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期末】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好题汇编(二):科学探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决胜期末】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好题汇编(二):科学探究(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2 19: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小明想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30下的摆,他两次调试的情况如图,你觉得小明第3次应该把圆片调到哪个位置?(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2.某科学兴趣小组就“不同水温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
项目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2℃ 30个 28只
B组 河水 300mL 10℃ 30个 5只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水质相同 B.水量不同 C.水温不同 D.水中没有水草
3.为探究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分别定时从冷、热水口接等量的水,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第一天 第四天 第七天 第十天
冷水口细菌数(个) 34 560 935 1220
热水口细菌数(个) 15 3 25 46
A.冷水口接的饮用水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B.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本实验只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D.使用饮水机时,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4.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3℃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个 9只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5.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猜想和设计实验 B.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猜想和反思评价 D.猜想和进行实验
6.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甲同学提出可以涂上防晒霜防止皮肤被晒伤:而乙同学对防晒霜的功能提出的质疑,认为没有效果。因此,几位同学准备利用这次户外活动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他是否有效。设计方案如下
学生 实验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在脸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脸的灼伤程度。
丙 在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的两只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另一同学手背的灼伤程度
你认为4人种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A.甲 B.乙 C.丙 D.丁
7.以下是某同学开展探究活动的几个步骤,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
②他想这是什么生物呢?
③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坡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④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____,属于进行实验的是________。
8.阅读材料,将问题答案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暑假,甲和乙两位同学在海滩上玩耍,白天觉得沙子很烫而海水较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B.甲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C.乙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D.甲与乙分别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移去加热器,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
E.甲与乙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以上叙述中:
(1)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____。
(2)属于建立假设的是:________。
(3)属于描述科学实验过程的是: ________ 。
(4)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________。
9.小李在探究影响鱼呼吸速度(即鱼每分钟开闭鳃盖的次数)的因素时:
(1)请你写出小李的另一个猜测:
①鱼呼吸速度可能与水温有关;
②________ 。
(2)小李为研究水温对鱼呼吸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五条相同的金鱼放在不同的水温下(其他条件相同),测出每分钟鱼呼吸次数,请你分别写出测量水温和时间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在实验中得到的四组不同温度下呼吸速度如下表:
温度(摄氏度) 18 20 22 24
呼吸速度(次/分) 92 98 106 116
根据上表的数据,写出得出的结论:________。
10.科学家琴纳在调查时发现,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只有养牛场的挤奶女工(得过轻微天花)没有人再得天花。这是为什么呢?琴纳想:也许得过一次天花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1796年5月,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中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儿的手臂上。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子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人类也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1)“琴纳想,也许得过移植天花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这属于科学研究的________环节?
(2)现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需要对病毒经过灭活处理,且必须经过前后3期的临床实验后方可推广使用。由此你认为琴纳的研究忽视了什么问题?________
11.某校科学小组的同学观察发现:蚂蚁常常会取食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来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食物。他们想知道蚂蚁是否吃辣的东西,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蚂蚁数只,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浓辣椒汁、清水各一份。
实验步骤:
a. 取两小块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等量浓辣椒汁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b. 将数只蚂蚁饿饲后(不喂水和其他食物),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清水的一组起________作用,选用数只蚂蚁而不是一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重复几次后,若加辣椒水棉花团周围都几乎没有蚂蚁,则说明________。
(3)像蚂蚁一样属于昆虫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如________。
12.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
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
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I.取相同的2个培养皿,编为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II.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处培养。
Ⅲ.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IV.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该实验假设是________,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________
(4)想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________号培养皿纱布上________
(5)大豆种子各20粒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摆长对摆动快慢的影响,通过调整圆片的位置来改变摆长,第一次35下,第二次27下,要让摆动30下,圆片应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位置之间,B位置符合题意。
2.B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温度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温外,还有水量不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3.C
【解析】A.从表格中看出,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A正确。
B.从表格中看出,冷水口细菌数比热水口细菌数多,因此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
C.本实验不仅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还能探究温度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而不是只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C错误。
D.从表格中看出,第七天热水口和冷水口细菌数都大量增多,因此若使用饮水机,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D正确。
4.A
【解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单一变量原则就是在两组对照实验中只保留一个变量,这个变量也就是你所要探究的因素。
该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但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同,出现了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符合题意。
5.A
【解析】妈妈说:“可能是蜡烛,也可能是小石子”,该说法属于妈妈的猜想和猜测。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爸爸的说法是在妈妈的猜测上,去设计实验,A符合题意。
6.C
【解析】A.甲同学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因手和脸本来白皙的程度不同,所以这样比较起不到很好的比较的效果,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同学虽然说是第一天都涂得都是手背,但是第二天都不涂,可能在第一天就被晒黑了,所以也无法比较。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同学同时一只手涂上防晒霜,一只手不涂,形成一个对比,通过两只手背晒黑的程度,能够看出此防晒霜是否有效。故C符合题意;
D.在不同的同学手上涂上防晒霜,可能这两个同学本来皮肤就不同,所以也无法确定防晒霜是否有效。故D不符合题意。
7. ②;③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①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于是猜想这是什么生物呢?③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坡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属于实验操作。
故答案为:②;③
8.(1)B(2)C(3)D(4)E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1)由于暑假在海滩上玩耍,白天觉得沙子很烫而海水较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故甲对所观察的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2)提出问题后乙提出了假设: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3)提出假设后,进行实验操作:甲与乙分别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移去加热器,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4)根据实验操作之后得出实验结论为: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故答案为:(1)B(2)C(3)D(4)E
9.(1)鱼呼吸速度可能与水中含氧量有关
(2)温度计;秒表
(3)温度越高,鱼的呼吸速率越快
【解析】鱼类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由口流入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中的氧气将进入到鳃丝中的毛细血管。
(1)鱼呼吸速度即开闭鳃盖的次数可能与水温、水中含氧量等因素有关。
(2)进行探究实验时,测量水温用温度计,测量时间用秒表。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鱼的呼吸速率越快。
10.(1)猜想(2)接种疫苗的安全性问题。
【解析】(1)题干叙述过程中,属于抗原的是抗体,病毒进入人体后,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毒的天花病毒。所以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它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2)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解答】(1)“琴纳想,也许得过移植天花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这属于科学研究的猜想环节。
(2)一个是人数太少,可能会有偶然性。还有一个是琴纳在一个多月之后就开始接种人类天花,应该在两年之后还要再做一次实验,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11.(1)对照;避免实验偶然性
(2)蚂蚁不吃辣的东西
(3)蝗虫
【解析】本实验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蚂蚁对食物的选取情况,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滴入清水的一组起对照作用,选用数只蚂蚁而不是一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
(2)重复几次后,若加辣椒水棉花团周围都几乎没有蚂蚁,则说明蚂蚁不吃辣的东西。
(3)像蚂蚁一样属于昆虫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如蝗虫。
12.(1)废电池浸出液的有无;废电池浸出液会降低(提高)种子萌发率
(2)对照作用
(3)不能,种子都没有萌发无法判断是否有影响。
(4)2;等量的清水
(5)排除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在探究实验中作假设时,我们要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作出科学的假设,本题可假设: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或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一组加入废电池浸出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清水,所以变量就是废电池浸出液的有无。该实验假设是废电池浸出液会降低(提高)种子萌发率。
(2)探究实验中要设置对照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号实验的目的就是做对照,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变量的唯一,除了变量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且都是适宜条件。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不能说明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种子都没有萌发无法判断是否有影响。
(4)想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号培养血纱布上 洒等量的清水。
(5)大豆种子各20粒的原因是用多颗种子防止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决胜期末”好题汇编(二)
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