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bāo guǒ kuàng chǎn kāng kǎi
gòng xiàn jī běn lán qiú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肆虐(niè) 璀璨(cuǐ) 山郭(guō) (姓)
B.盘踞(jù) 威胁(xiè) 风簸(bò)(颠簸)
C.蝈蝈(ɡuō) 铁锹(qiāo) 排闼(tà)(小门)
D.参天(cān) 记载(zhǎi) 枯竭(jié)(干涸)
3.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牵牛 山郭 矛檐 甘蔗 B.遨游 拐杖 雨露 嘟囔
C.威协 闺女 绿洲 排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B.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C.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遇到再大的困难,所以工程技术人员总能解决。
B.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姑娘们跳起了动听的舞蹈。
C.为了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D.各个班级完善和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
6.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对偶的一项是( )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7.比一比,再组词。
竭( ) 遨( ) 赐( ) 慨( )
渴( ) 傲( ) 惕( ) 概( )
8.按要求写近、反义词。
近( )←恩赐→反( ) 近( )←渺小→反( )
近( )←破坏→反( ) 近( )←恭敬→反( )
9.手拉手,找朋友。
晶莹的 土地 每一处 耕地
有效的 波光 每一片 沙滩
神圣的 保护 每一座 河流
粼粼的 露珠 每一条 山脉
10.找出下列各句的病因,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A.词序有误;B.成分残缺;C.搭配不当;D.不合逻辑;E.含混不清,有歧义。
(1)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
(2)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
(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
(4)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
(5)他是全部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
11.我是小教练,整理乱句并不难,填上序号。
( )研究小组花了一年多时间,他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咨询了林业、科技、环保等专家学者,掌握了大量资料。
( )母亲告诉她,运到城里作绿化了,小女孩当下对着母亲伤心地哭了。
( )几年前的一个中午放学回家,欧苏红发觉院子中央的大桂花树不见了。
( )擦干眼泪,欧苏红决定:写一篇论文,为决策层遇到类似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 )研究小组得出结论:由于城镇生活环境不同于农村,移植到城镇的大树,其成活率大打折扣。
( )在老师的帮助下,欧苏红成立了研究小组,开始了实地调研。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奔流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湖阴先生壁》中描写庭院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一首描绘江南春景的诗,诗中表现江南春光晴朗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片段,回答问题。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13.选文中提到了四种自然资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中“再生”的意思是_____ ___。“它们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15.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至少”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只限于_______ ___这个范围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 ____。
16.从选文中可知,如果人类不珍惜自然资源、不注意保护地球,后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青青庭院
①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②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③每到六月,北屋前的石榴树会开满火红的花朵,它们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A着,贪婪地B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地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乱撞,腹部一鼓一鼓的,淡黄的翅膀风车一样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④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⑤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山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脱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想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⑥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有改动)
17.画“ ”句中A、B两处填入哪两个字更恰当( )
A.闹 采 B.闹 吮 C.叫 采
18.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3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19.第4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
20.关于本文的思想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描述了儿时故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B.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C.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滋养。
D.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今日的景色,表达了女儿对故园的喜爱。
三、习作表达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习作。
我们渴望拥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生活中水、电资源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白色污染的威胁,生活垃圾的侵蚀……
选择其中的一个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写倡议书要求:①提出具体建议。②分条而列,建议合理。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包裹 矿产 慷慨 贡献 基本 篮球
2.C3.B4.D5.C6.C
7. 竭尽 遨游
天赐
慷慨 口渴 骄傲 警惕
大概
8. 赏赐 索取 微小 伟大 损害 保护 尊敬 轻视
9.
10. C A B E D
11. 5 2 1 3 6 4
12.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13.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14. 继续生长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15. 列数字 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 准确性
16.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7.B
18.写出了故乡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表达了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同时间接地写出了绿的盎然生机。
19.含义:难以忘怀故园的绿,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的精神滋养
作用:点出本文的主旨。
20.C
21.例文: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拥有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向大家发出倡议:
(1)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
(2)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为了保护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尽量购买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产品。
(4)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绿化活动。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建生态文明,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让地球母亲越来越美丽。
倡议人:小明
2021年1月1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