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15: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唐雎不辱使命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对比、衬托、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新课导入
尼克松
周恩来总理
南京长江大桥


每天有多少人过桥?
每天有五个人过桥。
工、农、兵、学、商。
题解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辱没 辜负
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任务
了解作品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写作背景
唐雎( ) 怫然( )
韩傀( ) 免冠徒跣( )
缟素( ) 庸夫( )
色挠( ) 以头抢地 ( )
休祲( ) 寡人谕( )
读准字音


guī
xiǎn
gǎo
yōng fú
náo
qiāng
jìn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注意句读。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 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其 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于秦。

对……说;告诉
想要

交换
助词 加强语气
答应
给予恩惠
很好
即使这样

想;愿意

同“悦”高兴
因此
出使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块土地来换取小块土地,那很好;即使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
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为什么
况且
使……灭亡
表转折
凭(借)
存在的原因
把……看作
所以
置意。“错”同“措”
扩充
表转折
违背(背叛)
看轻
回答
像这样
表顺承
即使
难道只是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如今我用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土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来五百里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盛怒的样子
曾经
听说
平民
摘下帽子,光着脚
碰,撞
罢了
平庸无能的人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从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的样子,有胆识的人发怒可不是这样。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休 祲 降 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同“苍”,青色
发作
吉祥
不祥
降示


穿丧服
拔出
站起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向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的时候),上天就降示了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的人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因此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着)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
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屈服
道歉

同“喻”,明白
可是
凭借
只因为
秦王(顿时)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借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只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通假字
“错”同“措”,放置。(故不错意也)
“仓”同“苍”,青色。
(仓鹰击于殿上)
“说”同“悦”,高兴、愉快。
(秦王不说。)
一词多义
词 义 例句
使 派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出使 唐雎使于秦
徒 光着 亦免冠徒跣
只 徒以有先生也
休 吉祥 休祲将于天
休息 行者休于树
古今异义
虽然:古——即使这样(两个词)
今——表转折的关联词(一个词)
谢: 古——道歉
今——感谢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秦王嬴政向安陵郡挑衅,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安陵郡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国,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嬴政,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探究指导一
1. 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2. 秦王提出“易地”要求的真正用心是什么?唐雎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秦国的?出使的目的是什么?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3.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1.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一(1)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二(2-3)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三(4)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2. 秦王提出“易地”要求的真正用心是什么? 唐雎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秦国的?出使的目的是什么?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1)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2)唐雎在矛盾趋于激烈,安陵前途险恶之时出使秦国的。
(3)保护安陵国土。
(4)“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你最好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将效仿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 根据第3段 用自己的话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怎样的人?
2. 本文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 总结一下:唐雎、秦王各是怎样的人?
探究指导二
1.根据第3段 用自己的话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怎样的人?
(1)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反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仿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宁愿以死相拼,舍生取义,终于挫败秦王。
(2)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2、本文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了怎样得形象?
(1)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对比:唐雎和秦王的对比,秦王前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唐雎前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3)衬托:用安陵君衬托唐雎。
3、总结一下:唐雎秦王各是怎样的人?
唐雎: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智勇双全的外交家的形象。
秦王:
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列举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拓展延伸一
拓展延伸二
有人说唐雎在这次出使秦国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您觉得呢?
(1)完成了。作为小国之臣,唐雎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最终让秦王屈服(2)没有完成。秦王的妥协只是表面的, 暂时的,如果唐雎离开了五步之外,秦王的优势一旦显示出来,后果是很难预料的。结合当时背景来看,当时安陵君让唐雎出使秦国的目的是讨好秦王,让他不要过分生气,缓和一下矛盾,而这结果是,秦王可能更加怀恨在心,安陵国更加危险。
请列举出自本文的成语
(1)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形容异常的现象。
(2)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使秦原因
斗争经过
取得胜利
秦王: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
抵制骗局
反击护国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秦王:轻寡人与
唐雎:千里不易
秦王:天子之怒
唐雎:布衣之怒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