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2.12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选择题二)
一、单选题
1.(2020·怀化)如图为1955年~2018年长江口输沙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10年长江口输沙量的数值是( )
A.1亿吨 B.2亿吨 C.3亿吨 D.4亿吨
(2)2000年以来长江口输沙量下降明显的原因有( )
①上游山区砍伐林木
②中游湖泊围湖造田
③上游植被恢复
④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2020·新疆)长江因其发达的航运价值被誉为( )
A.塞上江南 B.水能宝库 C.黄金水道 D.九曲回肠
3.(2020·常德)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称为该河的一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为干流的二级支流。阅读长江流域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长江的二级支流有( )
A.汉江 B.嘉陵江 C.大渡河 D.雅砻江
(2)长江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黄金水道”,图中①处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后,对提升水位、改善通航条件影响最大的江段是( )
A.玉树至宜宾段 B.重庆至三峡大坝段
C.宜昌至武汉段 D.武汉至南京段
4.(2020·阜新)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
①通航里程长 ②一年内通航时间长 ③每年河流结冰期短 ④沿线地区经济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20·宁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长江流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 B.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C.流域内植被稀少,含沙量大 D.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
(2)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点保护流域内的( )
A.山林湿地 B.水利工程 C.工矿企业 D.建筑用地
6.(2020·营口)关于长江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的说法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上游多发展林业,利于保持水土
B.中游地势平坦,可发展畜牧业
C.中下游河湖众多,可发展海洋养殖业
D.沿岸湖泊可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7.(2019·山西)儿歌“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既可以反映生活之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洞庭湖水系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儿歌反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与此节日相关的汨罗江属于( )
A.黄河水系 B.淮河水系 C.长江水系 D.珠江水系
(3)在图示地区过节时,可在附近城市观赏到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 )
A.山西鹤雀楼 B.江西滕王阁 C.湖北黄鹤楼 D.湖南岳阳楼
8.(2019·青岛)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结冰期短 B.水位变化大 C.地势落差大 D.径流量小
(2)图示流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甜菜 D.大豆
(3)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堤坝
C.退耕还湖 D.裁弯取直
9.(2019·苏州)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武汉相比,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河流水量大 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河流流速慢 D.河流含沙量小
(2)以下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
③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 ④迁走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9·张家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下列说法与习主席提出的要求不符的是( )
A.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土保持
B.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C.中下游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
D.退耕还湖,提高流域内湖泊调蓄能力
11.(2019·湘西)2019年2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湖北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下列关于长江描述正确的是( )
A.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渤海
B.是我国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
C.宜昌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
D.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被誉为“水能宝库”
12.(2019·湘西)下列举措,不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的是( )
A.围湖造田 B.退耕还林 C.治理水污染 D.设立休渔期
13.(2019·福建)维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2)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
A.水质污染 B.水土流失 C.洪涝灾害 D.物种锐减
14.(2019·巴中)读长江沿岸经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黄土高原 B.最终注入东海
C.中游与下游的分界①是桃花峪 D.下游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是因为( )
A.水能资源丰富 B.可运输黄金
C.河流蜿蜒曲折 D.航运价值高
(3)长江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
A.上游多发展林业,利于保持水土
B.中游地势平坦,可发展畜牧业
C.下中游河湖众多,可发展海洋养殖业
D.沿岸湖泊可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15.(2019·兰州)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
B.水能资源开发主要分布在上游段
C.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
D.最终注入黄海
16.(2019·辽阳)下列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A.珠江 B.黑龙江 C.黄河 D.长江
17.(2018·德阳)下图是“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请帮该同学在上图中补充长江下游的开发条件( )
①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②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③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合理的是( )
A.上游河段利用水能开发水电 B.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运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18.(2018·滨州)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修复生态系统
C.促进工业发展 D.发展水产养殖
19.(2018·泰安)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最。读“长江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重庆,位于长江干流上游、地势第一阶梯上
B.②是武汉,位于赣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
C.③是南京,位于长江干流下游,江苏省行政中心
D.④是杭州,位于长江入海口
(2)有关长江沿江经济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江经济带是利用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优势形成的
B.大力发展航运、开发下游水能资源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C.长江三角洲经济、科技发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D.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
20.(2018·临沂)“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据下图“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 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C.荒漠化 凌汛 D.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上游河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2000年以来长江口输沙量下降明显,其原因是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上游植被的恢复、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等。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年输沙量,2010年长江口输沙量的数值是2亿吨。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2)读图分析可知,2000年以来长江口输沙量下降明显,其原因是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上游植被的恢复、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等。上游山区砍伐林木和中游湖泊围湖造田使水土流失严重,输沙量上升。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2.【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8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航运价值高,因此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3.【答案】(1)C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长江的二级支流有大渡河,汉江、嘉陵江和雅砻江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故答案为:C。(2)图中①处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修建以后,对提升水位、改善通航条件影响最大的江段是重庆至三峡大坝段,这一段位于三峡上游的最近处,故答案为:B。
【点评】(1)长江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主要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沅江、赣江和清江等。总长100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汉江、嘉陵江、雅砻江、沅江和乌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该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4.【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我国长江由于江阔水深、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加之沿线地区经济发达,所以货运量大,被称为“黄金水道”,①②④对,③错。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5.【答案】(1)D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长江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故A错误。冬春季节气候温和,河流无结冰期,故B错误。流域内植被茂盛,含沙量小,故C错误。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2)要促进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护流域内的山林湿地,起到涵养水源、减少含沙量、保持水土的作用,其他三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6.【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上游多发展林业,利于保持水土,故A正确,符合题意。长江中游地势平坦,可发展种植业,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下中游河湖众多,可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长江沿岸湖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的面积减小,洪水的防控能力减退,易发生洪涝灾害,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7.【答案】(1)C
(2)C
(3)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儿歌反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2)读图可知,汨罗江注入洞庭湖,经洞庭湖之后注入长江,属于长江水系。
(3)中国四大名楼是指山西永济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主要为湖南省,因此,可在附近城市观赏到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故答案为:(1)C;(2)C;(3)D;
【点评】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8.【答案】(1)C
(2)B
(3)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长江上游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二滩、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都位于长江上游。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图示流域为长江流域,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固堤坝,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
9.【答案】(1)B
(2)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三峡位于二三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快,水能资源丰富。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2)“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保护长江的核心理念:迁走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及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可有效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会破坏生态环境。故答案为:D。
【点评】(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该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三峡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10.【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解析】【分析】解: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题中在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会严重污染长江的水源,不符合习主席提出的要求。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沿线的主要城市有武汉、重庆、宜昌、荆州、南京、上海等。
11.【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向东最后注入东海,A错;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B错;宜昌和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C错;长江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12.【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围湖造田是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不利于保护长江生态。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退田还湖、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13.【答案】(1)A
(2)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从涵养水源、调蓄水量、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地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上游河段,所以A正确BCD错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游河段是调蓄水量的主要河段,也是能力最强的河段,水质污染是由乱排污水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引起的,所以A错误;水土流失主要是由破坏植被引起的,所以B错误;洪涝灾害是可以通过调蓄水量控制的,所以C正确;物种锐减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的,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1)A;(2)C
【点评】长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
上游——森林砍伐严重,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失。
中游——因为三峡大坝的建造,导致水上污染严重,森林砍伐严重植被稀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大了河流淤积,生态平衡破坏;
下游——围湖造田,导致泄洪不畅,湖泊淤积,调蓄能力下降,生态平衡破坏,易发生洪水;城市人口集中,污染严重。
14.【答案】(1)B
(2)D
(3)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为长江流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了东海;故B正确,ACD错误。
(2)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
(3)长江上游应发展林业,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故A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退耕还湖,增大河湖的蓄洪能力,可发展淡水养殖业,故BCD错误;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1)B;(2)D;(3)A;
【点评】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15.【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向东最后注入东海。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长江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ABC正确,D错。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16.【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因为航运价值巨大,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称。
故答案为:D
【点评】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17.【答案】(1)C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根据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结合长江流域的开发措施进行分析解答。(1)下游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包括长江三角洲平原、苏皖沿江平原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江面宽阔,水流平缓,航运价值极高,水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故①③④是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故答案为:C。(2)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故可以利用水能开发水电;上游干流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 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会影响行洪泄洪,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下游主要的问题是水质污染,不是水土流失。故答案为:A。
【点评】(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2)长江上游地区开发任务:水能资源开发。有丰富的降水,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有众多支流,水系庞大。中游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下游地区开发任务: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的发展。农业基础好,水资源丰富,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18.【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中,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修复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是一个热点问题,只要涉及到开发,生态问题总是首要考虑的,学生要有这种意识。
19.【答案】(1)C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沿岸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经济带。
(1)①是重庆,位于长江干流上游、地势第二阶梯上,A错误;
②是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B错误;
③是南京,位于长江干流下游,江苏省行政中心,C正确;
④是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D错误。
(2)长江经济带是利用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优势形成的,A正确;
大力发展航运、开发上游水能资源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B错误;
长江三角洲经济、科技发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辐射带动作用,C正确;
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源流概况及长江沿江经济带的相关知识点,综合性强,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0.【答案】(1)B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①为长江上游,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②为中下游的问题,除了泥沙淤积、水污染之外,还存在洪涝灾害的问题。
(2)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水量大,一二级阶梯及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都经过长江的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长江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能资源的分布,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长江各河段流经区域的环境问题及水能资源分布概况是答题的基础。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2.12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选择题二)
一、单选题
1.(2020·怀化)如图为1955年~2018年长江口输沙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10年长江口输沙量的数值是( )
A.1亿吨 B.2亿吨 C.3亿吨 D.4亿吨
(2)2000年以来长江口输沙量下降明显的原因有( )
①上游山区砍伐林木
②中游湖泊围湖造田
③上游植被恢复
④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1)B
(2)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2000年以来长江口输沙量下降明显,其原因是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上游植被的恢复、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等。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年输沙量,2010年长江口输沙量的数值是2亿吨。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2)读图分析可知,2000年以来长江口输沙量下降明显,其原因是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上游植被的恢复、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等。上游山区砍伐林木和中游湖泊围湖造田使水土流失严重,输沙量上升。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2.(2020·新疆)长江因其发达的航运价值被誉为( )
A.塞上江南 B.水能宝库 C.黄金水道 D.九曲回肠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8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航运价值高,因此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3.(2020·常德)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称为该河的一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为干流的二级支流。阅读长江流域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长江的二级支流有( )
A.汉江 B.嘉陵江 C.大渡河 D.雅砻江
(2)长江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黄金水道”,图中①处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后,对提升水位、改善通航条件影响最大的江段是( )
A.玉树至宜宾段 B.重庆至三峡大坝段
C.宜昌至武汉段 D.武汉至南京段
【答案】(1)C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长江的二级支流有大渡河,汉江、嘉陵江和雅砻江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故答案为:C。(2)图中①处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修建以后,对提升水位、改善通航条件影响最大的江段是重庆至三峡大坝段,这一段位于三峡上游的最近处,故答案为:B。
【点评】(1)长江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主要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沅江、赣江和清江等。总长100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汉江、嘉陵江、雅砻江、沅江和乌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该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4.(2020·阜新)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
①通航里程长 ②一年内通航时间长 ③每年河流结冰期短 ④沿线地区经济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我国长江由于江阔水深、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加之沿线地区经济发达,所以货运量大,被称为“黄金水道”,①②④对,③错。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5.(2020·宁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长江流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 B.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C.流域内植被稀少,含沙量大 D.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
(2)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点保护流域内的( )
A.山林湿地 B.水利工程 C.工矿企业 D.建筑用地
【答案】(1)D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长江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故A错误。冬春季节气候温和,河流无结冰期,故B错误。流域内植被茂盛,含沙量小,故C错误。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2)要促进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护流域内的山林湿地,起到涵养水源、减少含沙量、保持水土的作用,其他三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6.(2020·营口)关于长江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的说法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上游多发展林业,利于保持水土
B.中游地势平坦,可发展畜牧业
C.中下游河湖众多,可发展海洋养殖业
D.沿岸湖泊可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上游多发展林业,利于保持水土,故A正确,符合题意。长江中游地势平坦,可发展种植业,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下中游河湖众多,可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长江沿岸湖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的面积减小,洪水的防控能力减退,易发生洪涝灾害,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7.(2019·山西)儿歌“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既可以反映生活之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洞庭湖水系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儿歌反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与此节日相关的汨罗江属于( )
A.黄河水系 B.淮河水系 C.长江水系 D.珠江水系
(3)在图示地区过节时,可在附近城市观赏到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 )
A.山西鹤雀楼 B.江西滕王阁 C.湖北黄鹤楼 D.湖南岳阳楼
【答案】(1)C
(2)C
(3)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儿歌反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2)读图可知,汨罗江注入洞庭湖,经洞庭湖之后注入长江,属于长江水系。
(3)中国四大名楼是指山西永济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主要为湖南省,因此,可在附近城市观赏到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故答案为:(1)C;(2)C;(3)D;
【点评】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8.(2019·青岛)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结冰期短 B.水位变化大 C.地势落差大 D.径流量小
(2)图示流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甜菜 D.大豆
(3)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堤坝
C.退耕还湖 D.裁弯取直
【答案】(1)C
(2)B
(3)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长江上游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二滩、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都位于长江上游。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图示流域为长江流域,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固堤坝,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
9.(2019·苏州)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武汉相比,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河流水量大 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河流流速慢 D.河流含沙量小
(2)以下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
③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 ④迁走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B
(2)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三峡位于二三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快,水能资源丰富。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2)“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保护长江的核心理念:迁走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及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可有效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会破坏生态环境。故答案为:D。
【点评】(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该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三峡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10.(2019·张家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下列说法与习主席提出的要求不符的是( )
A.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土保持
B.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C.中下游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
D.退耕还湖,提高流域内湖泊调蓄能力
【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解析】【分析】解: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题中在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会严重污染长江的水源,不符合习主席提出的要求。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沿线的主要城市有武汉、重庆、宜昌、荆州、南京、上海等。
11.(2019·湘西)2019年2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湖北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下列关于长江描述正确的是( )
A.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渤海
B.是我国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
C.宜昌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
D.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被誉为“水能宝库”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向东最后注入东海,A错;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B错;宜昌和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C错;长江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12.(2019·湘西)下列举措,不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的是( )
A.围湖造田 B.退耕还林 C.治理水污染 D.设立休渔期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围湖造田是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不利于保护长江生态。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退田还湖、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13.(2019·福建)维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2)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
A.水质污染 B.水土流失 C.洪涝灾害 D.物种锐减
【答案】(1)A
(2)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从涵养水源、调蓄水量、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地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上游河段,所以A正确BCD错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游河段是调蓄水量的主要河段,也是能力最强的河段,水质污染是由乱排污水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引起的,所以A错误;水土流失主要是由破坏植被引起的,所以B错误;洪涝灾害是可以通过调蓄水量控制的,所以C正确;物种锐减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的,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1)A;(2)C
【点评】长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
上游——森林砍伐严重,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失。
中游——因为三峡大坝的建造,导致水上污染严重,森林砍伐严重植被稀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大了河流淤积,生态平衡破坏;
下游——围湖造田,导致泄洪不畅,湖泊淤积,调蓄能力下降,生态平衡破坏,易发生洪水;城市人口集中,污染严重。
14.(2019·巴中)读长江沿岸经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黄土高原 B.最终注入东海
C.中游与下游的分界①是桃花峪 D.下游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是因为( )
A.水能资源丰富 B.可运输黄金
C.河流蜿蜒曲折 D.航运价值高
(3)长江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
A.上游多发展林业,利于保持水土
B.中游地势平坦,可发展畜牧业
C.下中游河湖众多,可发展海洋养殖业
D.沿岸湖泊可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答案】(1)B
(2)D
(3)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为长江流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了东海;故B正确,ACD错误。
(2)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
(3)长江上游应发展林业,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故A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退耕还湖,增大河湖的蓄洪能力,可发展淡水养殖业,故BCD错误;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1)B;(2)D;(3)A;
【点评】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15.(2019·兰州)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
B.水能资源开发主要分布在上游段
C.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
D.最终注入黄海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向东最后注入东海。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长江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ABC正确,D错。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16.(2019·辽阳)下列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A.珠江 B.黑龙江 C.黄河 D.长江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因为航运价值巨大,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称。
故答案为:D
【点评】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17.(2018·德阳)下图是“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请帮该同学在上图中补充长江下游的开发条件( )
①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②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③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合理的是( )
A.上游河段利用水能开发水电 B.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运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C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根据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结合长江流域的开发措施进行分析解答。(1)下游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包括长江三角洲平原、苏皖沿江平原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江面宽阔,水流平缓,航运价值极高,水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故①③④是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故答案为:C。(2)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故可以利用水能开发水电;上游干流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 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会影响行洪泄洪,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下游主要的问题是水质污染,不是水土流失。故答案为:A。
【点评】(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2)长江上游地区开发任务:水能资源开发。有丰富的降水,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有众多支流,水系庞大。中游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下游地区开发任务: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的发展。农业基础好,水资源丰富,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18.(2018·滨州)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修复生态系统
C.促进工业发展 D.发展水产养殖
【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中,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修复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是一个热点问题,只要涉及到开发,生态问题总是首要考虑的,学生要有这种意识。
19.(2018·泰安)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最。读“长江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重庆,位于长江干流上游、地势第一阶梯上
B.②是武汉,位于赣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
C.③是南京,位于长江干流下游,江苏省行政中心
D.④是杭州,位于长江入海口
(2)有关长江沿江经济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江经济带是利用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优势形成的
B.大力发展航运、开发下游水能资源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C.长江三角洲经济、科技发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D.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
【答案】(1)C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沿岸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经济带。
(1)①是重庆,位于长江干流上游、地势第二阶梯上,A错误;
②是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B错误;
③是南京,位于长江干流下游,江苏省行政中心,C正确;
④是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D错误。
(2)长江经济带是利用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优势形成的,A正确;
大力发展航运、开发上游水能资源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B错误;
长江三角洲经济、科技发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辐射带动作用,C正确;
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源流概况及长江沿江经济带的相关知识点,综合性强,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018·临沂)“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据下图“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 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C.荒漠化 凌汛 D.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上游河段
【答案】(1)B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①为长江上游,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②为中下游的问题,除了泥沙淤积、水污染之外,还存在洪涝灾害的问题。
(2)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水量大,一二级阶梯及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都经过长江的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长江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能资源的分布,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长江各河段流经区域的环境问题及水能资源分布概况是答题的基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