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自然灾害与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到好 学、听、备、察、报、抗、避、断、救、保 故 善 为 国 者 , 必 先 除 其 五 害 。水 , 一 害 也 。 旱 , 一 害也 。 风 雾 雹 霜 , 一 害 也 。 厉 (瘟疫) , 一 害 也 。 虫 , 一 害 也 。 此 谓 五 害 。 五 害之 属 , 水 最 为 大 。
《管子·度地篇》简要说明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分布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洪水灾害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哪些相应的准备:观看视频,讨论洪水到来时应对措施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4、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②抢救溺水人员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洪水中的救助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地震灾害的主要危害有哪些?防震准备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6) 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 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中国制造的日本“应急百宝箱” 附有加强橡胶指垫的棉线手套 应急百宝箱 应急食品两罐 饮用水两罐 特殊蜡烛两根 ?? 超薄保温雨衣 地震了,怎么办?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室内避震 室外避震 “伏而待定” 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大树底下好防震 “房倒树不倒,有树不用跑”
树很柔软,在地震时是不会倒的。唐山地震中,房子倒的很严重,但是一排排路树都没有倒。为什么?树根抓得很牢、很深,站在树旁边,地基比较牢靠一些;树干,树冠还有保护作用,免受落物的砸伤。地震时有条件就要抱着棵树,这样就可以冷静地、清楚地观察周围,有任何意外的情况出现,你可以随时采取措施。大树底下好防震唐山地震中,一排排路树没有倒汶川地震中,街上的树暖气管道有奇效 城市里跑不出去的情况下可以靠在暖气旁边。
暖气有5个好处:
第一暖气的强度大,能够形成三角区;
第二暖气的片状结构,能够呼吸,不容易堵住嘴巴;
第三暖气里有水,有时可以找到水喝;
第四点非常要紧,暖气是金属的管道网状结构,敲打后暖气管道就可以把声音传得很远,于是能够很快地发现你,知道你的位置。
第五,暖气比较靠外,容易比较快的把你救出来。这个办法大家可以考虑,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处理。震后自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震后自救1——保持镇静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震后自救2——尽量改善所处环境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 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 环境。
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
其次想办法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震后自救3——设法脱离险境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震后自救4——维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震后互救原则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相反,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先救青壮年。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灾区中发挥作用。
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以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丰南县一农村妇女,她为了使更多人获救,每救一人,只把其头部漏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救别人;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救了好几十人。阅读风灾大雾沙尘暴滑坡和泥石流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风灾大雾沙尘暴滑坡和泥石流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滑坡、泥石流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