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名师导航】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5章 光的折射(考纲解读+思维导图+考点解析+易错分析+真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名师导航】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5章 光的折射(考纲解读+思维导图+考点解析+易错分析+真题训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1 20:5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师导航】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5章 光的折射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内容 命题趋势
1. 光的折射 ★★★★ 1.了解光的折射的特征,理解折射现象,知道光路的可逆性。 2.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3.初步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可能折射(色散);反射、直线传播、折射综合题。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综合题、实验题,分值3-4分.
2.看不见的光 ★★
3.光的色散 ★★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1)内容: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③当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④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图示:
3.光的折射现象:池底变浅。
(1)原理:从池底A点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从A′点射来的,A′点就是A点的变高(填“高”或“低”)的虚像。
(2)规律:在折射成像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点和像点在同一直线上,这一规律经常用来进行相关的作图。
4.注意:①法线是为了科学、准确描述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时而引入的“辅助线”,它既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又与反射面(界面)垂直,在光路作图时,箭头(表示传播方向)、实线、虚线要清楚区分开来;②发生光的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③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光线还会发生反射。
1. 春天到了,降雨量增多,五一假期各中小学校都下通知禁止学生独自到池塘、河沟、水坑等不安全的地方游泳、玩耍,因为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情况要浅,会让我们判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溺水,下列几种情况与此现象形成原理一样的是(  )
参考答案:C
2.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入射光线AO与水面的夹角为40°,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知识点二: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3.下列实例中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_____;利用光的反射的是________;
利用光的折射的是__________.
①凿壁偷光 ; ②立竿见影; ③激光准直; ④汽车观后镜;
⑤海市蜃楼; ⑥云在水中飘; ⑦形影不离; ⑧自行车尾灯;
⑨通过“猫眼”观察门外; ⑩潜水员在水下看到岸边的树“变高了”;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参考答案:①②③⑦ ;④⑥⑧;⑤⑨⑩ 。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①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
②阳光下,立竿见影
③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
④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⑤桥在水中的“倒影”
⑥用放大镜看地图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知识点三: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定义: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散现象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把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光。
4.把被三棱镜分解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5.光谱中在红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称为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的热作用越强。
6.光谱中紫色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作用是杀菌、防伪等。生活中既要合理利用紫外线,又要防止紫外线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5. 如图所示,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镜的下部浸入水中.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纸上,我们可以看到白纸上生成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现象。
参考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光的色散
6.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空调 B.树荫底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从水面上看池底变浅是由于光的反射 D.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参考答案:A
知识点四:物体颜色
1. 我们到物体的原因:眼睛接收了物体发射或反射出来的光.
2. 物体的颜色:
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光决定,如蓝色透明玻璃只能透过蓝色光;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光决定,如我们看到小红旗呈红色,是因为小红旗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
注:无色透明的物体透过所有色光,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7.如图所示,201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吸引了全球目光。国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国歌声是通过 传播到人们耳中的,由于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周边观看阅兵的群众能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呈红色是因为它 (选填“吸收”或“反射”)红光,队伍看上去整齐划一,是因为光的 传播原因。
参考答案:空气;漫反射;反射;直线。
8.如图,春晚舞蹈《朱鹮》飘逸灵动,静谧梦幻,演员对朱鹮的演绎惟妙惟肖,宛若一幅流动的画,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演员们动作整齐向前走时,彼此是运动的
B.舞台上的地屏光滑平整,相当于一个个平面镜
C.演员脚上的红鞋子会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
D.从地屏上看到演员,说明光照地屏上发生折射
参考答案:B
易错点1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确定三线与两角的位置关系
典例6:如图,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在图中标出折射角α并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错解】如下图,理由: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据图可知,入射点为O,先过入射点O画出法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则B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α,如图所示:
【析错】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入射、折射光线,进而确定反射光线,得出反射角、入射角和折射角。
【正解】如下图.理由:据图可知,入射点为O,先过入射点O画出法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则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α,如图所示:
▲▲变式练习1
(2022 杭州模拟)根据要求作图: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作出其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参考答案:如下图
▲▲变式练习2
(2022 天津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请完成光路图。
参考答案: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2 攀枝花)下列光学情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拱桥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图乙“弯折的铅笔”,是放大的实像
C.图丙“墙上的手影”,是放大的虚像 D.图丁“后视镜中的车辆”,是缩小的实像
2.(2022 威海)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其原因是发生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2022 通辽)下列现象中,与筷子在水面处“折断”原理相同的是(  )
4.(2022 大连)下列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5.(2022 徐州)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2 常州)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黄昏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导致其贸然飞往撞击受伤。鸟儿在如图所示位置所见情景,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  )
A.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B.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7.(2022 牡丹江)下列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  )
A.B.C.D.
8.(2022 聊城)《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9.(2022 玉林)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  )
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
10.(2022 娄底)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句中描绘声音在山谷中产生回声
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句中“汤沸”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11.(2022 毕节市)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峰多巧障日——山峰挡住太阳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C.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
12.(2022 哈尔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13.(2022 福建)如图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14.(2022 眉山)周末小明和妈妈在湖边树荫下乘凉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是(  )
A.湖面波光粼粼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湖中鱼游“浅”底 D.湖中出现了天空中的白云
15.(2022 台州)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其中表示折射光线的是(  )
A.AO B.OB C.OC D.ON
16.(2022 扬州)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22 金华)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  )
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
18.(2022 重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蕴含了光的折射知识,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9.(2022 济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犬吠”是依据听到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来判断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寒冷气流液化形成的
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了折射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荷动”是因为鱼散去时对荷花施加了力的作用
三.填空题(共12小题)
20.(2022 呼和浩特)小亮同学坐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漂,鱼在云上游”。则,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    (选填“相同”或“不同”);看到的鱼相比实际的鱼,距水面的距离    (选填“远”或“近”);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    (选填“东”或“西”)移动;看到的水中鱼和水中云,是鱼和云所成的像,关于这两个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21.(2022 东营)下列光现象:①手影游戏;②海市蜃楼;③小孔成像;④池水变“浅”,   (选填序号)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选填序号)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22.(2022 阜新)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界面CD上面的介质是    。
23.(2022 怀化)2022年4月18日,怀化出现了“日晕”奇观,它是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此过程发生了    (物态变化名称),太阳光穿过云层即在小冰晶上发生    (选填“折射”或“反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这就是“日晕”。
24.(2022 扬州)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1)   ;(2)   ;(3)   。
25.(2022 辽宁)幸福小区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电梯门打开时,小玉看到“自己”,这是由于光发生    而形成的    像;走进电梯,“像”会    (填“靠近”或“远离”)她。门上的传感器通过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
26.(2022 百色)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其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27.(2022 湖北)雨天的夜晚,我们在马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路灯周围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雨天,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或“三棱镜”),路灯的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    现象,不同颜色的光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
28.(2022 无锡)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
29.(2022 广州)小明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显示桌面上A、B、C位置的温度如图1所示,接着他用手快速摩擦其中一个位置,在另一个位置喷上温度为25.5℃的酒精,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如图2所示。
(1)小明在A、B、C哪个位置用手快速摩擦桌面?   。
(2)喷在桌面上的酒精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该物态变化过程要吸热还是放热?   。
(3)图2中A、B位置发出的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是否相等?   。
30.(2022 达州)2022年4月28日,君君中午一进家门就激动地喊道:“妈妈快看,太阳好漂亮!”妈妈到阳台往天空一看,原来达州上空出现了漂亮的日晕。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高空中有卷层云时,高空中会飘浮着无数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成的冰晶,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会发生反射和    ,太阳光被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
31.(2022 苏州)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    色。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    色。
四.作图题(共10小题)
32.(2022 内江)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中,请用箭头标出光传播的方向。
33.(2022 长沙)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进入水后的光线。
34.(2022 铜仁市)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并穿过玻璃砖,请你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
35.(2022 遵义)某同学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探究光学规律时,观察到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36.(2022 滨州)一条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其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37.(2022 菏泽)在防溺水教育活动中,老师告诉学生,池塘里水的实际深度比看起来的深度要大,不能贸然下水游泳。如图为解释这一现象的情景,其中A为水底的物体,A′是岸边儿童看到的A的像。请你在图中作出过O点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8.(2022 辽宁)承德避暑山庄湖景如画,如图甲所示。小玉同学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鲤鱼。图乙中,A点代表建筑物的顶点,B点代表小玉看到的鱼,C点代表小玉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
(1)A点在水中的像A'; (2)小玉看到A'的光路;(3)鱼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图。
39.(2022 鄂州)游泳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和健美体型的运动,但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如图所示,某游泳馆救生员在泳池边的高椅子上注视着泳池中的动向。他发现由于泳池边缘的阻挡,池底有一块视觉盲区监管不到。请画出一条光线从池底盲区边缘处刚好射入救生员眼睛的光路图。
40.(2022 贵阳)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图中虚线表示法线)
41.(2022 巴中)如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OB,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OC。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42.(2022 河池)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
43.(2022 枣庄)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    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
44.(2022 宜昌)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
(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    。
(2)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发现,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选填“>”“=”或“<”)入射角。
(3)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    ,如果看到    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45.(2022 云南)小华偶然间竖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
(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叫做    (选填“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
(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甲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按照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察物体(观察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    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    影响成像位置(选填“会”或“不会”)。
(3)为了观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况,他将第二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据如图戊所示。
①分析图戊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cm;
②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    观察者(选填“靠近”或“远离”)。
(4)从图戊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    。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    (选填“浅”或“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解答】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在水面上成的等大虚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正确;
B、铅笔斜插入水中,铅笔在水面处看起来变折了,这是由于铅笔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成放大虚像,故B错误;
C、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一个放大的影子,故C错误;
D、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成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从水中的车轮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车轮上的花纹变密集了,所以水中部分的车轮看起来变“扁”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解答】筷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A、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形成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
BC、日食现象和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A、立竿见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A图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而且没有发生折射,B图没有发生折射,C图光的传播方向错误,故只有D正确。
故选D。
6.【解答】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这是因为远处的蓝天白云反射的光在玻璃与空气分界处发生了反射进入了鸟的眼睛,是光的反射现象;
鸟儿在黄昏时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这是室内绿色植物反射的光通过玻璃与空气分界处发生了折射进入了鸟的眼睛,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A。
7.【解答】A、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A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故A错误;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而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故B错误;
C、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D、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钱反射出的光线被碗侧壁挡住,人看不见钱了,倒入一些水后,钱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钱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解答】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正确;
故选:B。
10.【解答】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意思是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这是声音反射形成的回声现象,故A正确;
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的“浓阴”是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
D、由水沸腾的特点可知,“汤沸”后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1.【解答】A、“峰多巧障日”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B错误;
C、镜子可以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江中看到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月亮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12.【解答】
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错误;
B、阳光经物体表面到人眼,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
D、简易潜望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3.【解答】A、屏上的皮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里的“折筷”,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镜中的花瓶,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解答】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是平面镜,看到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茂密树林下的圆心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空隙所成的像,即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湖中鱼游“浅”底,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的眼睛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比鱼实际位置偏高(浅),故C符合题意;
D、湖中出现了天空中的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解答】光发生折射时,会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由图可知,AO为入射光线,AO在空气中;OC在水中,为折射光线。
故选:C。
16.【解答】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对于球体而言,入射点与球心所在的直线即法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就图而言,OO2所在的直线即法线,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①。
故选:A。
17.【解答】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这就是影子的成因,故A错误;
B、水中放大的“勺头”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水中弯折的“汤勺”是汤勺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所以看起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C正确;
D、平面镜中的“杯子”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8.【解答】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B正确;
C、透过树林的光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长廊上的树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9.【解答】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犬吠”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A正确;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雪”是固态的,它是由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直接凝华成的冰晶,故B错误;
C、当光从水底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水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看起来浅了,故C正确;
D、静止的荷花动起来,是鱼对荷花施加了力,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共12小题)
20.【解答】小亮看到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相同;
小亮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升高了,即距水面的距离近,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虚像;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当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时,则天上的白云在向东移动;
看到的水中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这两个像都是虚像,故选B。
故答案为:相同;近;东;B。
21.【解答】①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传播到不透明的物体时,被物体挡住,就形成了影子;
②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③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池水变“浅”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比真实位置要浅的虚像;
故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是①③,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是②④。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
22.【解答】
如图CD是界面,∠AOC=60°,则∠BOD=60°,
所以入射角为90°﹣60°=30°,
而∠COE=48°,则折射角为90°﹣48°=42°;
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上边是空气,下边是水。
故答案为:30;42;空气。
23.【解答】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太阳光穿过云层进入人的视野发生折射,使人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这就是“日晕”。
故答案为:凝固;折射。
24.【解答】(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并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光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关系;
(2)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形成的,如果物体在焦点之外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之内成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答:(1)凸透镜;(2)直线传播;(3)倒立的实像。
25.【解答】抛光的不锈钢板相当于平面镜。小玉看到不锈钢板“里面”的“自己”,这是由于光发生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走进电梯,物距减小,属于像距也会减小,此时“像”会靠近自己;
门上的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
故答案为:反射;虚;靠近;红外线。
26.【解答】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其中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
27.【解答】雨天的夜晚,我们在马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路灯周围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雨天,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三棱镜,路灯的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色散现象,不同颜色的光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
故答案为:三棱镜;色散。
28.【解答】“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
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
故答案为:色散;绿。
29.【解答】(1)位置A的温度升高的多,说明位置A用手快速摩擦桌面。
(2)喷洒在手上的酒精会很快变干,是因为酒精蒸发成了气体,属于汽化过程,汽化吸热。
(3)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故答案为:(1)A:(2)汽化:吸热:(3)相等。
30.【解答】(1)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2)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
故答案为:凝华;折射。
31.【解答】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是单色光,而红纸只能反射红色光,因此此时红纸呈现黑色;
而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是复色光,红纸可以反射复色光中的红色光,因此此时红纸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黑;红。
四.作图题(共10小题)
32.【解答】如图所示,先过入射点O画出法线MN,由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可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则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
33.【解答】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34.【解答】
过入射点先作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5.【解答】先过入射点O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法线的上侧作出反射光线OB;
光由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在空气中法线的上侧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36.【解答】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等于90°﹣60°=30°,则入射角等于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水面下画出入射光线;
从入射点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37.【解答】水底的物体A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A′点,连接眼睛与O点即为折射光线,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8.【解答】(1)作出发光点A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为其所成的像A′,如图所示:
(2)连接A′C,与水面交于O',则O’C为反射光线,连接A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人看到的鱼在水中,光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了船上的人的眼睛,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岸边的人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故直接连接眼睛C与B上方一点B′,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9.【解答】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根据人的眼睛和泳池边缘作出折射光线可得入射点O,连接O点、盲区左边缘可得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40.【解答】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41.【解答】先过折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OA,方向指向入射点,然后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右侧画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42.【解答】(1)图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此时入射角的大小为45度;
(2)由表格数据和图示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故答案为:(1)45;(2)小于;增大。
43.【解答】(1)利用光具盘表面的漫反射可以显示光路,同时能直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20.7°,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为30°,所以当入射角等于35°时折射角20.7°≤β≤30°;
(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且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45°。
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小于;(4)45°。
44.【解答】(1)由图可知,光路1和3是关于90°线对称,所以90°线是法线,0°线是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光路2是折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80°。
(2)由实验现象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光路1与法线夹角40°,即入射角为40°,根据(1)可知,折射角>入射角;
(3)为了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也可以让入射光逆着光路2射入,如果看到折射光逆着光路1射出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80°;(2)>;(3)让入射光逆着光路2射入;折射光逆着光路1射出。
45.【解答】(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叫做提出问题;
(2)①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也标记了像的位置,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像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不会影响成像位置。
(3)①从图中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2.13cm;
②一块玻璃砖时像到物的距离为l1=2.13cm,
两块玻璃砖时像到物的距离的增加量Δl2=2.15cm>l1,
三块玻璃砖时像到物的距离的增加量Δl3=2.35cm>Δl2,
随着玻璃砖的增多,像到物的距离的增加量逐渐增大,但是像到观察者的距离在靠近,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靠近观察者。
(4)从图戊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到物体的距离越大,像与物的距离越远。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浅。
故答案为:(1)提出问题;(2)①像;②不会;(3)①2.13;②靠近;(4)越远;(5)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