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2 14: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3.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氧又降温 D.产生二氧化碳
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5.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 B.温度低于着火点
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 D.纸杯不是可燃物
6.“清洁能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 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
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 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
二、填空题
7.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相关问题。
(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燃着的蜡烛扣上烧杯后,过一会儿燃着的蜡烛熄灭了,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4)将煤制成蜂窝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8.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燃烧起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放入较多的蔬菜。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一支烟头会引发一场火灾,从燃烧的条件上讲,烟头的作用___________。
(4)“釜底抽薪”灭火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
(5)天然气泄漏容易引起爆炸。如果家里天然气泄漏,你的应急措施是(答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________。
(7)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__________,它们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9.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___________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⑶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三、推断题
1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请写出下列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1.亮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粉尘爆炸实验,相关操作及现象如下:在一右侧开口的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用打气筒迅速压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1)该实验中的面粉属于_____,在塑料筒中放点燃的蜡烛是为了_____,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实验中发生爆炸,除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外,同时还必须发生在_ ____。
(2)请你提出一条生产面粉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____ _。
五、计算题
12.新近,我国部分城市首次使用二甲醚作为公交车的燃料,有效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二甲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aHbOd(二甲醚)+3O22CO2+3H2O
请通过计算回答:
(1)a=______;b=______;d=______。
(2)23 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13.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 2CO2+ 3H2O
②aC2H6O+5O22CO2+2CO+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________。
(2)反应________ (选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计算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14.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 (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15.把含有铜粉的干燥氧化铜粉末共42 g,放入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并加热,待氧化铜反应完全后,冷却称重,得到铜粉为35.6 g,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2.A3.C4.B5.B6.B
7. 湿抹布盖灭 温度低于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8. 湿抹布扑灭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升温至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 关闭阀门 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9. 导热 CuO A
10. O2 CO CH4 CH4+2O2CO2+2H2O
11. 可燃物 引燃面粉 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使面粉与空气混合均匀,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有限空间内 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12.(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1)a=2;b=6;d=1。
(2)解:设23 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x克氧气?生成y克二氧化碳.
CaHbOd(二甲醚)+3O22CO2+3H2O
46 96 88
23 x y
= ,x=48g. =,y=44.
答:23 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48克氧气?生成44克二氧化碳。
13.(1)2
(2)①
(3)解,设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之得:x=5.6g。
答: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5.6g。
14.(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有氧气,氧气助燃;(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二氧化锰 2H2O + O2↑
68 32
(1-83%)×100g x
68/(1-83%)×100g =32/x
x= 8g
15.解法一:设42 g混合物含铜粉的质量为x。
,解得。

解法二:设42 g混合物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x。
,解得。
解法三:反应后质量减少42g-35.6g=6.4g,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设氧化铜的质量为x。
,解得。
答:混合物中含氧化铜32g,它的质量分数是76.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