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世界的聚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
地球上的人类,不管生活在哪里,都是生活在不同的聚落之中。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便利和生活情趣;而生活在乡村的居民,则陶醉在绿野的休闲之中。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目录
4
1
聚落与环境
2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3
真题演练
聚落与环境
PART 1
聚落
乡村
城市
聚落与环境
聚落与环境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度、高度,道路交通情况、商店学校医院、及生产方式等
城市 乡村
房屋建筑
道路交通
商店学校医院等
生产方式
稠密、高大
分散、低矮
道路密集、四通八达
稀疏,多公路或小路
数量多、类型齐全
数量少、类型不齐全
工业生产、商业活动、行政管理、文化娱乐
农业、牧业、渔业等
聚落与环境
②
③
①②③三个乡村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①
聚落与环境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呈团块状,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聚落与环境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聚落与环境
聚落密集的地方多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而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东南亚
北极地区
阿拉伯国家
1
2
3
聚落与环境
北极地区
1
气候严寒
因纽特人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北极地区——冰屋
聚落与环境
阿拉伯国家
2
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
当地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隔热,小窗可以减少风沙进入。
西亚、北非——碉堡屋
聚落与环境
终年高温、潮湿。
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放杂物或养牲畜,上层住人,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潮。
东南亚
3
东南亚——干栏式建筑
聚落与环境
黄土高原·窑洞
利用黄土直立性,墙体较厚,冬暖夏凉。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蒙古包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拆迁和搬运,流动性强。
内蒙古高原
福建客家族·土楼
窗户小且高,一般只留一个出口,以突出防御功能。
福建
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PART 2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它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巴黎许多著名的建筑就分布在塞纳河两岸,岸上的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协和广场、市政厅等名胜都可以尽收眼底。连接两岸的风格各异的桥梁也一座座迎面扑来,使人目不暇接。
托莱多——西班牙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活动: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阅读教材中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并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呢?
真题演练
PART 3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1~2题。
1.翁丁老寨( )
A.属于乡村聚落 B.属于城市聚落
C.建筑高楼林立 D.商业活动发达
2.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A
C
真题演练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其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段。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我国青海省南部碉房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传统碉房开窗甚少的主要目的是( )
A.防风避寒 B.遮挡雨水
C.稳固墙体 D.阻挡沙暴
4.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扩容改造,大量仿建 B.精心修缮,日常维护
C.保留原貌,任其发展 D.全部拆除,原样重建
A
B
真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