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下《一分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钟”“元”第9个生字,会写“元”“共”“坐”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寻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学习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通过讨论“元元迟到的原因”初步知道一分钟虽短但很宝贵。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及微课,准备好本课的生字字卡片及词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马上要上课了,徐老师希望你们上课的时候能够更加专心呢,所以现在请你们快趴着休息一下吧。
“丁零零……”播放闹钟声唤醒休息中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有个小伙伴来喊你们醒来上课啦!
2.学习“钟”字,揭示课题。
(1)瞧,是谁把你们叫醒了呀 (展示“闹钟”实物)
(2)是呀,是闹钟,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出它的名字。(出示词语卡片“闹钟” ,齐读,抽读,注意翘舌音,幷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3)闹钟的“钟”,左右结构,“金字旁”再加一个中间的“中” 字。
(4)指着闹钟,我们都知道闹钟上的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和一分钟有关。(补充课题: 一分,然后将课题完整地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分类识字
1.听情景朗读。这篇课文写了谁的故事呀
反馈并随机学习生字“元元”,说说生活中哪儿见过这个字。
2.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句子,给自然段标好序号。
3.反馈一共6个自然段。
4.检查生字。
(1)生活中识字。共、汽
(2)动作中识字。洗、背
(3)比较中识字。已、己
(4)语境中识字。决定、已经
三、再读课文,探析原因
过渡:元元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生读。
(2)思考:闹钟响的时候,元元在想什么?划出元元心里想的句子。
(3)交流指导:“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感受元元没睡够,体会元元的不在乎。生再读句子。(板贴:再睡一分钟)。
过渡:可是,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 他发生了什么事?
2.学习第五、第六自然段
(1)指生读。
(2)出示图片:红着脸,低着头的元元。说说元元此刻的心理。
(3)学生扮演元元迟到的场景,体会元元的尴尬。
3.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过渡: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2-4自然段,划出原因的句子。
交流划出的句子,并总结提炼出原因,板贴。
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没赶上绿灯)
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没坐上公共汽车)
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决定走路上学)
(1)指生读句子。
(2)指导个性化朗读,随机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独处相应的语气。)
(3)出示练习,填空。
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 没赶上绿灯 )。
因为没赶上绿灯,所以( 没赶上公共汽车 )。
因为没赶上公共汽车。所以( 决定走路去上学 )。
因为走路去上学,所以最后( 迟到了二十分钟 )。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小朋友们很能干,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元元找到了迟到的原因,元元还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嘛?(录音播放)
2.出示带生字的儿歌,检查认读。
丁零零,闹钟响, 马路口,遇红灯,
元元想,再睡会(儿)。 公交站,汽车开。
洗了脸,吃了饭, 叹口气,决定走,
背书包,上学去。 到学校,迟到了。
3.出示会写字:元、共、坐
(1)小朋友们,这三个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笔画嘛?
(2)要求:
元:下横略长上半格,竖中线上写好竖。
共:先横后竖有长短,撇点对着竖画写。
坐:二人端坐土上,底横不长坐不住。
(3)师范写,生范写。
(4)书写展示,点评反馈。
五、拓展延伸,铺垫情感
视频播放: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感受一分钟虽短,但很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