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单元复习课
一、课标解读
1.7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的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知识框架
三、考点梳理
01
水循环
一、“水的行星”
1 . 地球上的水呈 、
、 ,
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之中。
2 . 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3 .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
主要是 、 以
及 水。
固态
液态
气态
冰川
两极
中低纬度
河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 . 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 循环、 循环、 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海陆间
陆地内
海上内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 . 水循环把 圈、 圈、 圈和 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
2 .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 平衡,影响着全球的 变化。
3 . 水循环是 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在其驱动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 。
大气
生物
水
岩石
动态
气候
海陆
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 . 洪涝灾害包括 灾害和
灾害。
利用 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 灾害。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洪水
雨涝
气象
洪涝
2 . 防御洪涝灾害,需要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 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 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工程
非工程
水库
预警
0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五、海水的性质
( 一)海水的温度
1 . 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
( 1 )一般来说,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 些,冬季 些。
( 2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 些,高纬度 些;
( 3 )暖流水温 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 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太阳辐射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2 . 海水温度在垂向上的变化----自表层向深层不均匀 :
( 1 )在表层区,海洋水温基本上趋向于 分布;
( 2 )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 ;
( 3 )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 。
递减
均匀
降低
偏低
( 二)海水的盐度
1 . 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
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 。
2 . 海水盐度在垂向上存在着分层 :
浅表层盐度比较 ,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变化,到一定深度,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
35
偏低
均匀
( 三)海水的密度
1 . 在低纬度海区,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 ,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
2 . 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 。
增大
很小
六、海水的运动
1 . 海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 和 。
2 . 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波浪造成的颠簸,对 、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3 . 潮汐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海港工程、 、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有关。
4 . 洋流有 和 之分。
5 . 全球的大洋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 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 、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 等都有影响。
波浪
潮汐
洋流
波浪
海上航行
航运交通
寒流
暖流
热量
气候
航海
03
海洋与人类
七、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 ,海水养殖、 、填海造陆等产业活动,让人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资源
资源开采
(一)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 和工业原料,并可以提取各种药品和 。
生活用品
保健品
(二)海洋矿产资源
1 .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2 .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 (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大陆架
沉积物
(三)海洋空间资源
1 . 海洋交通运输,具有 、价格低、污染少的特点。
2 . 海洋空间利用包括 、海上生产空间、 、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运量大
运输空间
海底通信
八、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 . 应用于海洋开发,促使海洋产业迅猛发展。但是,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方式使海洋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多种威胁。
2 .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影响明显,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 。
高新技术
生态环境
四、随堂检测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 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 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 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D.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
D
D
3.要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 ②加固沿海大堤 ③人工降水 ④修建入海新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下列关于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纬递减
C.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在赤道附近
D.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海区盐度高
B
D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矿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 °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C
A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④洋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A
继煤、石油、天然气后,能源家庭又出现了新成员---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丰富,目前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完成下列小题。
8.可燃冰主要存在于( )
A. 南北两极 B. 海底 C. 地壳内部 D. 地幔内部
9.下列空间利用方式属于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利用的是( )
A. 海上船舶、海底管道 B. 海洋公园、海底电缆
C. 海上工厂、海上博览会 D. 海上油库、海底隧道
B
A
10. 1970年,联合国为海洋污染下了一个定义:“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有害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因而造成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环境优美程度等有害影响。”目前,日益成为海洋污染的突出问题的是( )
A.沿海城市排放出的大量生活污水
B.工业生产中排放出的废弃物
C.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
D.施入农田的杀虫剂最终进入海洋造成的污染
C
谢谢观看。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