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了解日本侵华的史实:七七事变、攻陷平津和上海、南京大屠杀(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2.认识中国抗日的史实:北平保卫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培养历史时空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3. 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新课导入
说一说
为何卢沟桥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
卢沟桥
卢沟桥
卢沟桥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位于中都(金都城)西南永定河上,是古代又一杰出的桥梁建筑。它全长266.5米,宽7.5米,是一个由10个桥墩结起来的11孔联拱石桥。桥墩平面设计为船形,迎水面为分水尖,以抗击洪水冲击。拱圈采用纵联式砌拱法,使拱圈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在桥身两侧280根望柱顶端雕有神态各异的大小石狮485个。每当太阳未出,月亮未落之时,卢沟桥形成一幅月色迷离的图画,因此,美其名曰“卢沟晓月”它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七七事变
一
1.背景
九一八事变形势图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形势图
华北危机形势图
日本蓄谋已久进一步加快侵华的步伐
日本蓄谋已久进一步加快侵华的步伐
七七事变
一
2.经过
日军进攻北平、天津示意图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
8日晨4时50分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驻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3.平津保卫战
七七事变
一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北平保卫战失败,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
一
4.影响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1937年7月17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东北三省沦陷
日军为什么要首先进攻卢沟桥呢?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日军重兵占据
日军为什么要首先进攻卢沟桥呢?
(卢沟桥战略位置重要)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
扼平汉铁路,是北
平通往南方等地的
唯一通道,中日军
事上的必争之地。
工农红军主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新编第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红军改编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民族梦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
东
三
省
沦
陷
北平
北平失陷(1937.7.29)
天津失陷(1937.7.30)
七七事变
平津失陷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上海
八一三事变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东
三
省
沦
陷
北平
北平失陷(1937.7.29)
天津失陷(1937.7.30)
七七事变
平津失陷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上海
上海失陷1937.11)
八一三事变
上海失陷
南京
攻打南京
引自日本2001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1)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
(2)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更多的历史在课外
品一品丰子恺先生的抗日漫画,试着拿起画笔画一画。
走出家门,寻访山东的抗战痕迹,听一听战争中幸存者的心声。
找一找你最喜爱的抗战歌曲,查一查歌曲背后的故事。
面对某些受到日本教科书蒙蔽的普通日本人,你想对他/她说什么呢?不妨拿起笔写一写。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C
A
检测提升
3.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
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A
D
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6.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A
7.“查屠杀最惨厉之时间,厥为26年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平津战役
C
( ) 1. 朱汉国在《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中共七大
C
二次达标
( ) 2.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
( ) 3. 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 民主与科学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C
( ) 4.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A.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 ) 5. 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下列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中,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 《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B. 《义勇军进行曲》
C. 《吕正操(抗日名将)回忆录》
D. 《论联合政府》
C
( ) 6. “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 北伐的胜利进军
B. 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C. 北平的和平解放
D.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B
( ) 7.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中有这样一处情境: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 一二·九运动后的华北地区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西北地区 D.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D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
淞沪会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南京大屠杀
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