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一课时,实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课堂达标
实验突破
易错辨析
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目标
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认识平面镜.知道像、物和虚像等概念的含义.
2.初步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述平面镜成像中的物、像和镜面间的关系.
3.了解一些实验方法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如重叠法在确定像位置时的应用.初步了解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安安同学学了光学以后,对光现象中的实像和虚像搞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样的像是实像,也分不清什么样的像是虚像.你能给他介绍一下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并给他各举一个成实像和虚像的例子吗?
答: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如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如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 .面对平面镜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的器材主要有
、 、 、
等.
3.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 .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 .
虚像
实像
白纸(或“光屏”)
刻度尺
两段等长的蜡烛
薄玻璃板
像
平面镜
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大小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 ,像与物关于镜面 .
2.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 像, 呈现在光屏上.
不能
虚
对称
垂直
相等
平面镜成像规律
相等
(1)实验时,小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 .
【例】如图是小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使用的装置.
确定像的位置
(2)选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 的关系.
(3)实验时,出现两个明显的重像,原因可能是 .
玻璃板太厚
到平面镜距离
A.为了成像更清晰,应该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将靠近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
B
A B C D
2.如图是平面镜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C
3.星期天,小华在阜宁白天鹅公园游玩时看到湖边盛开的花朵呈红色,是因为花朵 (选填“反射”或“吸收”)了红色光,清澈湖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光的_______
形成的像.若湖中的水深2 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 m.
大于
反射
反射
【归纳总结】
1.实验应在较暗环境进行,成像更明亮.
2.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像才能与后面蜡烛重合.
3.多次实验是为了更好发现像和物体之间的关系,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下面是各小组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过程:
(一)选择器材
1.测量器材:方格纸.
2.成像的物体:我们可以选择两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A和B.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大小
相同
3.平面镜:可供选择的平面镜有“镀膜平面镜(薄、厚各一块)、茶色玻璃板(薄、厚各一块)”.我们应该选择比较 _ 的 作为平面镜,目的是便于 _
.
像的位置
观察和确定
茶色玻璃板
薄
1.靠近窗户的他,在实验中观察到平面镜后的像不太清楚,他应该把窗帘 (选填“拉严实点”或“打开一点”).
(二)进行实验
小明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操作:
拉严实点
2.实验中,小明把点燃的蜡烛放到平面镜的M侧的A点,他在 (选填“M”或“N”)侧观察到了点燃蜡烛的像.
3.他把另一支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 (选填“M”或“N”)侧并且移动它,直到
时,记录下蜡烛的位置A',A'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法
它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N
未点燃
M
4.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3的操作,再做两次实验.记录像的位置B'、C'与对应物的位置B、C.
5.撤去平面镜和蜡烛,三次物和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也即像和物关于镜面 .
对称
垂直
相等
(三)交流评估
1.小刚在实验时发现有两个像,这是所选玻璃板 造成的.
2.小红在实验时发现:在水平面无论怎样移动N侧的蜡烛,都不能与M侧蜡烛的像重合,这是 _
造成的.
3.小丽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发现白纸上 (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
(选填“实”或“虚”)像.
虚
没有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太厚
4.小明不小心左右移动了平面镜,则N侧未点燃的蜡烛
(选填“能”或“不能”)与M侧蜡烛的像重合.
能
【基础概念易错辨析】
1.平面镜所成的像能被看到,该像为实像.( )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
3.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
4.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重难易错1】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B
易错分析: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作出蜡烛A的烛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蜡烛A的烛焰的像的位置,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重合,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重难易错2】小黄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易错分析: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误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
D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