可以追加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异同,你是如何区分它们的。问题(3)中,笔筒是个棱柱,学生在小学接触比较少,可能说不出名称,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3、归纳总结,合理分类 教师准备教具: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棱锥的模型,分别提示,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课本上并没出现棱锥,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在展示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问题1:这些几何体都有几个面围成,它们是平的还是曲的?问题2:正方体、长方体是不是棱柱呢?问题3:棱柱与圆柱有什么相同之处?棱锥与圆锥有什么相同之处?问题4:你能否给它们分一下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分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回答。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把问题分给每个小组,但先要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尽量拿出自己的分类方案,然后组内进行充分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分类的方法和理由 本环节中有大量需要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师不要代劳
巩固提高活动1:学生闭上眼镜,教师随机地把几何体模型放到学生手中,要求通过触觉判断是什么几何体,边摸边尽量多的用语言描述它的相关性质。活动2:课本第4页,随堂练习1.活动3:课本第5页 ,习题1.1第1题 对于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参加,展开小组件的比赛,以用时短表达清楚为评价标准活动2学生自由发言 以上三个活动都是对本节课前面所学的巩固与延伸,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参与机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又是一次集中地训练
总结反思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什么打算? 学生回答 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小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被评同学的姓名( )评价内容课堂表现选项思维情况认真听老师讲课1、认真( ) 2、一般( ) 3、不认真( )认真听同学发言1、认真( ) 2、一般( ) 3、不认真(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1、认真( ) 2、一般( ) 3、不认真( )交流状态喜欢与同学交流、讨论1、喜欢( ) 2、一般( ) 3、不喜欢( )注意吸取同学的方法1、注意( ) 2、一般( ) 3、不注意( )注意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1、愿意( ) 2、一般( ) 3、不愿意( )技巧技能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1、能( )2、一般( ) 3、不能( )
八、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我们的立体世界2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3作业布置 (1)习题1.1第2题 (2)课本6页联系拓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