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黑和土地 课件和素材(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三黑和土地 课件和素材(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1 19:17:21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21* 三黑和土地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金伞的一首诗歌“三黑和土地”,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这个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三黑和土地有什么关系?
释题导入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主要观点,了解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感受土地与农民的密切联系。(重点)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难点)
学习目标
苏金伞,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bó gū]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走近作者
朗读诗歌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内心中充满对土地的热爱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朗读指导
初读诗歌
咸淡

qiáo
荞麦
tāng
蝈蝈
guō guō
guī
xián
耙地
闺女
蹚坏

钻石
zuàn
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zuān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sǎn
散会
sàn
多音字
学习字词
咸淡 耙地 荞麦 蝈蝈
旱天 恨不得 土疙瘩 顺溜
松散 麦籽 白霎霎 荞麦
耙地 痒抓抓 蹚坏 闺女
学习字词
读一读诗歌,想一想: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翻身农民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表现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后的喜悦。
整体感知
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小节):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4-9小节):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同时突出三黑的勤劳。
第三部分(第9-15小节):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热爱土地
精耕细作
美好憧憬
梳理诗歌
自由朗读1-3小节:
1.说一说农民对土地有着什么样的感情?
2.标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诗歌探究
1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
这句话统领全文,开宗明义,表现出拥有土地农民,对土地的炽热之情。
诗歌探究
2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3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诗歌第二节和第三节都用了“恨不得”,两个“恨不得”,夸张的手法倍显热爱土地感情之深;
诗歌探究
(1)读一读,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好在哪里?做批注。
(2)“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朗读4-9小节回答问题
诗歌探究
4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作者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三黑精耕细作,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
诗歌探究
5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6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平整 柔软
把土地比喻成刚梳的头、软床,写出了三黑辛勤耕耘,把土地耙得非常平整。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诗歌探究
7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8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通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三黑以前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都是种地主的土地,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诗歌探究
9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比喻
这句话通过想象,把松软的土地,想象到麦花雪白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三黑渴望丰收,,强调土地是农民的希望。
诗歌探究
(1)土地改革前后,有什么不同?
(2)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朗读10-15小节回答问题
诗歌探究
11小时候因为逮蝈烟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蹬坏了他的庄稼。
12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土改前:不幸
土改后:幸福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农民翻身做主人,感到无比自豪之情。
爹娘骂:家庭贫穷,需要劳动
地主骂:极端刻薄,不近人情
招呼
内心满足,开心快乐
诗歌探究
13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14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驮着老伴儿看闺女,上东庄。
合伙种田
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买毛驴交公粮
上东庄看闺女
15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烟儿也叫得更欢。
呼应开头,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诗歌探究
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辛勤劳动,精耕细作,内心善良,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黑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
诗歌探究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诗歌探究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也对土地产生了感情,非常热爱它。
本文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 ),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 们重获土地后的 心情。
主题概括
土地改革
农民
喜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朗读指导
三黑和土地
农民热爱土地
三黑在土地里劳动
今昔对比,畅想未来
重获土地
幸福喜悦
诗歌结构
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词:陈晓光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的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东港撒网
北疆播种,南国打场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嘿哟嗬呀儿咿儿哟
嘿我们的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阅读链接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苏金伞诗文集》
推荐阅读
一、填空:
《三黑和土地》作者是 ,原名 ,河南人,诗人。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华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二人”。著有诗集《 》《 》等。
苏金伞
苏鹤田
地层下
鹁鸪鸟
课堂练习
二、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地主骂:蹚(tāng)坏了庄稼。
B.三黑一遍耙(bá)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理真甜。
C.看见自己种的荞 ( jì )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是一片雪。
D.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宋公粮;驮(tuō)着老伴儿看闺女,上东庄。
A
课堂练习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那美丽的云朵,
就像一朵朵棉花糖,
叫人想要摸一摸,
想拿起来尝一尝。
三、请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课堂练习
(2)苏金伞的诗歌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有经过个人才华的套系和提炼,质朴中伴随着激情和诗意。
( )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三黑和土地》讲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 ( )
×

(4)《三黑和土地 》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 )
(3)《三黑和土地》 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和现实的悲凉。 ( )
×
×
课堂练习
学习了这篇课文, 我们知道了“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想一想,面对广袤的土地,三黑还会有怎样的打算。请仿照第13小节写一写。
示例: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开始种树,
让树长得壮壮的,
让荒原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