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龙旗,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中华民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
课
堂
导
入
中
华
民
国
的
创
建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录
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一章
1.背景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于1911年归国抵达上海,经17省都督府代表以16(孙中山):1(黄兴)投票通过,选举孙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一时欢声震天,军舰鸣礼炮21鸣。
相关史事
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下午5点到南京站,一时欢声震天,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21响。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时间:
(2)纪年:
(3)机构:
(4)国旗:
2.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五色旗
孙中山宣誓就职
临时参议院
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象征着这五族共和。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统一中国后彻底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公元Y年=1912(民国元年)+民国X年-1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第二章
材料: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半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1911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后入京组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北方满清控制区实际军政大权已被袁世凯夺取。国内旧官僚、立宪派都对其寄予莫大希望,极力主张实现南北和谈。时局紧张,孙中山等人表示愿意有条件支持其逼迫清帝退位,实现共和。
1.背景: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让位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背景
清帝退位诏书
清帝溥仪退位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
爱新觉罗 溥仪
2.清帝退位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 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袁世凯剪辫子以示反清,“支持革命”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合作探究
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
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2)内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派的软弱妥协。
(3)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章
1.颁布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
国家性质:
人民权利:
政治体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
(国会)
司法权
(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
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课堂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冲击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取得了胜利。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动社会变革作出的贡献有( )
①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终结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2.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遗嘱中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清朝封建统治势力依然强大 B.没有真正建立革命根据地
C.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 D.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