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临夏中学 黎志斌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时空定位
01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02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目录
CONTENTS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所能生产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这个时候,人们很难去衡量到底一只羊能换多少兜水果,几只羊才能换来一头牛……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其价值的物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牛羊、贝壳、宝石、盐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交易。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货币的概念: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分析货币产生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与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原始—夏
贝币
铜铸币
商周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唐期
北宋
元朝
明中期后
多种金属货币
统一货币,通行半两
五铢钱
开元通宝
绢丝一度作为货币
多种货币并行
纸币交子出现
纸币宝钞为主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主要流通朝代:
分类:
材质上:天然货币与人工货币;
金属货币(贵金属与贱金属货币)与非金属货币(贝币、纸币、实物货币如绢帛);
自然货币、金属货币、纸质货币;
形制上:多样货币与统一货币;
制作主体上:地方制币与中央政府制币;
命名单位上:重量命名与“年号+通宝/元宝”
发展趋势: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4)命名由重量向年号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6)由纸币宝钞向白银流通的演变。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1.先秦到秦汉:币制的统一
①中国古代最初的货币---海贝(自然货币)
思考1:史学家们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有什么依据呢?
文献史料
“故教与俗改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网。”
——西汉·桓宽《盐铁论·错币》
赊
贡
贾
财
贼
贷
货
赠
贩
购
贪
贿
贺
汉字里的“贝”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开始创造文字的时候,贝已经具有货币的职能。
信息2: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
海贝、骨制石制的仿制贝
(1)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信息1: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实物史料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1.先秦到秦汉:币制的统一
(1)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②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人工货币)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信息: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夏:海贝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2)先秦到秦:
从多元货币到统一货币
1.先秦到秦汉:币制的统一
思考2:下列货币形制的发展来源是什么?呈现何种发展趋势?
多元货币
统一货币
铲形农具(韩赵魏)
手工业工具
(齐燕赵)
仿制贝壳
(楚国)
玉璧、纺轮
(列国均有)
秦半两钱
形状:外圆内方
重量:半两
文字:小篆
使用:圆孔穿绳,
便于携带
影响:圆形方孔钱奠定我国古代货币两千多年统一形制的基础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1.先秦到秦汉:币制的统一
(3)汉:铸币权进一步收归中央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货币制度混乱,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铸币归公
(汉武帝时)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史记·平准书》
①实现全国货币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③确立五铢钱制,使铜币体制规范化,使汉代货币体制长期稳定,后世沿用七百年之久。(至唐初)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2.唐宋元时期:通宝与纸币
(1)唐: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 的演变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
思考1:结合材料归纳“铜钱上的文字”的作用?
在“开元通宝”开始铸行的武德四年,唐王朝刚刚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关东地区的最大割据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含有“开辟新纪元”意味的货币,一方面可以昭显政府打击对手的成果,一方面可以稳定占领区的民众情绪。 ——杨心珉《唐代货币史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作用:
货币符号化特征的进一步增强,凸显政治宣传作用。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2.唐宋元时期:通宝与纸币
(2)宋元: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代宝钞
①北宋——纸币的出现
思考:纸币出现的原因?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和货币自发演进的产物。宋朝是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帝国,商业革命、交通革命、农业革命、都市革命共同构成了其辉煌的文明。……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但携带不便的缺点日趋凸显。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①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贸易发达,铜钱交易量巨大
②铜钱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需要,出现“钱荒”
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④纸币更轻便易携带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2.唐宋元时期:通宝与纸币
(2)宋元: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代宝钞
②南宋——纸币的发展
关子、会子
“始时,民间唯患交子,恐难行用。今朝廷既改交子之法以为关子,即与见钱无异,自可通行。”——【宋】李纲 《应诏条陈七事奏状》
(熙宁八年八月)“自可依西川法,令民间自纳钱请交子,即是会子。自家有钱,便得会子。”——吕惠卿《日录》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2.唐宋元时期:通宝与纸币
(2)宋元: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代宝钞
③元至明——纸币的兴盛与衰落
思考:结合教材指出,从元到明,纸币“由盛转衰”的过程有哪些表现?
元代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为“钞”;
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2.唐宋元时期:通宝与纸币
3.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
演变:明初:铜钱与宝钞(纸币)并行——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材料一 :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原因:政府赋税制度改革(一条鞭法);纸币(宝钞)的弊端;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的认可使用到政府的推动肯定;新航路的开辟,丝银贸易中大量白银涌入中国;
小结: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的规律及其特点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货币海贝发展到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自然海币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
2.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铲币、刀币、圜钱、楚币等到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纸币宝钞币向白银流通的演变: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②主要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③其他原因:国家政策、货币的材质、货币的铸造或印刷技术也会影响货币的演变和发展。
晚清、民国:银元
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
1948年国民政府:金圆券、银圆券
解放区:人民币
【自主学习】:根据上面图示,阅读教材P88-89页,梳理中国近代货币演进的历程。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晚清
民国初期
国民政府时期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梳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主要货币形式及其演进历程。
1912延续清朝,
银元是法定货币
1935法币改革: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归国有。
抗战、解放战争:滥发纸币,
法币贬值、彻底崩溃
1948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
政府发行银圆券失败
金圆券崩溃,民间重新使用银元
1.民国时期:币制改革
国统区
解放区
解放战争顺利进行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
急需统一的货币
1948年12月1日
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历史纵横】P89人民币发行原则
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了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发行;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思考:请结合【历史纵横】,评价我国建国初期的货币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民币的成长
①体现客观经济规律与国家调控相结合;②强调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
③确保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④抑制了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⑤巩固政权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2)截止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发行了5套,
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3)人民币作用:
①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世界货币体系
(2)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
国际金本位制
(1816——1929)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 1976——至今)
牙买加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调节各国之间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等所作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概念解读:
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
(3)金本位制度: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结合P89-90,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概括其演变的特点
20世纪30年代
1973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44年
1816年
以英镑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国际金本位制
以美元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6年
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世界货币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1885年时的大英帝国的全球贸易路线
1816年,英国率先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金本位(古典金币本位)的货币制度。逐渐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国际金本位的统一货币体系框架下,以及在大英帝国的军事和经济霸权庇护下,英镑成为了纸币之王,和黄金享有着同样的世界货币地位。
(一)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形成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
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使英国建立强势经济地位。
金本位制度的影响: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统一标准)
巩固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而瓦解。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战结束,作为金融和殖民地双重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战争中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英国不得不变卖海外投资的1/4,国民财富损失了1/3,出口额减少为进口的1/2。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也丧失了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黄金储备仅剩余1.17亿英镑。
——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1933年春......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崩溃后......汇率剧烈波动,使货币金融领域日益陷于动荡和混乱之中。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
根据材料归纳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第一,19世纪末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美德崛起,
英国经济实力相对衰退,无力支撑英镑的地位。
第二,世界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量增长
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
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黄金存量在各国分配严重不平衡,大部分为少数强国
占有,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
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四,一战爆发后,黄金被各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
被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兑现,金本位制逐渐走向崩溃。
第五,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各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
(一)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二)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 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放弃金本位制,纷纷下调本国货币的汇率,争相扩大出口。结果导致国际贸易陷入停滞,英国和法国则利用广阔的殖民地发展“封闭经济”。随后各国采用管理货币制度,一遇到财政困难就通过发行并兑换纸币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货币与商品秩序土崩瓦解。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材料二 1943年4月……《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二)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5美元=1.盎司黄金
“双挂钩一固定”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
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率,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美国占27%的投票权)
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美国占24%的投票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融机构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二)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近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一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凸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20世纪70年代)
②美国经济实力下滑:越南战争、70年代滞涨危机、石油危机加重美国财政赤字,引发美元危机。
③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冲击美国经济霸权。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材料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三)牙买加体系
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达成浮动汇率制度和黄金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022年10月21日:
1美元兑换7.2244人民币
1USD=7.2244CNY
2022年10月20日:
1美元兑换7.1188人民币
1USD=7.1188CNY
2022年10月20日:
1美元兑换7.1105人民币
1USD=7.1105CNY
浮动汇率制度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
确立 崩溃 重建 逐渐瓦解
时间 19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 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后
国家 英国 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美国等
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经济大危机, 造成国际货币标准陷入混乱 布雷顿森林体系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涨
特点 以英镑为中心 英镑地位下降 以美国、美元为中心 美元贬值但仍占主导,浮动汇率制
影响 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经济秩序混乱。 强化美国的经济霸权; 稳定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秩序 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 国际货币的多元化,人民币影响力上升。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