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命题作文
1.审题技巧
(1)审提示语(仅针对有提示语的作文)。提示语大多有引出题目、阐释主题、提示写作范围和人称、提示选材范围和角度、提示写作重心、写作方向等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对作文的题目有所限制。认真阅读提示语,可有效地避免跑题。如2019省卷作文“这一次,我是主角”,提示语“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
技法探究
首句解释了“主角”的内涵,引出题目关键词“主角”,指明了写作的主题和方向,即不一定是写“大人物”;第二句提示学生写作范围和选材角度,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即凡是自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之关联的某一件事,都可以成为用于挖掘素材的对象;第三句提示学生要以自己为写作中心,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推敲题眼。“题眼”即题目的中心词,是指题目中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彩的词语。题目是句子形式的,句中动词往往是“题眼”;题目是短语形式的,其修饰成分或点明重点的内容往往是“题眼”。如2022省卷“耳畔总响起那句话”的题眼是“那句话”。
(3)审题目限制词。题目中常常会有一些形容词、代词修饰题眼,对考生的写作进行限制,规定写作内容。如 2022省卷“耳畔总响起那句话”,其中“耳畔”限制写作的主体必须是“我”,“总响起”限制了选材,即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一句话。
(4)①审写作要求。“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要求考生在选择题目一时,要先补全题目,否则会被扣分。(半命题作文要求均同此)
②审文体限制。“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要求考生选择除诗歌外自己擅长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所写的文章要符合该文体要求。
③审对个人信息的要求。“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要求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若出现人名、校名时一律用其他名字代替,否则会被扣分。
④审书写及字数要求。“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要求考生所写作文的字数不得少于600字,600字以下的文章均不能算作一类文。作文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否则会被扣分。
2.针对不同作文题,选择有针对性的审题方法
(1)独词式题目:
添枝加叶法。独词式题目可用增补信息的方法缩小写作范围,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如2020省卷题目“肩膀”,可以联想为“父亲宽厚的肩膀”“肩膀上扛起了责任”等,将题目具体化。将与“肩膀”相关的内容具体化,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写作范围和写作方向。
探究寓意法。带有象征义或比喻义的作文题目,应认真体会其深层含义,弄清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等,写自己最熟悉且理解最深刻的一点。如题目“路灯”,题目是具体的物,审题时可以把“路灯”联想为“知识”“自信”等。
(2)短语式题目:短语式题目即作文题目是一个短语,如“语短情长”“一路有你”等。对于短语式作文题目,审题时首先要抓住题眼。
偏正短语式题目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它直接规定了写作的方向和重心,所以作修饰成分的词语往往影响选材。如“美好的心愿”一题,不论写什么内容都必须突出“美好”这一特点。
动宾结构式题目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如“照亮人生之路”,题眼为“照亮”,写作要围绕“照亮”展开。
主谓结构式题目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我突然懂了”的题眼应为谓语“懂”,可以是懂了“那道题”“那个道理”“那份爱”等,叙述积极向上的人、事、物。
(3)句子式题目:对于句子式的作文题目,要全面理解题意,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
分解句子法。如2022省卷题目“耳畔总响起那句话”,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分解句子法”,把题目切分为“耳畔”(揭示了写作主体“我”)、“总响起”(说明“那句话”对“我”影响深刻)、“那句话”(题眼)三个部分。句子式题目,一般可根据“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每一个词的含义与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弄清题目中的隐含要求,如题目中的副词“总”提示“那句话”出现的频率之高,可能出现在遇到困难时,也可能是在取得进步时等。
一、(八上第三单元)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实践
对接教材
提示:
1. 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 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2. 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 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描写时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拓展训练】请以“窗外,别样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九下第三单元)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 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 认真审题,想一想“在路上”的含义,确定合适的立意。
2. “在路上”可能引发你很多联想。构思时要思考材料与立意的契合度,恰当选取材料。
3. 根据布局谋篇的要求,先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互相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再根据同学的建议,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写作。
【拓展训练】1. 请以“青春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2.中国冰雪健儿苏翊鸣在给习主席的信中写道:“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很幸运。”诚如信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生于这个最好的时代,向着心中那束光砥砺奋进,创造着精彩人生。
请以“追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对接中考
1.(2022昆明)初中三年,你和同学在课上或课后热火朝天地进行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完成小组作业,这些都是你们开展过的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组建、组员的配合、合作完成的任务……一定让你获益良多吧!
请回忆你和同学合作学习的经历,以“我们的合作学习小组”为题写一篇文章。
2.(2022北京)运动赛场上,求学生涯中,每一项新纪录的诞生,都是对自己的突破与超越。个人的生命历程里,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创造新纪录,都翻开了发展和进步的新篇章。创造新纪录,一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梦想与追求。以“我创造了新纪录”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2022安徽)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期间,总会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
请以“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4.(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山海经》《天演论》对自己人生的影响;《红星照耀中国》写毛泽东常读《水浒传》《三国》和《西游记》,《盛世危言》是他喜欢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保尔最爱看的小说是《牛虻》,书是他坚定革命信仰的一种利器……
初中三年,必定有一部经典名著对你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围绕这一部经典名著,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以时间为线索,叙写你的阅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