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落实要点
物质科学领域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5-6年级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
成分。
二、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气体。它占据空间的基础上,指 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让学生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 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本节继“空气在哪里”之后,再次让学生经 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探究空气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思考 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学生有一定
的科学探究素养,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识实验仪器。
三、 学情分析
虽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色透明的气体,学生学起来会比较 抽象,但是因为空气的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从上一 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有关性质,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 间,因此学生会比较感兴趣。现在的孩子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接 触到很多有关空气的知识,并不是对空气成分一无所知,在课前调查 中发现,部分学生知道人类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知道空气 中是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好,会使用打 火机或火柴,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各个小组分工明确,探究活动配合较
好。
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证明支持燃烧的气体占空
气体积的一少部分,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
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验证。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 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
体---氮气,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五、 教学过程
(一)设境质疑激趣导入
1、魔术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这 里有两支相同的蜡烛,我把它们分别点燃,我可以既不用嘴吹,也不
用扇子扇,就可以将其中一只蜡烛熄灭。请看,玻璃瓶中有什么
生:空气。
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拿玻璃瓶将蜡烛罩上)这支蜡烛
熄灭了吗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支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小结:
有的同学认为蜡烛燃烧消耗了瓶中的一部分空气,有的同学认为 消耗了所有的空气。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蜡烛燃烧到底消耗了瓶中
的多少空气呢 ,要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做
生:实验。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活动一:探究蜡烛燃烧是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空气。
1.明确用水代替消耗空气占据的空间
追问: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验证呢 可以借助什么
来帮助我们看见消耗了多少空气呢
生:找个能看到的东西。
师:我们可以借助看得到摸得着的物品来代替,老师给你们提供 了小米、沙子、水,选择什么物品放入水槽,塑料瓶罩在上面,既能
进入瓶内占用消耗的空间,又能阻止外面的空气进入瓶内呢
生:用水。
师:为什么不用小米和细沙
师:同学们都选择水,可是水也是无色透明的,那怎样才能看的
更清楚呢
生:我们可以滴上几滴红墨水,让它成红色。
师:对,可以加点红墨水,给水染色。这样更容易观察水占据空
间的情况。
师:好,那么我们要验证蜡烛燃烧是因为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
全部空气,需要用到水,那么除了水,我们还需要其他材料。
2.出示实验材料。
(课件:材料图片)
师:我找同学来大声的说一说我们需要哪些材料。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实验材料了,那么你能不能根据实验 材料来设计一下这个实验 验证蜡烛熄灭到底燃烧了多少空气 请
同学们小组之间根据实验材料讨论实验方案吧!
3.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好了,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设计一下这
个实验,好,现在开始。
4.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师:很多小组都已经讨论完了,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
方案
生汇报交流方案。
师:老师如果先拧上瓶盖,再扣上塑料瓶,这样做行不行呢
生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种观点吗 哦,同学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到底是先拧瓶盖还是后拧瓶盖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 (演示先拧瓶盖再罩)如果先拧上瓶盖,再罩上塑料瓶,瓶
子会怎样
生:瓶子不稳,漂浮起来了。
师:瓶子里面装有空气,空气占据了瓶子的
生:空间
师: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水槽中的水很难进入瓶子里面,所 以瓶子不稳容易漂浮。蜡烛放入水中,点燃后应该先罩上塑料瓶,再
拧瓶盖 还是先拧瓶盖再罩上塑料瓶
生:先罩上塑料瓶,再拧瓶盖。师:我再找同学把正确的实验方
案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生说实验方案。
师:对,要先罩上塑料瓶,再拧瓶盖。同学们一定不要忘了哦!
5.注意事项
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呢 有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一些温馨提示,找同学来大声读一读。 (生读温馨
提示)实验要求大家明白了吗 赶快开始吧!
6.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汇报现象,推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实验现象。
师:刚才蜡烛熄灭的时候是怎么熄灭的 为什么慢慢熄灭了 水
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回答问题。
师:这一小段红色的水就代表了蜡烛燃烧消耗的空气所占据的空 间,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蜡烛燃烧是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的空
气啊
生:空气只是消耗了一小部分。 (蜡烛燃烧只消耗了一小部分空
气)
师:对,蜡烛燃烧只是消耗了一小部分空气,而这一小部分空气
是支持燃烧的。
师:瓶内还有其他气体吗
生:有。
师:如果没有其他气体会怎样
生;水会占据杯内所有空间。
师:由此断定瓶子肯定有其他气体。
师:那么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多还是剩下的气体多
师:指着瓶子里的一段红水。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小段红水代表 的是蜡烛燃烧消耗的空气占据的空间,下面这一块代表了剩下的气体
占据的空间,你们看看,是剩下的气体多还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多
生:剩下的气体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多。
师:同学们, 你们真了不起!你们通过实验发现蜡烛燃烧只消 耗了一部分空气,这说明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支持燃烧的,(板书:
支持燃烧)这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板书:氧气)
活动二:验证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师:瓶中剩下的气体还支不支持燃烧呢 谁能来说一说你的想 法 (生答)这是我们的猜想,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学们 还想不想继续探究。谁能说一说你想怎样验证瓶中剩下的气体支不支
持燃烧
1.出示实验材料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系铁丝的火柴棒。谁能说一说怎么用它去
验证呢
2.设计实验方案
师:现在塑料瓶里的水高出外边的水位(手指着水面),如果我 们把瓶盖打开,水会有什么变化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拧开瓶盖大家
仔细观察瓶内水位的变化。瓶内高出来的水有什么变化
生:瓶内高出来的水流到水槽里,水面下降了。
师:水往下流,从瓶子里出来了,瓶内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
生:有新的空气进入瓶内。
师:之所以有空气进去,是因为瓶子里的水流到水槽里了,要想 让实验的结果准确,就不能让新的空气进去瓶子里,只要瓶内的水比 瓶外的水高,水就会流出去,你有办法让瓶外的水与瓶子里面的水一
样高吗
生:可以向水槽中倒水。
3.注意事项
师生共同梳理注意事项。
师:谁再来说一遍,这个实验怎么做
师:老师有一点特别提示: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加完水后, 一定 要先点燃木棒,迅速拧开瓶盖,最后将木棒快速插入瓶内。同学们记
清楚实验顺序了吗 (先点,后拧,最后插。)实验开始吧。
4.分组实验
生小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5.汇报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燃烧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其实这部分
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三)梳理总结开阔视野
1、拓展空气成分科普视频
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中既有支持燃烧的成 分,又有不支持燃烧的成分。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吗 那空气中还 有没有其他成分 通过一段微视频,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看视频的
之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反馈单,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2、汇报交流
师:通过这段视频,你了解了关于空气成分的哪些知识 请小组 内快速填写反馈单。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空气成分知识。
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汇报。
师: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 中,占据空气比重最大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 支 持 燃烧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此外,还有少量的 、
、水蒸气等。
师:空气成分中除了有氧气氮气外还有其他气体,所以说空气不
是一种单一的气体。你认为哪个气体最重要
师生讨论。
3.氮气的作用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空气成分中比重最多的氮气。氮气在我们 的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看老师带来一袋薯条,它鼓鼓的,它里面是
满满的一袋薯条吗 它里面就充有氮气,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师:那氮气还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氮气作用视频。
师:通过观看视频,你对氮气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生:液氮用于医疗手术,制作氮肥。
师:看来氮气有很多作用,可以用于医疗行业、食品包装行业、
还可以用于制造肥料等。
(四)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其实这是科学家坚持不懈探究 得到的结论。课下请同学们搜集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历程。感受科
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
六、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