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1 行星的运动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1 行星的运动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1 22:1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6-1 行星的运动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感性认识建立地心说
科学足迹:地心说
托勒密 (约公元90~公元168)长期进行天文观测。一生著述甚多。完善了地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科学足迹:日心说
哥 白 尼
1543 年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出版,
书中详细描述了
日心说理论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科学足迹:日心说
第谷—— 天才的观测家
第谷勤奋观测天象20年,
用他高水平的肉眼观测了大量天象,
测量天体的位置的误差从10分
减小到2分,
记录下了大量的精确的观测数据。
开普勒——天才的“数学家”
开普勒对第谷的数据进行研究
于1609年~1619年先后
归纳提出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行星轨道
焦点
太阳
焦点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
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学案 针对训练2
关于行星的运动 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的周期就越大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的周期就越大
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
D 冥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BD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比值k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星体 半长轴(106km) 周期(天) K(m3/s2)
水星 57 87.97 3.36×1018
金星 108 225 3.36×1018
地球 149 365 3.31×1018
火星 228 687 3.36×1018
木星 778 4333 3.36×1018
土星 1426 10759 3.36×1018
天王星 2870 30660 3.37×1018
海王星 4498 60148 3.37×1018
月球 0.3844 27.3 1.03×1013
同步卫星 0.0424 1 1.03×1013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1)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大
(2)同样适用与行星和卫星
k是与中心天体有关的量,
与绕中心天体运行的星体无关。
实际上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很接近圆,在中学阶段,可近似看成圆来处理问题,
那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形式又如何?
1、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地球公转轨道接近圆,但慧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82年跟踪过一颗慧星,他算出这颗慧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已知哈雷慧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试估算一下它下次飞近地球是哪一年?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年份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004 3/20 6/21 9/23 12/21
2005 3/20 6/21 9/23 12/21
2006 3/21 6/21 9/23 12/21
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时间短
春92天
夏94天
秋89天
冬90天
[探究1]太阳的运行在夏季较慢而在冬季稍快。
假设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是一个椭圆运动,太阳在焦点上,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得在秋分到冬至再到春分的时间比从春分到夏至再到秋分的时间短,所以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要短。
春92天
夏94天
秋89天
冬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