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学习鉴赏-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配套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一 学习鉴赏-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配套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19: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学习鉴赏
自主阅读诗歌作品,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宁静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更需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当代诗歌的园地,去感受诗的韵律,去追寻“诗和远方”。
一、导入新课
1. 独立阅读每首诗,不要参考任何资料,记下你的初读感受。
二、初读感知
2.用某个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表达你的初读感受。
结合注释、旁批,再读诗歌,丰富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试着从诗体、用韵、句式、语言、情感等不同的角度把六首诗歌分类为两组,填写表格。
三、再读归纳
诗歌 分类依据
第一组
第二组
我们学习鉴赏诗歌,可以从形式到内容,既关注诗歌的句式、结构、韵律、手法、风格等特点,又同时走进诗人的情思、情感,把握诗人的理想、志趣以及对生活的认识与思考。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质朴
上节课我们对六首诗歌进行了比较和分类,今天我们要来探究一下这此诗歌都有哪些共同点。
一、导入
都以描写自然之景或特定物象为主,借此抒发个人情怀。
情感?
反复通读究共性
韵律?
句式

诗体

都涉及对自然和土地的热爱,感情浓郁,饱含深情。
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
这些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
抓住意象析情感
特定物象也好,
诗歌中

自然之景也好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找出意象,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情感,并完成下表。
分析意象
课文 意象 意象特点 传达的情感
沁园春·雪 主意象
次意象
周总理,你在哪里 主意象
次意象
我爱这土地 主意象
次意象
乡愁 主意象
次意象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主意象
次意象
我看 主意象
次意象
分析意象
课文 意象 意象特点 传达的情感
沁园春·雪 主意象 雪 有廓清杂色、重塑世界的巨大力量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自信
次意象 冰;山、原;晴日;帝王 广阔;充满生机活力;妖娆;文治缺失
说说两者的共同点。
快速想到一些古诗文?
联系已知品诗意
这六首现代诗中的诗句
有哪些能让你
示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共同点:苍茫浩大的白雪世界。
抓住意象析情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沾衣欲湿杏花雨。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古诗文也好,现代诗也罢,意象是其传情达意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手法,所以我们总能在两者之间发现诗意相通之处。
总结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从已学过的诗歌中选取十个意象,分析其所代表的含义与情感,并写出例句。
作业
无为
第三课时

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一种。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走进这完美的语言世界。
导入
畅所欲言析语言
诗情画意评诗歌
综合实践品诗歌



畅所欲言
析语言
请用以下句式来聊一聊你所中意的诗句。
诗人不说“————————————”而说“————————————”,(赏析表达效果) 。
示例1:诗人不说“山如银蛇,原似蜡像”而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赋予山和原以动态,化静为动,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
示例2:诗人不说“宿营地上的篝火呵”而说“宿营地上的篝火红呵”,一颗照亮汗青的赤子丹心如在眼前。
诗情画意
评诗歌
请结合你对诗歌的鉴赏,并发挥想象,用以下句式来评一评你喜欢的诗歌。
《——————》是一首————————的诗,如同——————————,———————————。
示例1:《沁园春·雪》是一首指点江山自信豪迈的诗,如同敲击着震荡山河的战鼓,气雄古今。
示例2:《我看》是一首拥抱自然与生活的诗,如同抚弄藻荇的清泉,在快乐中奔向远方。
综合实践
品诗歌
1、诗歌与图画齐飞
选择一首诗歌,以它为依据,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幅画吧。可以适当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2、诗歌共音乐一色
选择一首诗歌,找一首你认为合适的纯音乐为她伴奏吧。
胡适 梦与诗
都是平常影象
都是平常经验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