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2 06: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相关专家表示,其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飞船在轨期间推出的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受到广大青少年关注。完成1~2题。
1.与中国空间站在绕地轨道上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可能会对“天宫课堂”信号传输造成影响的是( )
A.流星陨石 B.太阳辐射 C.山岚雾霭 D.太阳活动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是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一项通过太空望远镜开展的巡天计划,该计划将长期观测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约100颗类太阳型恒星,有望首次在它们周围发现宜居带类地行星,特别是“地球2.0”(与地球大小、轨道与环境非常相似的行星),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
3.大家所知的金星、地球与火星,处于太阳系的生命宜居带,它们具有的共同条件是( )
①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太阳辐射强度适中
③能够维持液态水稳定存在 ④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03月17日08时26分在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北纬39.02度,东经97.66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下图为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此次震中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
5.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 )
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在①地层中,最有可能找到( )
A.恐龙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爬行动物化石 D.鸟类化石
7.在②地层形成时期可能发生( )
A.形成原始地壳,地球上基本被海洋覆盖 B.构造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分离
C.冰川面积扩大,海平面下降 D.古猿向人类进化
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下图为“我国人民币中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8~9题。
8.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景观属风力侵蚀地貌 B.②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
C.③地景观属冰川堆积地貌 D.④地景观属流水沉积地貌.
9.①④地貌景观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地表水资源更加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更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左图为摄影爱好者拍摄的A城景观图,右图为当地遥感地图。读图完成第10题。
10.A城所在地貌名称是( )
A.U型谷 B.河流凹岸 C.冲积扇 D.三角洲
甘肃省张掖市的七彩丹霞是我国最美的丹霞地貌之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的乌尔禾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读图完成第11题。
11.形成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风力沉积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但已经坍塌;挪威海岸美丽的峡湾风光是北欧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读图完成第12题。
12.上图中的“蓝窗”和美丽的峡湾形成过程并不相同,两者形成原因分别是( )
A.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河流沉积起主导作用
B.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冰川侵蚀起主导作用
C.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D.风力沉积起主导作用 流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气象气球是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高空,以进行温度、压力、湿度和风等气象要素探测的白色大气球(如图)。气球充入适量的氢气或氦气,在升达离地30至40千米高空后自行爆裂。完成第13题。
13.通过对一次气象气球探空过程的记录数据分析,得到下述结果,可信的是( )
A.气压越来越高 B.大气对流显著
C.随气球的上升气温持续下降 D.20~30km处,臭氧浓度最高
云瀑亦名瀑布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云瀑是流云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四川西部的牛背山等地是云瀑景观多发地区,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此地拍摄的云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4题。
14.最有利于云瀑形成的是( )
A.陆风 B.山风 C.海风 D.谷风
下表表示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天气状况数据。读表,完成15~16题。
日期 白天最高气温 夜晚最低气温 天气
11月2日 19℃ 5℃ 晴
11月3日 17℃ 6℃ 霾转多云
11月4日 16℃ 9℃ 霾转雨
15.与11月3日、4日相比,11月2日该地夜晚气温( )
A.高,主要原因是小雨,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强
B.低,主要原因是晴天,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
C.高,主要原因是多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
D.低,主要原因是晴天,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强
16.表中气温的日变化涉及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B.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大气受热过程
C.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大气热力环流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52分
17.图1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图,图2为地理模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1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___,位于地下(陆地以下)___________千米处(平均值);B为______,位于地下______千米处(平均值)。(4分)
(2)分析横波在B处消失的原因 (2分)
(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_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2分)
(4)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代,当时___________动物大量盛行,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___________时期。(3分)
(5)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__。(2分)
18.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天坑是一种漏斗形岩溶地质景观,大部分坑壁都是陡崖环绕。天坑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不断溶解,导致岩层不断崩塌,并贯通地表所形成的。下图为贵州省天坑及溶洞示意图,图中岩层都是软硬程度相同的石灰岩层。
(1)试推断图中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
(2)指出溶洞①与溶洞②所在岩层的新老关系,并分析理由。(6分)
(3)试分析图示地区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河水丰富的原因。(4分)
19.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创造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对北京市展开了研究。下图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I)和“北京城市环流模式示意图”(图II)。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1分)
(1)根据图I,描述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4分)
(2)在图II中画出北京市区与郊区间的大气热力环流,并简要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9分)
(3)根据北京市区与郊区间大气热力环流情况,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II中①②③三地中的__________地,其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2分)
A.美化环境 B.净化空气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4)若在图中③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 为什么 (6分)
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中国空间站在绕地轨道.上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以行星地球为中心天体,属于行星系统。地月系以地球为中心天体,属于行星系统,A符合题意;太阳系以恒星为中心天体,属于恒星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由许多个恒星系统构成,比空间站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高,排除B、C、D。故选A。
2.D 解析:“天宫课堂”信号为电磁波信息,太阳活动时释放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使得穿过电离层的电磁波信息被干扰、削弱,从而可能会对“天宫课堂”信号传输造成影响,D符合题意;流星陨石、太阳辐射、山岚雾霭对电磁波信息的传输几乎无影响,排除A、B、C。故选D。
3.D 解析:金星、地球与火星中,只有地球有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能够维持液态水稳定存在,①③不符合题意;金星、地球与火星离太阳的距离适中,因此太阳辐射强度适中,三者均处于相对稳定的太阳系中,因此均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②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4.A 解析:陆地部分地壳较厚,约39~41千米,根据材料信息“震源深度9千米”可知,本次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C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次震源位于地壳,所以地震波是自上而下经过莫霍界面,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B 解析:由图例可知,①地层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因此可能找到三叶虫化石,B正确;爬行动物(如恐龙)、鸟类繁盛于中生代,其化石应最可能存在于②地层中,A、C、D错误。故选B。
7.B 解析:②地层为中生代地层,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B正确;前寒武纪形成原始地壳,地球上基本被海洋覆盖,A错误;第四纪发生冷暖交替,寒冷期冰川面积扩大,海平面下降,C错误;新生代古猿向人类进化。故选B。
9.D 解析:①④均为我国著名的自然风光,使旅游资源更加独特,D正确;④属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下暗河发育,使地表水资源较贫乏,A错误;①④使地表起伏加大,人们形容桂林山水所在的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不利于交通建设,B、C错误。故选D。
10.C 解析:据左图可知,A城位于山区的出山口处,是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扇形地貌,故A项错误C项正确;A城位于河流的凸岸,故B项错误;河流在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该处在出山口不在入海口,故D项错误,故选C。
11.A 解析:丹霞地貌是由流水侵蚀形成,而雅丹地貌则是风力侵蚀所形成,所以A正确;流水沉积形成的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黄土高原等;冰川侵蚀形成角峰、刃脊、冰斗、U型谷、峡湾等地貌。
12.B 解析:“蓝窗”景观位于海边,风力较大,风力侵蚀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海浪相比,风力不是主导作用,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尽头的景点,图中显示,“蓝窗”景观中石柱临近海面的地方细小,由此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蓝窗”景观不在河流之中,因此流水侵蚀对该景观没有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海岸主要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冰川侵蚀严重。故选B。
13.D 解析:气球升高到海拔30~40km,.上升过程中,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低,A错误。而且穿
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所以并不是一直以对流运动为主,B错误。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所以气球上升过程中气温先降低后升高,C错误。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大约在20~30km处臭氧浓度最高,D正确。故选D。
14.B 解析:云瀑是流云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山风气流从山坡向山谷流动,可以加速流云的倾泻,有利于云瀑的形成,B正确,D错误;云瀑形成要有较大的高差,海风和陆风的形成没有较大的高差,A、C错误。故选B。
15.B 解析:读图可知,11月2日、11月3日、11月4日夜晚的最低气温分别为5℃、6℃、9℃,11月2日该地夜晚的气温最低,排除A、C;表中信息表明,11月3日和11月4日有云雨天气,而11月2日晴朗,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使得夜晚降温快,气温低,B正确,D错误。故选B。
16.C 解析:表中气温的日变化主要是大气受热过程中云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云层(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弱所致,因此涉及的地理原理主要是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符合题意;表中气温的日变化与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关系不大,排除A、B、D。故选C。
二、综合题(52分)
17.(15分)(1)莫霍界面 33 古登堡界面 2900(4分)
(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物质组成和物质状态有关,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横波在B处消失说明B界面上下的物质组成和状态不同。(4分)
(3)土星 地球(2分)
(4)中生代 爬行动物 成煤(3分)
(5)日冕 黑子(2分)
18.(1)原有石灰岩受地壳抬升作用隆起;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切,地表水渗漏,地下河发育,石灰岩受流水溶蚀(或侵蚀)形成溶洞;受外力作用影响,洞穴顶部坍塌形成天坑。(每点2分,共6分)
(2)溶洞②所在岩层较溶洞①所在岩层老。(2分)理由:两溶洞均以石灰岩为基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埋藏位置越深,岩层年龄越老。(4分)(共6分)
(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人地下暗河;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弱,地表水容易流失。(每点2分,共4分)
19.(21分)(1)(4分)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由市区向郊区递减;气温范围主要在11.5~13.5℃之间。(每点2分,共4分)
(2)(9分)
(2分)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每点1分,)城市建筑高且密集,不易通风散热,城市地面硬化、升温幅度大。(2分)
(3)(2分)①;B
(4)(6分)合理。(2分)
因为③地位于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范围之外;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或卫星城排出的污染物,不会通过环流过程中的近地面流向市区而加剧市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相互污染,所以有利于改善城市内的大气环境质量。(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