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1 19: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盱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2022.1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涂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 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年11月8日晚,将会发生一次月全食,同时伴随月掩天王星的景观。我国东北部地区可以看到月食的全过程,中西部地区可见“带食月出”,也就是月亮升出地平线,月食已经开始。因为处在月全食阶段,月亮完全进入地球的影子,亮度大幅减弱,我们可以清晰观赏到月亮将天王星遮蔽的过程,且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此次掩星。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天体中,属于最基本天体的是(  )
A.月球 B.太阳 C.天王星 D.地球
2.上述关于此次天文现象的叙述中,没有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下图为光伏鱼塘和光伏牧场,上层光伏发电下层养殖的生态光伏电站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我国下列地区中,适合建生态光伏电站的地区及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能源需求大 B.华北平原——太阳能丰富
C.四川盆地——太阳能丰富 D.长江中下游地区——能源需求大
4.光伏鱼塘可能会(  )
A.提升大气温度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提高水面温度
5.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分析,正确的是(  )
A.近年来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较低
B.发达国家发电量远超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C.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6.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B.C.D.
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中国天宫空间站第二个实验舱“梦天”成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即将与在轨的天宫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据此完成7-8题。
7.对“梦天试验舱”与地球站通信联系干扰最大的是(  )
A.极光现象 B.耀斑爆发 C.流星现象 D.太阳辐射
8.“天宫空间站”航天员乘组开展出舱活动时,航天员(  )
A.脱离了地球引力作用 B.可以看到流星划过天幕
C.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D.面临失重、强辐射威胁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下图为日全食时拍摄的“贝利珠”(日全食刚开始或开始结束时,虽然月球将太阳遮掩住,但由于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日光仍可透过凹处发射出来,形成类似珍珠的明亮光点。)。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贝利珠”所在太阳大气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极光
10.地球上也能看到太阳被其他行星遮住的天文现象,此类行星有(  )
A.火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土星、天王星 D.水星、火星
下左图为“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发现于南京东郊一处1.74亿年以前早侏罗纪地层之中的“南京花”化石。回答11-15题。
11.关于化石和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 B.任何地层都有化石的分布
C.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有不同的代表性的化石 D.种类相同的化石只出现在同一地层里
12.左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据图推测②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点(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14.根据图中化石,推测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15.与“南京花”所处地质时期对应的左图中地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年10月24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消息称,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宣布,由我国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宏华制造的3000HP人工岛快速移运丛式井钻机,在阿布扎比打出了深达50000英尺的钻井,约合15240米,创造了最长油气井的新世界纪录。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
16.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地壳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
B.地壳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
C.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壳
D.地壳一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
17.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当地时间2022年11月6日13时23分左右,日本北海道东部海域发生5.3级地震,最大震感为3,震源深度40公里。
18.地震发生时,这时附近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能感受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纵波,上下颠簸 D.横波,左右摇晃
19.这次地震的震源可能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图为火遍朋友圈的盱眙铁山寺薄雾中的天泉湖秋景
20.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  )
A.水圈、生物圈 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21.图中各圈层(  )
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各自独立发展变化的
C.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读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回答22~25题。
22.该大气成分主要分布于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外层大气
23.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该大气成分的浓度降低,其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
A.大气透明度提高 B.大气透明度降低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D.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
24.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
A.气温降低 B.气压升高 C.密度减小 D.湿度增大
25.下列关于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
C.飞机一般飞行在平流层
D.地球大气又被称为氮氧大气
2022年3月28日早晨6时,重庆多地出现了辐射雾,重庆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8日6时至11时,渝中区、沙坪坝区等16个区县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辐射雾是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在初春、秋末和冬季较为常见。根据材料回答26-27题。
26.左图中的辐射雾形成主要是由于右图中( )
A.①强 B.②强 C.④弱 D.⑤弱
27.促使辐射雾消散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科研观测表明,夏季我国西北地区范围较大的绿洲农田、湖泊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显著偏低,甚至可低300C左右,蒸发量小于50%,湿度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大.这是由于绿洲、湖泊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被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
28.夏季我国西北绿洲及周边沙漠地区“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
①绿洲热容量大升温慢 ②绿洲地表植物蒸腾量大
③沙漠热容量小升温快 ④沙漠上空大气削弱作用强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9.白天“冷岛效应”的形成有利于(  )
A.抑制绿洲地表水分蒸发 B.迅速降低沙漠地表温度
C.増加沙漠地区白天降水 D.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快
30.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晩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每年七月“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成为拉萨一道美丽的气候风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1-32题。
31.关于拉萨“白天阳光灿烂”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B.纬度较高,夏季白昼较长,日照时间长
C.工业污染较少,空气洁净 D.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
32.拉萨7月份多“夜间瓢泼大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带,水汽较多 B.夜晚谷风强烈,谷底气流沿坡爬升而出现降水
C.山谷多盛行上升气流,降温剧烈 D.夜晚山风强烈,谷底气流辐合上升而出现降水
下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据此完成33-35题。
33.关于图中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风向 B.②为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③只改变风向 D.④只影响风速
34.下列关于图中的风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高空的风 B.南半球近地面的风 C.北半球高空的风 D.北半球近地面的风
35.下列关于图中a、b、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 B.c-b=b-a C.a>b>c D.abc三条线之间距离相等
下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分布图。读图36-38题。
36.下列对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为温度 B.②为盐度
C.③为密度 D.③为盐度
37.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C.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38.若图中曲线表示太平洋某地海平面等温线和洋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为北半球寒流 B.能够加快海轮的航速
C.此海域可能形成大渔场 D.此海域盐度可能低于同纬度
39.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表示地层结构,则地层所代表的地质年代是连续的
B.若表示地球圈层结构,各圈层界限分明
C.若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①②所表示的是光球层
D.若表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轨道,行星①比④的表面温度低
读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
甲 
甲甲 海南椰树 乙 黄山迎客松 丙 大漠胡杨 丁 东北林海
40.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B.乙——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C.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D.丁——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4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林木四季常青——纬度较低,常年温度较高
B.乙地林木生长较快——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C.丙地林木根系发达——深居内陆,常年太阳辐射强
D.丁地林木叶呈针状——临近海洋,常年降水丰富
42.与丁森林植被相比,乙地山下森林植被(  )
A.植物种类简单 B.垂直分层复杂 C.叶面质硬窄小 D.藤本植物少见
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
43.图中虚线代表等压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图中①②③④⑤气压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2分)
(2)甲乙两地相比较,甲地气压较 (高/低),甲地气温较 (高/低),甲地垂直方向上的气流 (上升/下沉)。(3分)
(3)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3分)。
4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图1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图2为海绵城市模型。
(1)图1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1分)
(2)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B_________、E_________。(2分)
(3)图中城市正在建设海绵城市,说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影响了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哪些环节。(3分)
(4)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2分)
A.减少城市用水量 B.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C.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D.缓解城市内涝
盱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2022.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C D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A D A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C C D B C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C D B B B A D C
题号 41 42
答案 A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
43.
(1)④ ⑤(2分)
(2)高 低 下沉(3分)
(3)地面冷热不均,热上升冷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近地面冷高压热低压,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环流。(3分)
44.
(1)海陆间循环(1分)
(2)水汽输送 下渗(2分)
(3)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蒸腾)等环节。(3分)
(4)BD(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