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缘事析理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缘事析理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11: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1、学习重点
思维训练,掌握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等分析事例的方法。
2、学习难点
培养挖掘深刻事理的思维方法。
前不久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某个大学校园里,一个大学生出寝室要给室友留一张字条,告诉他钥匙放在哪里。可是“钥匙”两个字他不会写,就问了其他寝室的同学,问了好几个,谁也不会写,没办法,只好用“key”来代替了。
请大家就此事发表一下自己看法。
许多学生重视英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母语的学习,社会上重英文轻汉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可见,“许多学生重视英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母语的学习,社会上重英文轻汉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这个社会大问题是从“钥匙”两字不会写这件小事引发出来的。
大家从一件细小的生活琐事看到它背后蕴藏的大的社会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叫——以小见大。它是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的一种方法。
什么是缘事析理?
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
缘事析理的常用方法?
以小见大
比较鉴别
探究因果
由表及里
预测未来
深刻 ,
就是不要人云亦云,
就是要写出自己
独特的见解和认识。
所谓深刻:
怎样才能从客观事物中发掘深刻的道理
1、以小见大
2、比较鉴别 3、由表及里
4、探究因果 5、预测未来
怎样才能算深刻?
纵向深刻 (就现象析根源挖本质谈影响找方法)
横向深刻(同一问题A怎么看L怎么看Y怎么看)
借题发挥, 以小见大
有新意, 有启发
纵向深刻
纵向开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模式。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
3、剖析问题实质和影响
4、找出科学客观的方法
一、 一位在南京留学的欧洲学生在银行的窗口取款时,先后有两位中国人想挤到跟前去。那位学生随即示意:请跟我保持一米距离。一位中年男性中国人不悦地说:“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我们中国人是讲道德的。”那位欧洲学生用中文回了一句:“中国人是讲道德,却最不懂规矩。”一位在华五年的韩国留学生在高度称赞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无感慨地对他的中国朋友说:“在你们多数人没有懂规矩之前,请不要自称是礼仪之邦。”我们不乏很懂规矩的人,但不懂规矩的现象确实随处可见。要知道,规矩是行为细节,它往往是道德的外化形态,是文明的形象体现。懂规矩,能提高个人素养,优化社会风气。

1、为什么外国人说我们不懂规矩?
2、为什么文明社会必须懂规矩?
3、守规矩与发展个性是否矛盾?
4、守规矩与“以人为本”是什么关系?
横向深刻
从不同角度展开,并
列之中见层次, 并进
行透彻分析。
二、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
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
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
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
请以“说网瘾”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
父亲对于 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还有的父亲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离开家庭,想尽责也尽不了。在传统的大家庭时代,父亲不在,还有爷爷和叔叔伯伯来代替父亲发挥功能,而现代核心家庭却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亲功能的缺失。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
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
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高文斌说,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需要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长大。现在中学体育活动不仅少,而且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实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 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以游戏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
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又因为安全问题家长不得不接送,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新的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也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
什么是以小见大?
就是一叶而知秋,从小事情中发掘出大道理。
以小见大
故宫里的“星巴克”
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六年。
你如何看待此事?
这是一件小事,但很有代表性。故宫,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星巴克咖啡店,则是美国消费文化的代表。这件小事表明,外国文化的“软力量”在我国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渗透与扩张。
把它放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
⑴以小见大——有时要把典型的小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
以小见大
澳洲人多数带着两至四岁的小孩到购物中心玩,因地滑小孩摔倒了,父母都不去帮忙扶起来。看到第一、第二、第三个我都未引起注意,看到第四个、第五个我就有点不理解,向女儿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小孩跌倒了大人不去扶起来?”女儿回答我:“这是他们一种教育方法。”
从澳洲小孩摔倒的小事中,你感悟到什么?
让孩子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不溺爱,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培养独立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从小孩的教育,预测他的成长历程,从而看出它的意义。
⑵以小见大——有时看到事物的苗头,要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从而看出它的意义。
以小见大
伸出自己的手,张开五指,这东西每天我们都随身带着,永不离身,跟我们的关系可以说是最密切了,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同时结合平时对它的观察。
你能从这个小东西中悟出哪些较深刻的“理”来?
从整个手看,五个手指各有长短,各有作用;我们可悟出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发散思维,善于勾联普遍性道理。
⑶以小见大——有时是从看似不相干的小事,悟出了带有普遍性的道理。
什么是比较鉴别?
把两种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辨别分析,指出两种事物的差别,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比较鉴别
中国近几年的综合阅读率分别为:2008年69.7%,2009年72.0%,2010年77.1%,2011年77.6﹪ 。
从综合阅读率的变化,你领悟到些什么?
这是一个纵比,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综合阅读率不断上升,从而深刻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和对自身的修养需求越来越高这一发展趋势。
纵比——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
比较鉴别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有了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比较这三个受捐助家庭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心理特点?
甲——高兴地接受——感恩
乙——犹豫着接受——担忧
丙——拒绝(施舍)——自尊
横比
⑵横比——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
什么是探究因果 ?
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事例进行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揭示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让认识更加深刻。
探究因果
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请说一说鹿大批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狼被射杀(表面原因),人为的“保护”,缺乏竞争(深层原因)。鹿大批死亡(果)的教训告诉我们(观点):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压力才有动力、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通过因果分析,让我们对事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