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合成新药
B.开发新能源
C.研究物体运动
D.研制新型材料
2.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谷物酿酒 B.蚕丝织布 C.稻草造纸 D.瓷器烧制
3.下列各项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
A. 甲醛 B. 酒精
C. 烧碱 D. 浓硫酸
4.某兴趣小组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出现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氢、碳元素
C.用一个烧杯将燃着的蜡烛罩住,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一般需要氧气
D.燃着的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5.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读体积
D.测水温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10.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A.振荡液体的操作 B.振荡液体的操作
C.加热固体的装置 D.加热固体的装置
11.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 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12.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给固体加热
C.给液体加热
D.熄灭酒精灯
13.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连接仪器
15.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
16.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 ;
(2) _____ ;
(3) _____ 。
17.阅读有关酒精的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用途有_____;
18.请你分析下列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
(1)____________ ;
(2)_____
19..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观察与思考: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
(2)用B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
(4)D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21.(1)点燃蜡烛,顶端熔化成液体,形成的火焰分_____层,分别是_____焰、内焰和_____.
(2)在烛火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会有一薄层_____生成.把烧杯倒过来,向里面倒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和_____.
22.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填序号)。
(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B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 蜡燃烧后的产物有__。
②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____,振荡 ____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4)C实验是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李强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王亮认为“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确定“白烟”的成分。验证李强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支持王亮同学猜想的方法是______。
(5)D实验中,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实验成功?____(只答一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7.A
8.C
9.C
10.B
11.D
12.C
13.D
14.C
15.A
16. (1) 标签未朝手心 (2) 瓶塞正放在桌面 (3) 试管口与细口瓶远离
17. (1) ①②③④⑤ (2) ⑥ ⑧ (3) ⑨ ⑦
18. (1) 所量液体体积少于30mL(其他合理表述亦可) (2) 打破试管底部
19. (1) 颜色、状态 明亮的火焰,同时放出热量,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 (2) 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
20. (1)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2) 偏小 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 (3) 药液腐蚀胶帽
21. (1) 三; 外; (2) 焰心; 水雾; 浑浊; (3) 二氧化碳; 水.
22. (1) ①②③④⑤⑥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2) 水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在白烟上方罩冷且干燥的烧杯 (3) 将白烟点燃 沿着白烟方向迅速点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