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2 08: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隋唐五代中的扬州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炀帝的扬州情节
隋朝:
建立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
都城:长安
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灭陈
文帝命杨广为扬州总督镇江都。杨广在江都待了九年,每年入朝一次,这使他和扬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隋炀帝的扬州情节
营造东都洛阳
1.政治上:洛阳便于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
2.经济上:洛阳地势险要,位置适中,交通方便,便于转运物资。
开通大运河
1.政治上: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隋政权。
2.经济上,便利从南方漕运粮食物资,以供中央政府需要。
3.军事上:便于运输军队和物资的运转。
4.隋炀帝个人因素。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利:
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②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③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④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弊: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隋炀帝的扬州情节
我梦江南好,
征辽亦偶然。
但存颜色在,
离别只今年。
—杨广《我梦江南好》
时间 主要事迹
605 一下江都:命自长安至江都建立离宫四十余所,又派人往江都造龙舟及杂船。
610 二下江都:正值江都宫建成之时,待了近一年的时间。
616 三下江都:正值隋炀帝三伐辽东失败,国内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部将所杀。
唐前期的扬州
唐朝:
建立时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
都城:长安
材料二:
广陵当南北大冲,百所集。
—《唐会要》
扬、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致擢居显位。
—《旧唐书·杨贵妃传》
1.依据材料二,扬州在唐前期呈现什么样的状况?
繁荣
2.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唐前期的扬州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之由于充分利用大运河,处于运河与长江交汇点上的扬州更加蓬勃发展,为南北货物重要的集散地,商业和手工业也日益兴盛起来。
唐前期的扬州
商胡离别下扬州,
忆上西陵故驿楼。
—杜甫《解闷十二首》
结合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唐朝的民族交融。
民族 地区 措施、政策、重要事迹
东突厥 西北 唐朝反击并消灭东突厥,草原各族奉唐太宗为“________”。后叛唐自立,为回纥所灭。
西突厥 西北 唐高祖联合回纥灭西突厥。设置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回纥 北部 回纥灭东突厥。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_________。后政权瓦解,后发展为_______族。
藏族 西南 _________入藏,嫁给松赞干布;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建___________碑。
靺鞨 东北 靺鞨首领大祚荣被唐玄宗封为___________。
天可汗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怀仁可汗
维吾尔
文成公主
唐蕃会盟
渤海郡王
特点:政策开明、措施灵活、方式多样、因俗而治
从战争到设置机构
册封
册封
和亲、会盟
总结解决民族问题措施:
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
唐朝的繁荣
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
—卢求《成都记序》
先是,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
—《旧唐书·秦彦传》
扬州没有受到安史之乱的破坏,北民纷纷南下扬州,使扬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
唐后期至五代的扬州
扬州、楚州等地成为唐王朝的立国之本,是唐王朝的财富来源。
唐后期至五代的扬州
藩镇的基本类型 河北地区:“河朔三镇” 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
东南地区 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
中原、西南、西北地区 依附与游离双重色彩
D
(2018·全国Ⅰ卷,25) 据学者研究, 唐朝“安史之乱” 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但又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相互征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影响了中央财政,但藩镇内部经济又有一定的发展
唐政府为解决藩镇问题,提高宦官权力,导致后面宦官专权乱政及党争不断(例如牛李党争)
唐后期至五代的扬州
1.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扬州本是一座繁华的城市,经过农民起义,遭到严重的破坏。
2.907年,朱温称帝,国号梁,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3.五代十国前期,扬州为吴首都,后被南唐占领。
4.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经过改革,实力逐渐增强,他进攻南唐,并攻占了扬州。这座州城,后来为北宋所袭用。
后周世宗柴荣
怀统一大志,立三十年规划:
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南摧南唐,北破契丹。
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者也。”
---朱元璋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历史趋势:
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
30
581隋建立
589隋统一中国
618年唐建立
907年唐灭亡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王朝发展的“内在抛物线”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代
(581—618)
隋朝的建立、建设
隋朝的衰亡
唐代
(618—907)
兴盛
衰弱
政治演变
经济繁荣
民族交融
藩镇割据
宦官专政
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五代十国
(907—979)
藩镇割据的延续
分裂动荡的乱世
统一盛世
分裂
动荡
当堂检测
1、晚唐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代诗人皮日休对大运河的看法最恰当的是
①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②大运河见证了隋炀帝的穷奢极欲
③大运河的开凿在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④大运河曾盛极一时但是短命而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古人称颂的是
A.隋朝大运河 B.灵渠 C.都江堰 D.芍陂
A
3、关于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曾说:“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以下政策与之相关的是
A.战而后和 B.结盟 C.和亲政策 D.息事宁人
C
4、“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文帝
D
6、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 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 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大运河 B.隋末农民起义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5、唐太宗曾对朝臣们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该治国理念的是 (  )A.求贤若渴,虚怀纳谏 B.休养生息,不夺农时 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D.恢复科举,延揽汉族
B
C
(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高考链接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